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師尊棄我,抄他老窩 > 第231章 永安白氏(上)

第231章 永安白氏(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碧色狐狸眼中森冷幽幽,鳳曦悄然飄下,回了半山院。直到晚間,大約是謝氏府諸多事宜都安排完畢,謝煜終于來了。

“鳳先生可有辦法快速聯系到舍侄,告知他永安的變故?”他道,“白氏嫡系滅門,命燈即刻熄滅,旁系馬上就會知道。何況以白南石的性情、為人,定然早就秘密告知白景年,必要時無需顧忌任何人。”

“一兩日内,白景年絕對會帶着整個傾魂反叛。甚至,開關迎敵也不是不可能。”

鳳曦散漫道:“可以。但不知今日是什麼緣由,讓你們的帝王突然忍不住下手了?”

武定君聲音仿佛帶了點冷意:“他不是突然忍不住,而是早有安排。以他的心性和如今的形勢,絕不會容忍白氏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他對着幹,或者說,他一直在設法制造、等待這個機會。從白氏堅持不肯正面迎戰時,就注定會有這一天。”

今日朝會,昭明帝再度提及與岱鈞的戰事。

白南石、白景蘭父女連同在朝的白氏族人持着笏闆,昂然立在崇政大殿中間,仍然堅持己見,陳說利弊。

旁的姑且不論,單說若是沖出去與之硬拼,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兵士,消耗數倍的糧草。但去年的旱災也導緻傾魂境重要的産糧區域南區幾乎顆粒無收,臨近的南疆、霜華都無餘糧。即使朝堂有所支援,糧草也嚴重不足。樁樁件件,都不宜冒險出戰。

最好的辦法,是拖到岱鈞的天狼聯軍所攜物資耗盡,人饑馬瘦。隻需兩三月,待雨季降臨,敵人自然退兵。屆時趁其青黃不接之際重兵攻伐,成效翻倍。

朝中諸人大緻分兩派。一派是世家子弟,人多勢衆,以各族掌執為首,全力支持白氏。另一派人少,權勢相對弱,卻是聽帝王之命行事,務必要逼白氏出戰。

雙方當朝僵持之際,有官員突然出列,一一詳細列出白景年赴傾魂境主持大局的這三年來,前兩年大開邊界城池通商若幹次,遣兵将深入西大漠若幹次,唯獨去年卻閉關不出:

“下官曾聽聞,白氏與西大漠諸部都有洪荒魔族血脈,系出同源。大昭建立之前,祖上甚至多次跟岱鈞所在的天狼部落通婚。”

“白将軍既是朝堂臣屬,又是大昭帝婿,理當為王朝、為君父盡心竭力。但去年,他本可以趁焉耆部落内|亂、岱鈞勢力尚未穩固之時,集結大軍攻伐,一舉将如今這個心腹大患殲滅。卻不知為什麼竟會按兵不動,坐失良機,以緻其得以迅速壯大?現在更是公然抗旨,不知安的什麼心思?”

崇政大殿上一時寂寂。

朝臣都是一幫人精,哪裡會聽不出來,他話裡話外都在影射白氏并非純正的龍裔族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白景年多半是勾連岱鈞,另有圖謀,隻差沒有明說通敵叛|國。

白景蘭冷冷道:“一派胡言!邊界相對平穩時期,六境自古就有通商互市之權,既非我兄長所開創,更非律令所禁止,何罪之有?”

“何況能來往的,都是被白氏暫且打服了的部落。西大漠出産最好的飛馬良駒和軍用戰騎,林監正身為龍馬監的官長,掌永安一應官用馬騎,難道竟不知道這些血統純正的馬匹來自哪裡?”

“所謂深入西大漠,當時是幾支臨近部落侵擾疆域,不過追擊千裡,尚且不夠永安到長甯府城的距離,何來‘深入’一說?”

“至于攻伐岱鈞,更是無稽之談。昔年多少個王朝都深受其侵擾而不得不委曲求全,甚至以帝姬和親、繳納錢物換取片時安穩。林監正卻要白氏以傾魂一境之力,孤軍殺進整個西大漠的中心,不知是太看不起天龍大地若幹先輩,還是太看得起白某的兄長,又或者,是别有用心?”

謝煜手持玉笏,不緊不慢踱步而出,向着禦座躬身一禮,方才扭頭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謝某看林監正也曾讀過幾卷書,不妨回去對着輿圖好好看看,焉耆部落在哪裡,當時的岱鈞又在哪裡。”

“若是林監正實在不知,謝某也可稍稍提醒一下,傾魂境往西至少八千裡之外,自赤焰山開始,才算焉耆的地界。真正的焉耆王庭還要再進去兩千裡,岱鈞駐守、起事之地在王庭以西三千裡,那才叫深入。如此斷章取義,混淆視聽,不知林監正又是安的什麼心思?”

那林監正冷笑一聲,高聲道:“各位既如此說,下官這裡正好有幾份關于白将軍的證據,現在就上呈帝君定奪,不知白副令與白掌執又有什麼說法?”

他所說的,是疑似白景年傳給白南石,言說打算與岱鈞和談的親筆書信。顧氏掌執、執掌禮部的司禮令顧慎朝也站到大殿中間,力挺白氏:“既然是證據,林監正何不公之于衆?”

“如此重要之物,竟能輕易落入閣下之手,想來白氏府所有人俱是你林家的傀儡,任憑林監正自由取用。顧某不才,家學所傳,也勉強可算于書法一道略懂些許皮毛,究竟是不是白将軍的手書,自認為尚可分辨一二。林監正怎麼還不拿出來?莫非,有什麼見不得人之處?”

幾大掌執都陸續下場表明态度,要力保白氏,朝堂吵做一團。滿殿百餘人,唯二置身事外一言不發的,竟是本該在漩渦中心的昭明帝和白南石。

衆人争執不下,帝王最後下了決斷:白氏嫡系暫留府中,待有司查明真相,再行處置。

文武百官驚得鴉雀無聲,滿殿為之一寂。這是何其熟悉的一幕!跟當年的甯氏簡直如出一轍。

事已至此,大家哪裡還不知道昭明帝今日的打算?

岱鈞叩關至今數月,拖了這麼長時間,那位的耐心隻怕早已告罄。現下大概率是準備周全,覺得時機到了,旁的都是虛晃一槍,要逼白氏做出抉擇才是真正目的。

甯氏前車之鑒不過兩年。白氏嫡系若願意被困府中,任人魚肉,假的證據也會變成真的。但他們若不肯,即刻就治他們個“抗旨不遵,私通外敵”的罪名。至于那些“證據”是真是假,都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司任令冷眼旁觀許久,早知今日勢必無法善了,但直到此時,終于徹底死心。

他一撩袍擺,在大殿上跪下來,白氏子弟以白景蘭為首盡皆随之跪在他身後,端正行了個叩拜大禮,算是放下所有顔面和傲骨最後替族人一争:“帝君明鑒。自大昭立國以來,白氏一族忠心不二,外守邊境,内盡本分,絕無他想。”

“奸佞無恥,挑撥離間,但若要臣帶領阖族步甯氏後塵,恕臣難以奉旨。懇請帝君收回成命,臣願一死以表心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