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爬坡歲月 > 第20章 未婚同居

第20章 未婚同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農忙假的最後一天,王加根實在撐不下去了。吃過早飯,他就到雙峰管理區搭長途汽車,返回了花園公社小學。

之所以當逃兵,勞累當然是主要原因——他渾身到處疼,肩膀磨破了,手起了血泡,腰如同斷了一樣,腿肚子抽筋。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心裡不痛快。

車水那天回到家裡,已是繁星滿天。吃晚飯時,加根和父親還是喝酒解乏。也許是因為酒喝得太多的緣故,父子倆突然聊起了方紅梅。

厚義說,方紅梅長得不好看,而村裡與加根年齡相仿的男伢找的媳婦不曉得多漂亮。又說,方紅梅家裡弟妹多,家庭負擔重,條件那麼差,是個永遠也填不平的大窟窿,将來會拖累王加根。

“她年齡還比你大。俗話說,隻準男大一層,不許女大一歲。你何必急着把這事定下來?在花園上班,還怕找不到一個有商品糧戶口的媳婦?”王厚義如紅臉關公,醉醺醺地開導兒子。

加根聽完之後,非常生氣,頂了父親一句:“我的事你少管!我與方紅梅之間的事情,你今後不要說三道四行不行?”

他筷子一扔,不再喝酒,也不再吃菜,氣呼呼地進房間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加根說身體不舒服,清理好東西,吃過早飯就離開了王李村。

回到花園公社小學,他還是感覺又累又乏,食欲不振。中午勉強吃了點兒面條,下午和晚上都是在呼呼大睡中度過。

假期結束上班後,家在農村的教師談的都是收割麥子、澆灌秧田、補棉花苗、種植蔬菜。事情大同小異,忙碌各不相同。家在花園鎮的教師津津樂道的則是打麻将、抹長牌的戰況,假期去哪兒玩了,看過什麼電影,以及朋友聚會的紅火熱鬧。

從通報和交談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城鎮和農村的差異。

“公社文教組從政府大院搬到橋西中學了。”消息靈通的總務主任告訴大家。

“是嗎?橋西中學建好了?”

“早建好了。聽說橋西中學的教師名單也确定了。暑假到位,下學期就要開始招生了。”

“我們學校的初中班搬過去之後,科任教師是不是跟着一起過去?”

“誰知道!”

……

橋西中學的建設和人員配備,牽動着花園公社幾百名教師的神經,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

這所學校建在澴河岸邊、花園大橋西頭的一片空地上,與中南冶勘六0四隊技校相鄰。應該是花園公社距花園鎮中心最近的學校,也是全公社條件最好的中學。除了教學辦公樓以外,還有職工宿舍樓,全部是二居室或者三居室的單元房。公社文教組借橋西中學新建的機會,搭順風車,在校園裡修建了文教組的辦公樓和住宅樓。自此,花園文教組就告别公社政府大院,另立門戶,在橋西中學安營紮寨了。

花園公社與花園鎮黨政機關在同一個大院辦公,而且共用一棟辦公樓。那棟四層樓房位于機關大院的最北部,坐北朝南。樓梯在大樓的正中間,很自然地把樓房分成了兩個部分:樓梯以西是花園公社黨政機關辦公場所,樓梯以東是花園鎮黨政機關辦公場所。

因為公社和鎮都冠以“花園”二字,又是平級單位,黨政機關各部門的名稱特别容易混淆。比方人們要找“花園文教組”,就弄不清楚是在大樓的東頭還是西頭,因為東頭西頭各有一個文教組。東頭的花園鎮文教組和西頭的花園公社文教組都可以簡稱“花園文教組”。這就容易讓那些辦事的人、特别是第一次來辦事的人找錯地方。

現在花園公社文教組主動撤離,無疑也是一件好事情。

花園公社文教組的做法有以權謀私之嫌,但司空見慣,也沒有誰去說三道四。教師們關心的,還是誰能夠幸運地進入橋西中學。

“文教組說,要在全公社範圍内挑選骨幹教師,把精兵強将集中到橋西中學。打造一所标杆學校,與花園鎮中學決一雌雄。”

“狗屁!說得好聽。能不能進橋西中學,還不是劉福民一句話?看哪個會塞會送會拍,送得多塞得多拍得他舒服的,自然就是文教組确定的最終人選。”

“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書教得好壞,能力強還是不強,都不是領導說了算?”

“所以啊,大家平時都要聽領導的話,不要與領導唱對台戲。曆史證明,順領導者昌,逆領導者亡。隻要與領導作對的,最終都沒有好果子吃,結局都很慘。”

……

七嘴八舌的議論,很快就離題十萬八千裡,跑到領導與群衆之間的關系上了。不過,有一個觀點是大家普遍認同的:能否去橋西中學教書,取決于花園公社文教組組長劉福民。

說曹操,曹操到。

這天傍晚,劉福民出人意料地騎車來到花園公社小學。他把自行車停在大禮堂大門口,徑直走進宿舍找陸定國。

幾個年輕教師剛吃完晚飯,準備出去打籃球,碰到劉組長,都熱情地與他打招呼。劉福民哼哼鼻子予以回應,禮節性地點點頭,看上去,情緒似乎不怎麼好。

劉福民家住襄花大隊,老婆是農民,也屬于“半邊兒戶”。他們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女兒在孝天縣師範學校讀書,馬上就要畢業了。兒子叫劉勝兵,是花園公社小學戴帽初中班的學生。

見到陸定國,劉福民開門見山:“我來沒有公幹,是為私事來的。

陸定國于是讨好地問:“要不要把勝兵的班主任叫過來?”

