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爬坡歲月 > 第39章 教師節

第39章 教師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九月十号上午,花園區人民政府召開會議,隆重慶祝第一個教師節。全區六百多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參加會議,每人領到了一條毛巾和一個喝茶水的搪瓷缸。毛巾和搪瓷缸上噴有“慶祝教師節”五個鮮紅大字。區教育組還給每個教師發了兩塊錢過節費。

會上,花園區委書記、區長、區教育組長都講了話,還有教師代表發了言。内容和意思差不多,倡導全社會尊重教師,保障教師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社會地位,改善辦學條件,獎勵優秀教育工作者。

這些大話、套話和空話,近段日子頻繁地出現在廣播電視裡,大家早就聽厭了;報紙雜志上更是連篇累牍,看得大家眼睛痛、心裡煩。因此,會場上大多數人都沒心思聽台上的人講話,而是在叽叽咕咕地聊天,互相打聽今年工資調整後加了多少錢。

□□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通過後,有關調整教師工資的傳言不絕于耳,各種推測和讨論一直沒有中斷過。最近半年來,教師們隻要遇到或者聚在一起,就會聊這個熱門話題。工資怎麼調,收入可以增多少,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樂觀人士認為,工資至少可以翻一番,增加一倍。最悲觀的估計,也是增長百分之二十。牌坊中學不少教師按照相應的增長幅度和比例,計算出調整工資後,自己每個月能拿多少錢。大家天天盼,月月盼,對薪水的大幅度增長和收入跳躍式增加充滿了期待。直到教師節的前一天,花園區教師工資調整方案才正式出台。教師的工資确實普遍增加,但增長的幅度卻不盡相同。工資的定級與職稱和教齡息息相關。職稱越高,參加工作的時間越長,工資的增長的幅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王加根和方紅梅參加工作才三年,每人每月隻增加了六塊錢。絕對額雖然不多,但增長幅度還是超過了百分之十。調資方案從今年元月份開始執行,前八個月的增加部分,九月份發工資時一次性補齊。也就是說,王加根和方紅梅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九月份可以多領一百零八塊元。這筆飛來橫财,剛好可以支付油漆家具的費用。

慶祝大會結束後,教師們作鳥獸散,各回各家——下午放假半天,大家不用上班。王加根推着自行車,和方紅梅一起去農貿市場買菜,然後回牌坊中學。進學校大門時,看見門衛老甯在生爐子。

老甯用的是一個尺把高的土爐子,燒的是煤球,有時也直接燒木柴,當竈用。他年過半百,老婆幾年前因病去世,就一直鳏居。自調到牌坊中學之後,他就以校為家,成了學校裡的常住戶。

老甯是花園甯家河人,小學文化程度。年輕時找了個好老婆——或者說,是老婆的弟弟有出息,官至孝天市财政局副局長。内弟為他在家鄉謀了個教師職位,還是吃皇糧的公辦教師。他最初被安排在甯家河小學,可因為不會教書,承擔不了任何一門課程。礙于市财政局副局長的虎威和情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又不敢貿然辭退,就把他調到牌坊中學看大門。

老甯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已經結婚成家,夫妻雙雙在甯家河種田。二兒子在大悟縣财政局上班,目前還是單身。三兒子在孝天地區财貿學校讀書,還沒畢業。在甯家河小學上班時,老甯住在大兒子家裡,但與大兒媳關系不好,加上孫子磨人,搞得他特别鬧心。他三番五次找小舅子訴苦,如願調離甯家河,來到了牌坊中學。老甯的工作職責,除了看大門和收發報紙信件,還是學校的“司号員”,負責敲鐘,掌握作息時間。

走馬上任十天來,他的表現可圈可點,赢得牌坊中學領導和教師們的普遍好評。每天的起床鐘、上課鐘、課間操鐘、下課鐘、放學鐘敲得都很準時,快慢節奏也規範。接過郵差送來的報紙和信件,他先挑出學生郵件,把收件人姓名抄在小黑闆上,然後把小黑闆挂在門口,等學生們下課後來認領。再把報紙和教師郵件親自送到辦公室。郵件交到收件人手裡,或者放在收件人辦公桌上;報紙則用報夾分門别類地夾起來,整齊地擱放在報架上。有時,他還借用學校食堂的鐵鍬,把辦公室門前的雜草清理得幹幹淨淨……

