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爬坡歲月 > 第22章 學籍惹禍

第22章 學籍惹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魚有魚路,蝦有蝦路。”周東明得意洋洋地回答,“初中生學籍造假非常嚴重,這是公開的秘密。”

接下來,他列舉了學籍造假的手法,包括延期建檔、重複建檔、假病休、假留級、假轉學、冒名頂替等等。

方父聽得直打“啧啧”,張着嘴巴好半天沒合攏。

周東明将煙頭在鞋底上摁滅,端起搪瓷缸喝了一口水,再才把話題轉移到臘梅身上。

“臘梅上初二,學籍檔案也到了初二年級。我可以想辦法在初一再給她建個學籍檔案。當然,這隻是個空檔案,她不需要返回初一。也就是說,她在方灣中學讀書,但兩學籍檔案。”周東明耐心地解釋道,“萬一她第一次中考沒有考取,就可以繼續在初中讀一年,用第二個檔案重新參加中考。”

方父方母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這樣能行?”

“當然行。”周東明非常肯定地回答,“我們學校很多教師,都是采取這種重複建檔的方法,給他們的子女或弟妹建兩個甚至建三個學籍檔案。如果中考落選,就能名正言順地在初中複讀。”

“能夠這樣當然好。誰也不能夠保證孩子一次中考就能夠考取。”方父滿懷感激地說,“這事就有勞周老師費心了。要是需要花錢打點,您盡管告訴我們。”

“說這話就見外了!”周東明非常大度地擺擺手,笑着說,“要是紅梅和哲凡好上了,我們就是親家。還談什麼錢不錢?你們給我兩張臘梅的登記照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我來辦。”

方父方母不停地說着感謝的話,手忙腳亂地翻箱倒櫃,找了兩張二女兒的照片,交給周東明。

“這事一定要保密!不能對任何人提起。”周東明臨走時囑咐,“也不能告訴方臘梅。她要是知道後面還有學籍檔案,說不定學習就會松勁。”

“行!這事就我們三個人知道,其他任何人都不告訴。”方父唯唯諾諾地答應。

周東明拿着照片走了之後,這事就沒有了下文。

直到去年臘梅中考落選,商量接下來怎麼辦時,方父這才記起這件事情。他讓紅梅去找周東明,詢問臘梅的第二個檔案到底建了沒有。

方紅梅當時很矛盾。

她剛與周哲凡分手,再去找周東明,自然覺得别扭。可這事她不出面又讓誰出面?明知道是拿熱臉去貼别人的冷屁股,不能讓年邁的父母去丢這個人。為了妹妹的前途,受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更何況,她馬上就要到方灣中學上班,将來與周東明共事,不可能總不打交道。借助機會道個歉,改善一下關系也是好事情。

想到這兒,她就硬着頭皮到方灣中學,見到了曾經的老師兼班主任。叙了一會兒舊,扯了一會兒閑話,她就轉入正題,打聽她妹臘梅的第二個學籍檔案。

“辦了!”周東明信誓旦旦地回答,“手續是我親自辦的,絕對沒問題。”

聽到這兒,紅梅差點兒流出了眼淚。

感動?欣喜?内疚?慶幸?似乎都有那麼一點點。

有了這個備用學籍,臘梅去年就沒有去讀普通高中,放心大膽地在方灣中學複讀。萬沒有想到,她今年中考取得好成績,學籍檔案卻出了問題,而且是被别人舉報的。

在縣教育局聽到這個消息,方紅梅如五雷轟頂,腦子裡一片空白。身為中學教師,她對學籍造假現象還是比較清楚的。像臘梅這種重複建檔的情況,在方灣中學并不少見。為什麼别人能夠順利過關?偏偏臘梅被人舉報了呢?這對妹妹太不公平了。可是,她又拿不出勇氣去舉報别人,不願意自家的悲劇在别人家重演。唉!認命吧。命裡有的終會有,命裡無的不強求。或許,臘梅就是與中專無緣。不然的話,怎麼會考好考壞都不能被錄取呢?

