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爬坡歲月 > 第6章 實習

第6章 實習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家被眼前的一切驚得目瞪口呆。

“莫說實習三個星期,這樣的環境,讓我實習三年我都願意!”楊保勝得意洋洋地宣稱。

“嗨,做夢也沒有想到地質大隊條件這麼好。再看看住在花園接兵站的同學們……”

“一個在天上。”楊保勝得意地伸出食指向上指了指,然後又向下指了指,“一個在地下。”

“真是天壤之别啊!”大家都覺得幸運,眉開眼笑地發感歎。

實習的第一個星期,主要是随堂聽課、幫輔導老師批改作業、學習如何備課。到了第二個星期,實習生就必須自己寫教案,開始登上講台授課了。

王加根講的是小學三年級語文課《爺爺》。輔導老師和學校教導主任參加了聽課和評審,都覺得他講得挺好。能夠運用啟發式教學,重點突出,闆書有條理。不足之處就是聲音有點兒小,可能是由于緊張和膽怯,放得不是太開。上第二堂課的時候,他克服了聲音小的毛病,完全放開了。聲如洪鐘不說,還發揮了自己擅長講故事的特長,大膽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課堂氣氛特别活躍。結果,赢得了聽課教師和學生們的一緻好評。

那些八九歲的娃娃們都特别喜歡他,一下課就往他宿舍跑。有時放學了,還賴在他宿舍裡不肯回家。孩子們的天真無邪、活潑可愛,也深深地感染着他。每一個來找他的孩子,都竭盡所能地顯露自己的才華。有的是小歌星,有的是小畫家,有的是魔方大王,有的是乒乓健将……他們或帶來自己的作品,或現場展示,讓實習老師大開眼界。

說實話,十個實習教師都來自農村,他們不可能擁有這樣的童年。琴棋書畫一竅不通,直到進入師範學校,才接觸到一些體音美方面的皮毛。因此,面對這些多才多藝的小學生,他們真心佩服、肅然起敬,甚至因為自愧不如而自慚形穢。孩子們的談吐也極不簡單,電影明星和流行歌手的名字能叫出一串一串,好多都是實習教師沒有聽說過的。所有這些,讓王加根極其震撼。他甚至傻傻地想,如果将來自己有了孩子,也要讓他(她)像這些孩子們一樣,擁有幸福快樂的童年,享受良好的教育。

二十天的實習很快就結束了。回到孝天師範學校時,全校正在積極備戰孝天地區師範學校體育、音樂、美術大賽。

孝天地區轄屬的八個縣都有師範學校,地區教育局每年都會組織這八所師範學校開展體育、音樂、美術比賽。主要是為了契合中等師範教育的特點,鼓勵培養有特長的人才,彌補體育、音樂、美術師資的不足。各縣師範學校也借這麼一個機會,來展示本校豐碩的教學成果,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參賽人員選拔其實比較容易,因為師範學校每年都會舉行類似的比賽和活動,體育、音樂、美術方面的尖子生總是那麼幾個。

孝天縣師範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一次田徑運動會,形式上模仿奧運會、亞運會或者全運會這些國際國内大賽的樣子。有開幕式、閉幕式和頒獎儀式,各班都會組織自己的拉拉隊。彩旗招展,鑼鼓喧天,廣播裡不間斷地播報比賽盛況和通訊稿,為運動員呐喊助威。比賽項目當然因地制宜,主要的跑步、跳遠、跳高,以及鉛球、鐵餅、标槍等投擲運動,遵循“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學校還會不定期地組織籃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賽——因為沒有足球場地,這項比賽就免了。每一項運動的優勝者,都榜上有名,學校都有記載。他們當之無愧地成為種子選手,參加全地區師範學校的體育比賽,為母校争光。

逢年過節,孝天縣師範學校都會舉辦大型文藝彙演。元旦時,各班還要舉行迎新年文藝晚會。吹拉彈奏,唱歌跳舞,小品相聲,搞得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有文藝特長的學生便會脫穎而出。

美術人才當然是通過書畫展覽來發現的。讓不少人倍感吃驚的是,今年帶隊參加美術比賽的輔導老師,竟然是在學校裡極不起眼的圖書管理員。這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兒平時就表現得與衆不同。每天早晨,學校的起床号還沒有吹響,他就一個人在操場上的環形跑道上慢跑。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到了學生們做早操的時候,他又跟着一起做,或者到辦公樓樓頂平台上打太極拳。