見王加根小兩口開完會回來,老甯熱情地與他們打招呼,叫他們在他這兒吃午飯。

王加根道過謝,又開玩笑說:“您小鍋小竈的,我們要是在您這兒吃飯,恐怕連碗筷都不夠用。更何況,您爐子還沒有生着呢!我們說不定還快些。要不,你也不用忙乎了,去我們家吃。”

說笑間,兩人推着自行車沿着甬道往裡面走。徑直走向辦公室西頭的廚房——加根以前的宿舍。

這間廚房從昨天開始,又兼做他們的卧室。

辦公室兩頭的宿舍,學校本來準備分配給新調來的教師。因為王加根新居裡的家具在做油漆,沒辦法住人。鄒貴州體諒他們的難處,答應他們暫緩搬家。不過,延緩的時間不能超過十天。也就是說,教師節前後他們必須騰房子。

王加根與油漆工定的合同期限,與這個時間剛好吻合。

如果油漆工嚴格遵守協議,全力以赴施工,他們是能夠在規定的期限内搬回新居的。遺憾的是,看上去老實巴交、商談時信誓旦旦的油漆工,并沒有履行承諾。施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好幾天都不打照面。塗料是油漆工代買,一共花了五十多塊錢。輔助材料呢?還是由王加根準備。油漆工今天要汽油,明天要松香水,上午要催幹膠,下午又要牛皮紙……王加根是個外行,隻能拿着油漆工寫的紙條,騎着自行車一次一次地往花園街上跑,按要求的品名和數量購買。花錢如流水!工期還不能保證。到昨天為止,家具才做完頭道漆,如期搬家已經不可能。

鄒貴州不高興了。新調來的教師天天逼他,找他要房子,而王加根和方紅梅又遲遲不騰房,他沒辦法向别人交待,也影響學校的正常工作秩序。

王加根于是去找趙乾坤,讓他去催一下施工進度。

趙乾坤也很無奈,笑着解釋說,小舅子同時做着好幾個地方的活兒,輪流施工。今天到這家,明天去那家,難免顧此失彼。其中有一家急着結婚,油漆工在那家的時間相對就多一些。

“慢工出細活兒。這樣一邊做,一邊等着幹,油漆的效果還好些。”趙乾坤反過來勸加根,“莫把鄒貴州的話太當一回事,别理他!遲幾天搬家又怎麼的?學校裡該有多少住房一直空着沒人住!”

王加根覺得這樣不好。

鄒貴州在他困難的時候幫了忙,他怎麼能夠做這種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事情呢?

騰房催得急,新居又沒辦法住人。這件難腸事讓王加根和方紅梅傷透了腦筋。他們與鄒貴州協商,采取折衷辦法,先把方紅梅那間宿舍騰出來,兩人到廚房暫住。等家具油漆完工,再騰王加根那間房。

昨天下午,他們開始騰辦公室西頭的宿舍,把雜七雜八的東西一點兒一點兒地往新居搬,來來回回跑了好多趟,如同螞蟻搬家。把單人床擡到辦公室東頭的宿舍,兩人在這兒睡覺,還得在這兒做飯。

今天運氣還不錯!早上出門時封的爐子沒有熄。

王加根先撬開爐子,換了蜂窩煤,拿起搪瓷碗準備洗米。

“我要吃面條。”方紅梅突然說。

王加根困惑地望着她:“你不是說吃面條的次數太多,見到面條就反胃嗎?煮飯也會很快的。”

“我今天就是想吃面條!”方紅梅語氣非常堅決,看上去似乎還有點兒不高興。

“行行行。那我就用瘦肉白菜下面條。”王加根一邊說,一邊把剛剛買回的白菜扔進塑料桶,準備到食堂門口去清洗。

臨出門時,他又吩咐方紅梅把瘦肉切成絲。

走到初三那排校舍時,看到初三(2)班教室裡坐滿了人。王加根這才記起,學校今天中午擺“鴻門宴”。以慶祝教師節的名義,宴請轄區内的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實際上,是要這些地頭蛇們出點血,捐點款,彌補牌坊中學擴建圍牆留下的經費不足。

學校食堂裡熱氣騰騰。司務長小朱、炊事員肖金平和新招的臨時工聶聾子忙得不亦樂乎。老遠就能聞到飄散在空氣中的魚肉香味。

王加根打開水龍頭,把白菜葉子一片片掰開,仔細沖洗。

方紅梅這段日子特别注意飲食衛生,如果白菜洗得不幹淨,回去是要挨罵的。

“小王回來了!準備弄什麼好吃的?”一個聲音從他身後響起。

加根回頭一望,見鄒貴州笑嘻嘻地迎着他走過來。

“丁校長找你有事。叫你到初三(2)班教室去一下。”

加根将信将疑地望着鄒貴州。

“怎麼?你不相信?不信你可以直接問丁勝安。”鄒貴州于是對着初三(2)的窗戶大聲喊,“丁校長!丁校長!”