暑期培訓結束後,方紅梅心情沉重地回到菜園子村。走進熟悉的家門,再也看不到前段日子喜氣洋洋的情景。

方父、方母和老奶奶坐在堂屋裡,一個個如霜打過的茄子,蔫頭耷腦,唉聲歎氣。臘梅聽到姐姐的聲音,從裡屋走出來。她明顯地瘦了,憔悴不堪,臉上沒有絲毫笑意。

在回家的路上,方紅梅一直告誡自己要堅強,即使内心難受,也要強作歡顔,裝出無所謂的樣子,用正能量影響家人,可此情此景,還是讓她忍不住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怎麼會這樣呢?”方父又在自言自語,“臘梅的學籍是周老師一手辦理的,他說絕對不會出問題。”

“不是給您講過嗎?學籍檔案确實辦了,但是被人舉報了。”

“這事沒有多少人知道啊!周老師一直叫我們保密。”

方紅梅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方父于是放下碗筷,從口袋裡摸出一包煙,抽出一根,借着煤油燈火點燃,默默地抽起來。

方母說:“這段日子全家人都吃不香、睡不着。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接到錄取通知書,而臘梅的沒有音訊,心裡就如刀絞一樣。你爸總是十一二點鐘才上床,翻過來,翻過去。眯得個把鐘頭,早上四點不到又起來了。他一個人坐在堂屋裡,一根接一根地抽煙。上班也打不起精神,瞅着沒人的時候,就偷偷地抹眼淚……”

正說着,周東明突然出現在門口。

一家人趕緊都站了身,與周主任打招呼,邀請他上桌吃飯。

“吃過了。”周東明婉言謝絕,“知道小方暑期培訓今天結束,就過來看看。”

方父給他遞煙。方母給他倒水。紅梅給他拿凳子。

重新坐定後,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臘梅的身上。

“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周東明表現出非常氣憤的樣子,“我好心好意給臘梅辦學籍,結果被人舉報,白起了一場心思。”

“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謝謝周主任。”方父說。

“這個舉報的人會是哪個呢?這事沒有多少人知道啊!”周東明像是問自己,又像是問屋裡坐着的其他人。

大家都沒有應聲。

“我個人認為,這個舉報的人很有可能是方灣中學的老師。”周東明繼續推測,“外面的人怎麼可能知道這些内幕?”

大家還是沒有應聲。

“雖然沒什麼證據,我還是覺得有一個人值得懷疑。”周東明壓低嗓子說。

“誰?”方父警覺起來。

周東明前後左右望了望,猶豫片刻,非常肯定地回答:“我們學校的後勤主任老程。”

“程主任?”方紅梅非常吃驚,又覺得不太可能,“程主任為什麼要舉報我們家臘梅?我們與程主任之間又沒什麼過結。”

周東明吸了一口煙,語重心長地說:“小方你剛參加工作,還比較單純,不曉得世事兇險,人心險惡。老程這個人心眼比較小,總怕好事了别人。”

方紅梅沉默不語。

“方灣中學今年參加中考的教師子女和教師弟妹,隻有老程的兒子和你們家臘梅。老程的兒子連普通高中都沒有考上,而你們家臘梅過了中專錄取分數線,他當然覺得沒面子。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他很有可能暗中來那麼一下子。”

聽到這兒,方父方母都覺得有道理。

方紅梅卻顯得比較冷靜。

她知道,周東明與後勤主任老程關系一直不好,兩人都在競争副校長這個職位。周東明有可能是故意往程主任身上潑髒水,挑起他們對程主任的仇恨,讓他們在外面說壞話,敗壞程主任的名聲。

“我也隻是瞎猜啊!也沒什麼證據。”周東明表達完意思,就起身告辭。

送走客人,屋裡全是自家人的時候,方紅梅談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周東明做賊心虛,賊喊捉賊。

“當初他主動幫臘梅辦檔案,是想讨好我們家,想我成為他們家的兒媳婦。我與周哲凡分手後,他的态度就完全變了,說不定心裡還後悔幫臘梅辦了檔案。”紅梅一針見血地分析道,“我到方灣中學上班這一年,他明裡暗裡壓制我,打擊報複我,故意給小鞋我穿。我早就把他這個人看穿了。臘梅的學籍是他辦的,隻有他最熟悉情況,舉報的嫌疑也最大。我們千萬不能相信他,不能中他的圈套,讓他拿來當槍使。”

聽過大女兒的分析,方父不知該說什麼好。猶豫了一會兒,才用息事甯人的口氣勸慰道:“你也用不着胡亂猜測。反正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再去追查也沒什麼意義。全當是我們點子低,認栽,認倒黴。當務之急,是要商量一下,看臘梅下一步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我回來種田。”臘梅接過話茬,沒好氣地回答,“家裡總不是需要人做事的?”

