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根心裡很清楚,後備幹部的提拔,支行現任領導班子成員的意見比較關鍵。如果得罪了他們,後果很嚴重。代收學費這件事,既然領導已經提出讓他參與,他是非幹不可的。
萬般無奈,他隻能點頭同意。與羅新初、韓忠勇、姚麗琴一起,充當今年代收學費的急先鋒。
對公存款歸信貸股負責,但身為信貸股長的羅新初平時過問得并不多。他和副股長田桂平的主要精力一直放在貸款管理上,對公存款的事情基本上都扔給了姚麗琴。當然,發放貸款也能夠派生對公存款,這兩項工作還是密不可分的。
羅新初認為,貸款派生存款才是對公存款增長的重要途徑,與其求爺爺告奶奶地找企業存款,不如直接給他們發放一筆貸款。貸款到企業的賬戶上就變成了對公存款,來得還快些。正因為有這想法,他對吃力不讨好的對公存款工作向來不怎麼熱心,更别說低三下四地去學校代收學費了。唯有今年,他一反常态,那麼熱的天,陪着姚麗琴到處跑,與各學校校長和财務人員纏磨。韓忠勇也不甘落後,向支行領導提建議,說代收學費不能局限于孝北縣城和花園鎮。要擴大範圍,向農村進軍,争取覆蓋全縣各鄉鎮所有中小學。
“異想天開!你這是說笑話呢。”萬建偉首先提出質疑,“孝北縣有十二個鄉鎮,一百五十多所學校,報名又集中在八月底九月初,我們怎麼可能派出那麼多人去收學費?就算派得出人,收的錢麼樣接回來?把支行三輛汽車都用上,也跑不過來呀!”
大家都笑了,認為韓忠勇不靠譜。
韓忠勇不急也不惱,說他并非信口開河,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隻要開動腦子,把全縣農村鄉鎮學校的學費收到A銀行,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那你說說,人員和汽車哪裡來?”萬建偉還是不相信,“就算人和汽車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在農村鄉鎮又沒有營業網點。那些農村學校離縣城那麼遠,又如何到我們A銀行來開戶?”
“這些都不是問題。”韓忠勇竟然賣起了關子,大言不慚地說,“歸集農村學校的學費,我們支行現有的人員和車輛足夠了,也不需要農村學校來縣城開戶。”
那是怎麼個歸集法?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想聽個究竟,弄個明白。
韓忠勇眉飛色舞地談起了他的思路。大概意思是,歸集學費并不一定都要第一時間去學校現場收,應該弄清楚學費的去向——分析現金流。農村學校的學費,主要是用來買教材,包括學生用的課本和教師用的教學參考書。農村學校會把學費的絕大部分交給所在鄉鎮教育組,由鄉鎮教育組集中到縣新華書店來購買。隻要讓縣新華書店到A銀行來開戶,到了開學報名的日子,A銀行隻需派車派人,和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一起到各鄉鎮教育組去收款,就能把農村學校的絕大部分學費歸集到A銀行。
“新華書店開戶的事情,我已經問過我老婆。她說這事可能還需銀行領導去找一下縣新華書店的萬經理。”
韓忠勇的老婆是孝北縣新華書店财務主管。這事他們夫妻倆已經商議過,論證過這樣做的可行性。
萬建偉不再和韓忠勇擡杠,與丁仲元商量了一下,決定馬上去拜訪縣新華書店一把手。
萬經理聽說是這事,心裡自然樂開了花。
鄉鎮教育組到新華書店訂購教材,都是先拿貨後付款。由于教育經費緊張導緻資金挪用,往往教材領走了,款項卻遲遲不能到賬。孝北縣新華書店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打電話,甚至派人到鄉鎮教育組催收。現在A銀行派車又派人,主動幫新華書店收教材款,當然求之不得。不過,見A銀行兩位副行長親自上門,态度又那麼懇切,狡猾的萬經理并沒有喜上眉梢,還故意顯出為難的樣子,無中生有地說:“D銀行領導也找過我,我已經口頭上答應了他們。”