孝天縣師範學校沒有圖書館。去年新辦公大樓落成後,才弄了個圖書室,不知從哪兒調來了這麼個老頭兒當圖書管理員。他恪盡職守,對工作認真負責。遇有學生來借書,總是主動介紹推薦,并且百挑不厭。到了該還書的日子,他就逐個班地去催,甚至直接找借書的學生。如果發現圖書遺失或者損壞了,就要按規定賠償和罰款——跟包公一樣鐵面無私。圖書管理員還兼做着報刊和信件收發工作。從郵差手裡接過大包小包的郵件,他就有條不紊地開始清理和分派。首先根據訂閱清單把報刊雜志塞到各班的信報箱,再把信件按收信人地址逐一分發。如果是挂号信或者電報,他就會把收件人的姓名寫在小黑闆上。幹完這些分内的工作,他又拿起掃把,打掃辦公樓前的衛生,給花壇裡的花草澆水。誰能夠想到,這麼一個從不顯山不露水的平凡老頭兒,竟然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在孝天縣師範學校,如果一個學生在體育、音樂或者美術方面出類拔萃,那是很風光的。受人尊敬的程度,絲毫也不亞于學生會幹部。

隻可惜,王加根在這些方面表現平平。

當然,跟他一樣表現平平的學生,在孝天縣師範學校裡占絕大多數。這些學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主要在文化知識及專業課程的學習上。比方,期中和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在各學科知識競賽中獲獎。還有一個重要平台,就是業餘文學創作。

各班每星期都會在教室後面出一期黑闆報,學校團委和學生會在大型節日來臨時,會在校舍比較寬闊的牆面上舉辦專刊,或者舉行賽詩會、朗讀比賽之類的活動。學校廣播站常年接受師生們的投稿。這些都是舞文弄墨者大顯身手的舞台。當然,向全國各地的編輯部投稿,希望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發表文章,屬更高一個層次的追求,但能夠取得成功的很少。

孝天縣師範學校今年的“五一”“五四”牆報專刊,圖文并茂,辦得特别漂亮。其中,王加根寫的散文《晨霧》最為引人注目,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們在這篇千字文前面駐足閱讀,凝神觀看。看着看着,大家就有可能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評頭品足,甚至情緒激動,聽說,還有人看得淚流滿面。

這篇文章的文字是非常樸實的,但大家普遍覺得内涵豐富,寓意深刻,并且對此作了各種各樣非同凡響的解讀。其實,王加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并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很多觀點都是讀者們揣摩和挖掘出來的。學校牆報征稿時,王加根正在鄂東北地質大隊子弟學校實習。是前去看望他的方紅梅和馬靜,告訴他學校要辦專刊,他才把好幾個月前寫的這篇文章,托兩位女生帶回學校,交給專刊編輯。

特别神奇的是,這篇文章提出的很多觀點,居然印證了其後發生的一些事情,而且吻合得天衣無縫,讓人讀起來回味無窮。以至于大家都認為他寫這篇文章時别有用心。

王加根解釋不清楚,也懶得去解釋。不過,他私下裡也感到奇怪,怎麼會一語成谶?未必,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命中注定?

因為這篇文章,王加根成了孝天縣師範學校的焦點人物。

池中月執意把她高中時的語文老師介紹給王加根,宣稱那位語文老師在文學方面造詣很深,發表過不少文章。

王加根推說自己正準備畢業考試,沒有時間和精力考慮寫作方面的事情。結果,池中月把那位語文老師帶到了他面前。當時王加根剛吃完晚飯,坐在教室裡等方紅梅,準備和她一起出去散步。

池中月示意那位語文老師坐在她的位子上,又讓王加根把他的作品拿出來給語文老師看一看。

王加根有點兒猶豫。

池中月激将道:“怎麼?怕别人抄襲你的構思?”

王加根隻得從屜鬥裡拿出一篇剛完成的習作,交給文學前輩。

文學前輩攤開王加根的習作,一目十行地浏覽了一遍,接着就開始侃侃而談。一二三四地肯定成績,第一第二第三地指出缺點。然後,從主題思想确定、整體結構布局、語言文字特色、人物形象刻畫、心理活動描寫、外部環境烘托諸多方面提出修改意見。他旁征博引,循循善誘,苦口婆心,誨人不倦,說得頭頭是道,講得唾沫四濺。

直到方紅梅來到教室,在座位上坐了好半天,文學前輩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方紅梅隻好起身往教室外面走。

王加根真想打斷前輩的發言,攆過去向心上人解釋,又覺得這樣不太禮貌,還是耐着性子繼續聽講。文學前輩談興正濃,他卻一句也沒有聽進去。他腦子裡亂成一團麻,哪兒還有心思聽什麼修改意見啊!他甚至有些厭煩了,開始讨厭這樣一個羅哩啰嗦的男人了。終于等到這人把該講的大道理講得差不多了,準備鳴金收兵的時候,池中月又提出要欣賞一下這位語文老師發表的作品。