整個屋子霎時安靜下來,有好半天沒人吭聲。

“回來種田絕對不行!書肯定是要讀的,就是看讀初中,還是讀高中。”方父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駁回二女兒的任性胡言,“你現在讀得上不上、下不下,這樣回來太可惜了。隻要你想讀,我和你媽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你供到頭。”

方紅梅說:“臘梅已經被人盯上了,又在縣文教局挂了号,再去初中複讀肯定不行。明年考得再好,也會和今年一樣,上不了中專。我建議臘梅去讀肖港高中。”

臘梅馬上反對:“肖港高中每年隻能考二三十個人,而且考上的多數是男生。我去那兒讀書,還不等于打醬油?”

“讀三年再說呗!萬一不行再複讀,高中複讀又不受限制。就算最後考不出去,起碼也能拿個高中文憑。”方紅梅堅持自己的意見。

聽着姐妹倆打嘴巴子官司,方父陷入了沉思。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發表意見:“要是決定讀普通高中,不見得非要去肖港,可以在孝天城裡找一所學校。這樣的話,與敬文在一起,姐弟倆相互之後也有個照應。”

方紅梅想了一下,覺得這個提議也不錯。她說,去找找函授同學和師範的老同學,看能否托人幫忙聯系一所較好的高中。

事情這樣定下來之後,她就動身去了孝天城。

最終的結果大喜過望:在湯正源的直接幹預下,通過縣文教局招生辦主任的神操作,方臘梅被孝天縣第一高級中學錄取了。

拿到《錄取通知書》,方紅梅滿心歡喜地回到方灣菜園子村。可是,還沒來得及向家人通報喜訊,卻驚悉奶奶去世了。

走進家門,她看見母親抱着奶奶的遺體,伸冤一樣地哭号着。

臘梅、敬武站在床頭,不停地抹着眼淚。

方父一邊流着淚,一邊安排人借錢,準備料理老人的後事。

當天下午,菜園子村男女老少都到她家來幫忙。有的去親戚家裡報喪,有的上街買魚買肉買蔬菜,有的挑着黃豆去打豆腐,有的到責任田裡去挖墓坑……

第二天是出殡的日子。

除了親戚朋友,方父和方紅梅所在單位的同事也來了。

馬靜問方紅梅:“怎麼沒有看到王加根?”

方紅梅有點兒沮喪地回答:“電話打不通,寫信打電報也來不及。”

此時此刻,加根對紅梅家的事一無所知。

他正坐在花園公社大禮堂,聽劉福民宣布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改革及教師分工調整的決定。

大緻意思是,孝天縣已經改為縣級孝天市。孝天市所轄人民公社全部改為“鄉”,生産大隊全部改為“村”。原來的花園公社更名為牌坊鄉,與鄰近的季店鄉、陡山鄉合并組成花園區公所。根據行政機構改革的要求,原花園公社文教組、季店公社文教組、陡山公社文教組合并為花園區教育組,負責管理花園區三個鄉的教育工作,統一調配教育資源。因此,今年的教師人事變動比較大。

花園公社小學恢複原來的名稱,還是叫襄花小學,有八個教師調到了其他學校。其中,宋雙清到橋西中學,塗勇到白合中學,王加根和董志芳到牌坊中學,另外四個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小學。

開會時,王加根和董志芳正好坐在一起。

董志芳說,她是主動申請到牌坊中學的,因為那所學校離王家崗駐軍部隊比較近,上班方便。

“牌坊中學條件也不錯,有自來水,有電……”

王加根聽過這些,對新的工作單位充滿了期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