窗口立即出現了丁勝安的上半身。

“你是不是有事找小王?”鄒貴州問。

丁勝安馬上回答:“是是是。小王,你來一下。”

王加根這才停下手裡的活兒,關好水龍頭,随鄒貴州前往初三(2)班教室。

“丁校長找我什麼事呀?”王加根一邊走,一邊問鄒貴州,“還是為退房麼?這事我不是已經與你講好了嗎?”

“跟退房子沒關系。”

“那他找我有什麼事?”

“到了你就知道了。”鄒貴州還賣起了關子。

丁勝安已經站在初三(2)班教室門口,身邊還有一個軍官。

經介紹,王加根才知道那軍官是駐軍部隊衛生隊的王隊長,專程來學校參加教師節慶祝活動。

王家崗駐軍軍隊在教師節前夕有所表示,送來了一副單杠和一副雙杠,安放在學校操場南邊的沙坑裡。王隊長今天來,又送了六個開水瓶和一塊寫有“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八個字的玻璃鏡框橫匾。

王隊長自我介紹說,他是河南洛陽人,在花園部隊當兵十幾年了,今年家屬才随軍。他們有一個正在讀初中的兒子,這次也跟着過來了,想到牌坊中學插班上學。

“王隊長想把他兒子放在你們班。”丁勝安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說,“王隊長從側面了解過,知道你語文教得好。人家是慕名而來的喲!”

王隊長應和道:“對對對!我們團政委的女兒就在王老師班上,叫陳紅。”

陳紅的爸爸是團政委?這事怎麼以前沒聽說過?那小丫頭性情溫順,學習很用功,成績中等偏上。王加根知道陳紅是軍人子女,不知道她爸當這麼大的官。

“你兒子叫什麼名字?”王加根問。

“王偉。”

王偉?就是張仲華介紹的那個王偉?王加根的臉色一下子陰沉下來,不再哼聲。

“他個子長得高,年齡不大,今年才十四。在洛陽讀書時學習成績還不錯,在家裡比較聽話。”王隊長絮絮叨叨地介紹。

王加根還是沒有作聲。當着學生家長的面,他不好陳述與張仲華之間的矛盾。加上這件事涉及牌坊中學與駐軍部隊的關系,事關軍民共建,他不能當面拒絕别人。

丁勝安見王加根猶豫不決,怕王隊長難堪,于是當場拍闆:“這事就算說好了。明天叫王偉來報名,找王老師報到。”

王隊長點頭哈腰,熱情緻謝,并且向王加根伸出了右手。

王加根禮節性地握了握王隊長的手,轉身離開了。

白菜洗好後,他又接滿一桶水,拎着回家。

剛進家門,鄒貴州跟着來了,說是丁勝安讓王加根去喝酒。

“不了。我們吃完飯,還要去花園鎮看電影!”王加根推辭。

“電影不是三點鐘開演麼?誤不了!”鄒貴州大大咧咧地說,“我們把客人送走後,還不一樣要去看電影。”

電影票是學校統一購買分發的。每個教師一張,是慶祝教師節的活動内容之一。據說,一張票可以連着看兩場電影。

“你去吧!”方紅梅這時突然插言,對王加根說,“我自己來下面條,吃完後躺一會兒。等你喝完酒,我們再一起去看電影。”

王加根這才跟着鄒貴州走了。

路上,鄒貴州興奮地說,今天這個活動效果還不錯。募集資金一千三百元,扣除一百多塊錢的招待費,可以淨落一千一百元。

初三(2)班教室由“會議廳”改成了“宴會廳”。幾張課桌并在一起,拼成了兩個“大餐桌”。碗筷已經擺好了,客人們忙着出去上廁所,還沒有就座。

王加根走進教室時,再次受到王隊長熱情相迎。

王隊長說,今天借花獻佛,一定要和王老師好好喝幾杯。

王加根連連搖頭,說他酒量不行,待會兒還有事要去騎車花園鎮。今天就不喝了,改日再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