劉福民不假思索地回答:“行。把他叫過來吧!我就是來找他的。把初中班的數學老師和英語老師也叫過來。”

`陸定國略顯為難地說:“王加根和宋雙清來沒問題,他們都住學校。可英語老師董志芳是部隊家屬,住王家崗,早就放學回家了,現在趕過來有點兒難。”

“那就讓王老師和宋老師過來吧!”

“好!我這去叫他們。”見劉福民氣色不對,陸定國也不知出了什麼事,誠惶誠恐。

很快,陸定國回來了,身後跟着王加根和宋雙清。

劉福民屁股離開椅子,站起身,還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盒大前門香煙,散給兩個年輕教師抽。

這是破天荒的事情!

王加根和宋雙清哪裡敢接?兩人客套地推辭,畢恭畢敬地站着,請劉組長落座。

“你們也坐啊!别站着。”劉福民說。

宿舍裡隻有一把椅子和一個凳子,要是他們坐了,陸定國就沒地方坐。兩個年輕人仍然站着,洗耳恭聽。

劉福民這才進入正題:“我今天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勝兵在學校的表現情況。”

王加根與宋雙清對望了一眼,然後說,勝兵在學校表現還可以,能按時到校,上課聽講比較認真,作業也能按要求完成,就是成績進步不太明顯。

“有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情況?”劉福民突然問。

異常情況?兩個年輕教師再次對望,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

“對了。有一天上自習課,勝兵偷看小人書,被我發現沒收了。”王加根又補充說了這個情況。

“你就沒問問他的小人書是從哪裡來的?”劉福民反問道。

王加根有點兒莫名其妙:小人書又不是什麼貴重東西或違禁物品,用得着追查其來龍去脈嗎?

“你為什麼不追查一下他的小人書是從哪裡來的呢?”劉福民突然激動起來,“你這班主任也太不稱職了!”

陸校長和兩個教師面面相觑,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

劉福民表現出痛心疾首的樣子,悲聲相告:前天搬家時,他在兒子房間的床底下,發現了一紙箱子小人書。初略數了一下,有一百二十八本。這些書都是劉勝兵買的,買書的錢則是他編造各種謊話向大人索要,甚至直接從家裡偷的。

“買這一百二十八本小人書,花了多少錢暫且不論,前後延續的時間至少在半年以上。你們作為勝兵的老師,居然一點兒也沒有發現!這是不是失職?”劉福民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亢奮,“我們家勝兵在小學時年年都是三好生,進入初中還不到一年,就到了這種地步!我兒子在你們這兒隻能是這個樣子。可想而知,其他學生會是什麼情況!我教了一生書,臨到自己頭上,才嘗到了誤人子弟的滋味。我不準備讓勝兵繼續讀下去,讓他回家老老實實呆着。我也沒指望他有什麼出息,種田總比當強盜百叉子要強!”

面對劉福民的質詢,陸定國無言以對。

宋雙清吓得大氣都不敢出。

王加根卻是一肚子怨氣。

“你兒子在自家偷錢,買的東西又放在自己家裡,關學校屁事?偷錢買東西都是在你們家裡,你們家裡人都沒能發現,我們又怎麼能夠知道?你家教不嚴,怎麼能夠把責任推到學校老師的身上?”他本來想這樣理論,又怕劉福民下不來台,隻好控制情緒,沒有做聲。

聽劉福民說不讓勝兵上學,陸定國顯然有點兒着急。

他說,這學期的課程快上完了,馬上進入複習階段,接下來就是期末考試。如果這個時候讓劉勝兵回家,讀了一年,連個成績都沒有。反正下學期就要轉到橋西中學去,還是讓他把這學期上完比較好。

“我考慮一下吧!”劉福民站起身來,怒氣沖沖地準備離開,“無論我家勝兵讀還是不讀,我希望你們履行好當教師的職責,增強責任感和事業心,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不要讓勝兵的悲劇,在其他學生身上重演!”

撂下這句冠冕堂皇的狠話,揚長而去。

送走劉福民,陸定國無可奈何地搖搖頭,什麼話也沒有說,就返回了宿舍。

王加根和宋雙清站在操場上議論了半天,認為劉福民太過分。自己沒盡到家長的責任,卻無端地指責别人。明明是家庭教育沒搞好,卻來找學校的麻煩。這樣的文教組長真是奇葩!

王加根回到宿舍,久久不能平靜。他沒有想到,堂堂花園公社文教組長就這種水平!在這種人手下賣命,還能有什麼指望?他對前途感到心灰意冷。

或許是因為文學作品看多了,他并不在意别人對自己的評價。表揚或者批評,恭維或者打擊,他都覺得無所謂。是對是錯,自己心裡有杆秤就行了。走自己的路,讓别人去說吧!他就想做一個我行我素的人。不過,有時他又會陷入矛盾之中,特别是想到方紅梅的時候。女人往往希望過平靜、安甯的生活。如果他桀骜不馴,對什麼都不管不顧,方紅梅勢必會跟着他受苦——這又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唉,眼看着戴帽兒初中班就要撤銷,正當橋西中學挑選教師的時候,冷不丁跑出這麼一檔子事情,他覺得自己太倒黴了。

這不是躺着也中槍麼?災難還不止于此。

第二天上午,王加根在教室上課的時候,突然看到方紅梅出現在教室門口。他又驚又喜,趕緊從腰間取下宿舍鑰匙,交給方紅梅。

課間休息時,他急不可耐地跑進宿舍。這才知道,方紅梅放農忙假了,準備在這裡玩幾天。

“你怎麼不寫信告訴我一聲?”他用責備的口氣問,“要是你早兩天來,我們也在放農忙假,你就要吃閉門羹。”

“我有心靈感應。”方紅梅調皮地說,“知道你不會讓我吃閉門羹。”

王加根高興地把她抱起來,轉了好幾個圈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