聽說D銀行捷足先登,丁仲元和萬建偉的臉就黑了,馬上給萬經理敬煙,想方設法套近乎。丁仲元把矛頭直指競争對手,說D銀行辦事最不靠譜,總是許願很好聽,最終放空炮。萬建偉說他和萬經理都姓萬,一筆難寫兩個萬字,不看僧面看佛面,家門的領導一定要關照A銀行。韓忠勇自然是搬出他老婆,再怎麼說,他老婆是新華書店财務主管,這事要是讓D銀行搶去了,他們夫妻倆都會覺得沒面子……
萬經理見火候差不多,就吞吞吐吐地提要求,希望A銀行租用縣新華書店商住樓下面的一間門面房,還急不可耐地帶大家去看現場。
新華書店拟出租的門面房位于縣城新城區,在主幹道上,地理位置還不錯。面積一百二十多平,也合适做銀行營業網點。
丁仲元與萬建偉商量後,決定馬上回去向趙國棟彙報。
雖說萬經理有趁火打劫的意思,但A銀行确實有在孝北縣新城區增設營業網點的需求。雙方經過進一步磋商,租房的事情就定下來了。縣新華書店随即到A銀行開立了對公結算賬戶,并承諾将中小學教材的款項全部存入A銀行。
秋季開學報名開始後,韓忠勇帶上一個出納員,坐着司機小季開的标緻車,和縣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一起,到各鄉鎮教育組收款。出納員帶着蓋有“現金收訖”的空白進賬單,每收一筆現金,就填寫一張進賬單,交給鄉鎮教育組。
孝北縣城及花園鎮各學校對銀行上門收款的要求都表示歡迎,通常會按照先來後到原則,哪家銀行先來就讓哪家銀行代收。隻有牌坊中學例外,無論其他銀行的工作人員早去還是晚到,肖玉榮都會好言相勸,讓他們離開,把代收學費的機會留給A銀行。
這讓王加根非常感動。
開學報名的最後一天,他坐着銀行運鈔車來到牌坊中學,提出要請學校領導吃飯,聊表謝意。
肖玉榮嘻嘻哈哈地客套了兩句,還是欣然答應了。
因為離放學還有一個多小時,王加根又前往其他幾個教研組,與老同事們打招呼。叙舊的時候,他的心情非常複雜。既有衣錦還鄉的喜悅,又不敢在言行上表現出來,擔心别人羨慕嫉妒恨,罵他淺薄。他不敢在辦公樓上呆得太久,也不敢說得太多。他與肖玉榮商量了一下參加晚餐的人員、就餐地址和具體時間,就先行離開了。
出學校大門時,門衛老甯又驚又喜地跑過來,捉着王加根的手問長問短。正在他們寒暄時,部隊抽水房的廣廣黃也湊了過來。幾個曾經相依為命的老朋友,激動得不知該如何是好。每個人眼眶裡都旋轉着淚水。老甯和廣廣黃盛情挽留王加根吃晚飯,他婉言謝絕了。
王加根本來準備在五一飯店請客,肖玉榮嫌路太遠了,跑去跑來麻煩,提議去107國道路邊的小餐館吃。他知道肖玉榮是怕他多花錢。其實沒有這個必要。如今的他已經不是過去的王老師,而是A銀行的王主任。他出面請客,不用自己掏錢。無論吃多吃少,都可以據實報銷。前往餐館點菜的路上,他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既然在鄒肖村附近請客,為何不把鄒山青也叫上?
鄒山青聽說王加根在牌坊中學代收學費,主動把鄒肖小學的學費也送了過來。雖說金額不值一提,畢竟是别人的一片心意。想到這兒,他放棄了去餐館點菜的想法,折轉身前往鄒肖小學。
鄒山青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後,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了,吃上了皇糧。不過,工作崗位沒有調整,依然是鄒肖小學校長。看到王加根到訪,他驚喜萬分,讓座,敬煙,倒水,忙得不亦樂乎。聽王加根說明來意,他馬上提出,吃飯可以,但必須由他買單。
“您打我的臉呢!”王加根見鄒校長誤解了他的意思,臉上如同潑了血,就把自己請客的想法和意圖和盤托出。
鄒山青這才沒有與他争,跟随他一起前往路邊小餐館。
兩人邊走邊聊,快出村子時,遇到了鄒肖村黨支部書記鄒平安。王加根又把鄒書記叫上——因為關系熟,鄒書記同樣沒有拒絕。
三個人到餐館坐了一會兒,牌坊中學的領導們就到了。
王加根讓餐飲老闆上兩條香煙,很熟練地拆開,每人派了一包。又氣派地吩咐:“菜我就不點了,你自己安排吧。隻要是你這兒有的菜,挑最好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