生硬地拒絕,她于心不忍,隻得回複,讓她再考慮考慮。
兩人各自返回學校後,周哲凡故伎重演,不間斷地借鴻雁傳情。希望用滴水穿石的精神,來感動方紅梅。他相信精誠所至,終有金石為開的那一天。
事實上,那段時間追求方紅梅的男生,還不止周哲凡一個人。
孝縣天師範學校的多情種子還是挺多的。除了和她同年級的男生,還有師哥和師弟,有的還是學生會幹部。好幾個寫情書的男生,她甚至都不認識,根本就對不上号,而她最熟悉的王加根,卻一直無動于衷。
這小子怎麼了?我對他那麼好,他就沒有一點兒感覺?就算是木魚腦袋,也該開竅了啊!未必,他隻是想與我保持同學之間的友情,根本就沒有考慮進一步發展兩人的關系?他是不是看不上我?真有這種可能。聽說他媽媽在河北,他姐姐在北京上大學,他将來會不會也去北京或者河北?他一直在複習高中知識,準備畢業後重新參加高考,是不是有更高的目标,根本就沒有把我放在眼裡?哼!你看不上我,我還看不上你呢。你不做我男朋友,未必我就找不到男朋友?我這就找個男朋友給你看看!
賭氣也好,實驗也罷,反正沒過多久,方紅梅就回信給周哲凡,答應做他的女朋友。
今年春節假期,他們第一次以戀人身份在方灣見面。雖然在信中說了那麼多讓人臉紅耳熱的情話,但兩人真正聚到一起,卻沒有那種相見恨晚、如膠似漆的感覺。說去說來總是那麼幾句廢話,單調乏味。戀人相見,往往喜歡單獨相處,而方紅梅恰恰相反,她怕單獨與周哲凡在一起。
有天晚上,周哲凡約她去瀤河堤上散步,她卻要拉上大弟敬文,找個“電燈泡”照着他們。更讓她吃驚的是,浴着冬日的寒風,與周哲凡在河堤上邊走邊聊時,她時不時會想起了王加根……
春節過後返回學校,趕上了王加根與池中月因為“照片事件”鬧矛盾。方紅梅這才預感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她明白自己心裡愛的人到底是誰,也堅信王加根雖然沒有向她求愛,但心裡一直是喜歡她的。為了證實這一點,她就把王加根約到了學校外面。
“你怎麼那麼清高,那麼老實,那麼傻呀!你那麼長的小說都寫了,為什麼連最簡單的三個字卻不願意給我?對我筆墨怎麼就那麼吝啬呢?”方紅梅嗚嗚地哭着,悔恨交集地埋怨。
聽完方紅梅的哭訴,王加根感覺如五雷轟頂,木然地立着。
怎麼可能?這是真的嗎?方紅梅半年前就與别人談情說愛了?我怎麼一無所知?這麼長時間怎麼連一點兒蛛絲馬迹都沒發現?
他閉上眼睛,随之也淚如雨下,雙手緊緊地抱住自己的腦袋,痛苦地抽泣起來。
自此,王加根的情緒一直不怎麼好,臉上總是挂着霜。
池中月透過他的變化,預感到同桌已經“竹籃打水一場空”,正在品嘗“扁擔無捺——兩頭失塌”的滋味,心裡産生了一種報仇雪恨的快感。這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眯起一雙漂亮的丹鳳眼,隔岸觀火,坐在教室裡幸災樂禍。隻要看到王加根趴在桌子上傷心難過,她就不冷不熱地來一句警句格言。嘲笑同桌“想吃蜂蜜反倒被蜜蜂螫了一口”,告誡他,不要把别人的好心當成驢肝肺,别以為每一個人都像她池中月一樣善良。
王加根身心俱焚,痛苦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為什麼那麼天真幼稚?為什麼那麼老實本分?為什麼要死心塌地地深愛着一個人?你得到的回報是什麼?笨蛋!蠢豬!傻瓜!你的一片赤誠之心,換來的是什麼?當你愛的人告訴你,她另有所愛,你為什麼要痛哭流涕?沒有骨氣、不知廉恥的東西!有誰同情你?有誰理解你?你痛苦隻會讓别人更開心!你哭泣隻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笑柄!天涯何處無芳草?得不到一個女人的愛,值得你如此悲傷麼?擦幹淚水,振作精神,去愛你的事業,去愛你的文學,去實現你的遠大理想和宏偉抱負吧!用行動告訴世人,王家根沒有失去任何東西,任何打擊都不會讓你沉淪,任何人想讓你難堪都是枉然!
唉,或許早戀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就不該過早地去考慮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你不是雄心勃勃,準備師範畢業後重新參加高考麼?你不是想入非非,幻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作家麼?如果戀愛一談,婚一結,孩子一生,你還有時間和精力去追求這些夢想麼?這樣看來,失戀并非完全是壞事情,也可能帶來好的結果。全當是自己誤入歧途,現在正好回頭是岸。恢複到戀愛以前的狀态,重溫少年時代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吧!