語文老師從随身帶着的小提袋裡拿出一個A3白紙訂成的大本子,攤在桌面上一頁頁地往後翻。裡面收集了他在報刊上發表的所有作品。都是從報紙或者雜志上把他的署名文章裁剪下來,很用心地粘貼在白紙上,然後在這些“豆腐塊”下面注明發表的時間和采用報刊的名稱。

王加根來不及拜讀作品原文,隻是簡單的浏覽了一下文章标題。他發現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通訊報道,而且以短消息為主。能夠稱之為文學作品的,隻有發表在孝天縣文化館内部刊物上的一首詩歌和一篇小品文。

這次“被教育”,讓王加根懊惱不已,還因此與方紅梅産生了誤會,兩人鬧了一次小矛盾。事後費了好多口舌解釋,方紅梅才噘着嘴巴原諒了他。

這事過去沒幾天,班主任兼幹舅舅湯正源又穿針引線,介紹王加根認識了孝天縣師範學校的“文學泰鬥”熊老師。

熊老師主動邀請王加根散步。

兩人一起從學校大門口出發,邊走邊聊,一直走到花園大橋頭,然後又從大橋頭邊聊邊走,返回孝天縣師範學校。沿路基本上都是熊老師在講,王加根在聽,所談的内容全部是文學創作。

他又“被教育了一回”。

熊老師最後謙虛地說:“雖然我至今還沒有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發表過文學作品,但我會堅持不懈地寫下去。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有付出,終會有回報。”

又過了幾天,也是在晚飯之後的薄暮時分,王加根去教室晚自習的路上,被一位面相看起來有點兒熟的同學攔住了。

“八零三班的王加根是吧?”那位同學問,緊接着自我介紹,“我是八零二班的塗勇。糊裡糊塗的塗,勇往直前的勇。”

王加根差點兒笑出聲來,覺得這個同學挺幽默。

塗勇說,想找王加根聊一聊,與他商量件小事情。

王加根跟随着這位戴着深度近視眼鏡的同學,爬上了學校教學樓的樓頂平台。平台上除了他倆之外,再沒有其他人。

塗勇首先客套地恭維了王加根兩句,然後進入正題,談起了他找王加根的真實目的:他想在孝天縣師範學校發起成立一個文學社,名稱暫定為文學輔助會,希望王加根能夠參加和支持。

談起組建文學社的初衷,塗勇顯得有些激動。

他用極其惋惜的口吻悲觀地宣稱,現在的黨團組織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态,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取而代之。文學輔助會以文學創作為基礎,主要還是研究社會問題。參加這個組織的人完全自願,但必須對當前的社會問題有深入的思考。簡單地講,就是對現實确實有不滿情緒,并力圖有所改變。

王加根聽到這兒,馬上警覺起來。

說實話,他對政治方面的事情向來不怎麼熱心。總覺得自己年齡尚小,思想不夠成熟,對社會了解不多,稀裡糊塗地去參與政治,風險比較大,容易犯錯誤。因此,他很明确地拒絕了塗勇。

接二連三地“被教育”和“被邀請”,讓王加根不勝其煩。

距畢業考試隻剩下一個多月時間。複習,談戀愛,已經夠亂的了。他不願意這個時候被打擾。更何況,來找他的都是一些自以為是的家夥。除了占用他的時間,對他沒任何幫助作用。不過,他有時也會因為自己被這麼多人“在乎”而驕傲。驕傲也好,煩惱也好,最終的願望,還是不要被打攪。

可事情往往又不能如人所願,白沙鋪的大舅也來找他了。

白大貨來找他有兩件事情。一是想借用王加根的手表。說是下個禮拜要參加民辦教師轉公辦教師考試,不湊巧的是,他的手表在這個關鍵時候壞了。找了好幾個熟人都沒有修好,給生人修他又不放心。隻得暫時把壞手表放在家裡,等考試完了之後,到花園鎮去盯着别人修理。二是讓王加根幫他猜一猜這次考試的作文題,并且為他寫幾篇“範文”。他是教數學的,寫文章不行,不想語文這一科丢分太多,決心花點兒功夫,背幾篇“範文”碰運氣。

借手表當然沒問題,但猜作文題和寫“範文”,确實把王加根給難住了。他怎麼知道别人出什麼作文題目?

白大貨眼巴巴地指望着他,他又不忍心拒絕。隻得答應說,這幾天自己好好想想,弄好之後,星期天送到白沙鋪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