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峽海,東方,幹戈,靈塵,謝氏……廣陵殿君!
大司樂悚然一驚,蓦地睜眼。刹那猶如醍醐灌頂,他驟然想明白了。
但,難道昭明帝讓他從旁觀摩,竟是要借他之手,将最關鍵也最緻命的一步透露給廣陵殿君?
那必殺一擊不僅絕對能剿滅謝氏,更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帝王的損失。這種機會要集齊天時地利人和,堪稱千載難逢,得來何其不易。
他顯然早在大國師提出之前就有所考量,躊躇良久,直到今日聽聞“年後最多不過夏時,機緣将到達永安”才終于下定決心。難道竟是為了讓敵人提前做好對策,廢掉這一步?
絕無可能。那麼,帝王這根本就是虛晃一招,方才不懼讓人知曉,還是自己會錯了意?接下來又該如何?是設法轉告廣陵殿君,引他們繼續互咬,還是按兵不動?
大家眼中的大昭第一奸佞,朝堂百官認為最了解帝王之人,此刻終于有些舉棋不定了。
然而作為大昭的核心重地,防禦最森嚴的地方,文德殿中的事,外間根本無從得知。有天絕道中樞在,鳳曦都不可能悄無聲息地做什麼。
他偶爾還是會去帝宮中散個步,雖說很難探聽到什麼真正有用的信息,好在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見識了那座帝王禦口欽定的“國之根基”。
承天塔周圍有特殊法陣。倒是攔不住鳳曦,但他要是過去,必然驚動有悔真人和天絕道中樞,故此隻遠遠望了一眼。
那是一座六角樓閣形制的塔,通體以特制琉璃大磚砌成,塔基四丈,層高八丈,建造得恢弘壯觀。僅隻第一層,就與原本号稱永安最高的崇政大殿齊平。若是全部修成,該是當之無愧的大昭第一高樓。
即使是陰天,也能瞧見其非同一般的輝煌華彩。陽光一照,更是瑰麗絢爛,珠光寶氣直沖雲霄。尤其是已經熔煉了甯、白兩族氣運的一、二層,仙澤漫漫,氤氲流轉,不似凡間之物。至于内部是何等的豪奢,則更是無從想象。
難怪去年被處死的戶部官員曾谏言說,“建造不過兩層,所耗錢物已占戶部一年入賬總額近一成”。幾十萬叛軍壓在中心三境門口的傾魂之戰,都對這項工程的進度未有任何影響。
彼時承天塔已經順利修築到第三層。正是一年中最為酷寒的時節,無數服役的民夫卻蓬頭垢面,揮汗如雨,正在運送一人高的琉璃磚、數人合抱的木材。
民夫分成泾渭分明的兩類人。一類衣裝尚且算得上齊整,神色也要自然得多,顯然是從中心三境征召的尋常百姓。但大多數卻僅有一條短褲蔽體,身上鞭傷縱橫,疊着其他傷口,一臉麻木,是強行擄來的流民。
鳳曦将此事說給徒弟聽。謝重珩想起離開往生域至今數年的所見所曆,民衆流離失所無以果腹,前線将士拆解甲胄煮食皮革充饑,不禁冷笑。
真正的國之基石,卻正是被昭明帝視如草芥的百姓、兵士。而他費盡心機追逐的,焉知不是埋葬王朝的最後一抔土?為帝為君者,若是不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恐怕什麼樣的盛世也隻會葬送于其手。
眼下暫且沒有戰事,一切動蕩仿佛都随着傾魂之戰的結束而煙消雲散,讓人覺得似乎又回到了行宮之亂前相對和平的局面。
可這并不代表形勢就果然安穩了。尤其是剩下的四族,危機日甚,更得未雨綢缪。
如果說,前兩年朝野内外對于承天塔的建造和用途尚且衆說紛纭,那麼白氏覆滅後,這座耗資無算的寶塔對應大昭七姓,以滅亡六族而承托鳳氏江山,是其建造的最初也最實用的兩個目的之一,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秘密在于昭明帝下一步要對付的是誰。
但到了此時,這一點似乎也已經再明顯不過。
謝煜前來半山院找他密談,正好談及此事:“原本的五兵六族,眼下還剩四族。掌有兵權的也就是巫氏、宮氏、謝氏三家。”
“謝氏名義上鎮守兩境,實際上連同萬藏境在内,都是謝氏的勢力覆蓋範圍。無論謝氏是反是滅,都将直接影響大昭半壁江山的存亡。今上但凡不是瘋得徹底,都不會現在跟我們沖突。”
“至于巫氏,已經無法評判他們的立場,和在帝王、世家兩邊又分别充當了什麼角色。”
“傾魂之戰中,宮、巫兩家的嫡系子弟被放在同一營,且一起鎮守北部要塞的詭異安排,巫羅堪稱蹊跷的死亡,巫氏嫡系恐怕都脫不了幹系。很難說是不是巫靖背後另有招數,才跟那位私下達成了什麼協議,協助對付其餘諸世家,以此給自己換取緩沖的時間。”
謝重珩對伯父的分析深以為然。
畢竟永安巫氏真正的嫡長子,巫祁澈的孿生兄長,化名江祁的巫祁江,眼下還在外面為了家族撤離之事奔勞。巫靖的所為,多半是為着配合他。
但鳳曦有交代,此事絕不可向任何人提起。雖沒給出任何理由,他卻也守口如瓶,連謝煜也沒告知。
他也隻是颔首道:“另外,侄兒夢中,族譜記載的謝氏滅門之禍,固然是因為靈塵之戰時‘我’的決定觸了今上的逆鱗,但說到底,斬殺來使、違抗回防流民的旨意也好,擅開護境結界也好,都是‘我’一人之罪。”
“王朝已經混亂無比、尾鬼新敗的情況下,今上若還要以此為由降罪整個謝氏,誅殺功臣,必然會引發内部大規模的反對和叛亂。但最後卻是巫靖出面,當朝參奏謝氏謀逆,才有了我族後來的災劫。”
至少這一次,大概率可以确定巫氏不在昭明帝的目标範圍内。
顧氏手上一向無兵,頂天了不過十萬八萬的護衛,不存在半點威脅。但其号稱天下文脈之宗,若在徹底掌控所有權柄前對他們動手,難保激戰之時,文人們群起聲讨,口誅筆伐。暫且留着他們才是上策。
任誰坐到昭明帝的位置,想要收服邊界六境,都不會将這兩族看成一個值當多看一眼的對手。剩下的是誰,已經不言而喻。
兼且導緻此番平西大軍全線潰敗的直接原因,就是最北端的貝葉城失陷。真要追究起來,霜華境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樁樁件件,盡皆指向宮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