這是一種看似無奈,卻比較明智的選擇,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态度,可是,要真正做到這樣,談何容易啊!什麼叫早戀?一個人多大年齡戀愛才算合适?沒有讓人信服的标準答案。愛情這種東西,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了,想躲,躲不開;想逃,也逃不掉。王加根想用鴕鳥政策來逃避現實,但絲毫也不奏效。無論他怎麼強迫自己,還是忘不掉方紅梅。
坐在教室裡,或者行走在校園裡,他總會自覺不自覺地去追尋方紅梅的身影,聆聽方紅梅的聲音。萦繞在大腦裡的,都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事情,揮之不去啊!痛苦、悲傷和委屈,折磨得他茶飯不思,晝夜難眠。他多麼想找一個人傾訴衷腸,倒掉自己内心的苦水啊!
自然而然地,他想起了母親——媽媽永遠是孩子遇險時的避風港,是孩子受傷時的療養院。他攤開紙,拿起筆,把他與方紅梅之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寫信告訴了遠在千裡的白素珍。
很快,他就收到了媽媽的回信。
白素珍在信中批評兒子胸無大志,十六七歲就沉溺于女色,沒有出息。她譴責方紅梅見異思遷,朝秦暮楚行為,非常明确地告誡兒子,這種水性楊花的女子,根本就不值得去追求,更沒有必要為她痛苦。
王加根上師範後,白素珍一直擔心兒子早戀,多次在信中提醒他,年輕人要專心學習,不要在學校裡談情說愛。萬一碰到這方面的情況,必須第一時間向她彙報,讓媽媽給他把把關。而媽媽一直是王加根最信任、最景仰、最佩服的人,他總是把她的話奉為聖旨。
正因為此,他才把自己的初戀,原原本本地寫信告訴了她。但是,白素珍提出的那些觀點,特别是對方紅梅的看法和評價,他又覺得有失偏頗,不敢苟同。他受不了母親如此惡毒地攻擊和诋毀他心愛的姑娘,亵渎他心目中的女神,迅速回信予以反駁,為方紅梅辯護。
這種申辯不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讓白素珍産生懷疑,認為兒子已經與方紅梅搞到了一起。她迅速回信,命令王加根懸崖勒馬,趕快與方紅梅一刀兩斷。她甚至威脅,如果王加根執迷不悟,她就會把他們的“醜聞”公布于衆,讓他們在孝天縣師範學校聲名狼藉。
王加根沒有想到媽媽的反應會這麼強烈,更沒有想到媽媽會無情地攻擊他們偉大的愛情,并且提出如此蠻橫無理的“命令”。對此,他當然難以接受,義正辭嚴地予以拒絕。
很快,他就收到白素珍言辭更為激烈、攻擊更為惡毒的回信。
母子之間關于戀愛的争論從此戰火紛飛。兩人各執一詞,固執己見,誰也不肯讓步。有時,王加根覺得這種争論其實毫無意義,也很無聊。因為眼下他并沒有真正與方紅梅走到一起,将來是怎麼一回事,也未可知。如果他真的與方紅梅好上了,同樣沒有必要去與媽媽争個輸赢。反正他們母子相處的時間很少,将來也不可能在一起生活。他和方紅梅的事情,白素珍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都無關緊要。隻要他們真心相愛,沒有必要得到母親的認可。
“唉!我為什麼要寫信告訴她這些?這不是引火燒身嗎?”
不過,一想到母親對方紅梅毫無根據的指責,一想到這些分歧可能對未來生活帶來不利影響,他還是希望消除母子之間的隔閡。王加根覺得自己還是想辦法讓母親理解方紅梅,改變對她的成見。
當王加根與白素珍唾沫四濺地打口水戰的時候,方紅梅與周哲凡之間的“自由之戰”也在艱難地進行。
結束了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日子,方紅梅終于把王加根愛她的那顆赤誠之心看得真真切切。她也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與周哲凡在一起那麼久,總也找不到戀人的感覺。原來她是放不下王加根,她心裡愛的人實際上是王加根!她心裡那個最重要的位置,一直是為王加根留着的,又怎麼可能接納貿然闖入的其他男子!
因為天真和幼稚,因為賭氣和任性,她答應做别人的女朋友,但這并不能束縛她對真愛的追求。關于畢業分配,關于安家武漢,關于定居孝天城,還有什麼重點大學畢業,什麼優越的家庭條件,都見鬼去吧!能夠找到一個喜歡自己、自己也喜歡的人,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兩人之間沒有愛情,就算生活在皇室豪門,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又有什麼意思呢?
王加根為人真誠,心地善良,感情專一,勤奮努力,積極向上,又有宏偉的抱負和理想。在方紅梅看來,似乎每一個褒義詞用在他的身上都不為過——難怪人們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樣的小鮮肉,正是方紅梅苦苦追尋的對象。夢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既然發現了,又豈能錯過?
方紅梅覺得自己在戀愛問題上應該有所取舍了。當然,在“取”之前,必須妥善解決好“舍”的問題,免得留下後患。
苦惱和熬煎了好幾天,她字斟句酌地給周哲凡寫了一封信,提出了結束戀愛關系的要求。理由是,兩個人不合适,她找不到戀愛的感覺。在信中,她主要是檢讨自己。把造成眼下這種尴尬局面的過錯,全部歸咎在她自己身上。因為她年輕幼稚、缺乏經驗、處事草率、初戀不懂愛情,給老同學造成了傷害。她感到萬分内疚,誠懇地向老同學道歉,求老同學原諒……
不難想象,周哲凡接到這樣的來信,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剛剛墜入愛河,還沒有來得及伸胳膊伸腿地暢遊,就得上岸了。這位華師大三的男生因此郁郁寡歡、悶悶不樂。他不知道方紅梅說的“找不到感覺”是什麼意思。既然“找不到感覺”,為什麼答應他的求愛?這也太随便了吧!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方紅梅“找到感覺”。愛情需要呵護與培育,找感覺也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啊!兩人交往時間長了,“感覺”說不定就來了呢!他沒有答應分手,建議雙方都保持冷靜,冷處理一段時間再說。
方紅梅又寫信告訴周哲凡,這是她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并且說,她已經把周哲凡寫給她的所有信件收集在一起,裝在一個大牛皮信封裡。等“五一”放假回方灣時,她會親手退還給周哲凡。她同時希望,周哲凡能夠把她的信件物歸原主。
如此恩斷義絕,讓周哲凡不得不懷疑方紅梅心裡另外有人。他忍無可忍,惱羞成怒,開始抨擊和譴責方紅梅見異思遷。他在信中毫不留情地指出,喜新厭舊是不道德的,為世人所唾棄。人應該講名譽,守信用,不能出爾反爾,更不能朝秦暮楚,這山望着那山高。
周哲凡提出的觀點,以及使用的某些語言和詞語,與白素珍不謀而合,出奇的相似。這封措辭強硬的信發出去之後,好長時間沒有收到方紅梅的回信。周哲凡又慌了,後悔自己把話說得太重。他趕緊寫信向方紅梅道歉,把語氣緩和下來,苦口婆心地勸她回心轉意。
方紅梅還是沒有理他。
心急如焚的周哲凡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從武昌桂子山上的華中師範學院出發,風塵仆仆地趕到了花園鎮五裡棚山上。
兩人見面後,周哲凡率先檢讨,說自己心胸狹隘,胡思亂想,冤枉了方紅梅。他希望得到方紅梅的諒解,并保證今後再也不吃醋了。
“你沒有亂說。我心裡确實是有人了。”方紅梅平靜地回答。
“不!不可能!”周哲凡歇斯底裡地喊叫,“你是因為生氣,才故意這麼說的。是這樣嗎?”
方紅梅還是顯得非常冷靜:“周哲凡,我說的是真的。用不着自欺欺人,我們應該面對現實。”
接下來的交談當然很不愉快。
最終的結局也可想而知:他們終止戀愛關系,分手了。
萬念俱灰的周哲凡從孝天縣師範學校離開時,手裡多了一個很大的黃色牛皮信封。那裡面裝着的,是他向心愛的人傾訴衷腸的情書。為了寫出這些情意綿綿的文字,他曾搜腸刮肚,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這些東西帶回去還有什麼用?”走出孝天縣師範學校大門時,他問自己,并且馬上做出決定,“燒了吧!就在這讓人傷心的五裡山上,把這些東西付之一炬。我要像□□朝觐那樣,舉行一個莊重的儀式來祭奠愛神,為自己苦澀的初戀留個紀念。”
可憐的人!
周哲凡滿懷憂傷地走進五裡棚山上的小樹林。冥冥之中,就像有什麼牽引似的,他竟然來到了王加根和方紅梅第一次約會的地方。他蹲下身子,把信封裡的信件全部倒在地上,拎起一封用打火機點燃。然後,如同人們祭祖時燒香化紙一樣,一封一封地扔進火堆。
火越燒越旺。
看着那一封封滿含着他心血的情書化為灰燼,周哲凡禁不住潸然淚下,情緒慢慢失控,最後竟然嗚嗚地哭了起來。
正在他一個人哭得稀裡嘩啦的時候,突然刮起一陣大風,把火堆裡黑灰和紙屑吹得到處亂飛。其中有一張燃燒着的紙片還落到了他的身上,把他那件嶄新的的确良襯衣燒了個窟窿。
周哲凡迅速從地上站起來,彈了彈身上的灰塵,摸着燒壞的襯衣,懊惱不已地離開了這傷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