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青柯一夢(探案) > 第143章 琳妃之死

第143章 琳妃之死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廢後胡氏後來供稱,動亂當晚,她對先帝起了殺心,知道他在朱雀宮與琳妃共餐,便在酒中下了毒。

“等一下,廢後胡氏?毒酒?咦,你在金華找到的宮人冰清……”

謝甯軒微笑:“很敏銳嘛。不錯,此宮人便是當年琳妃的貼身丫鬟之一。胡氏買通了她,給當晚酒中下了毒。”

我想了想:“但胡氏的目标是先帝呀。哦,琳妃是被殃及的了?”

謝甯軒側了側頭,不置可否。“從胡氏與冰清口供來講,她确實下了毒。但琳妃,卻未必死于此。”

郡主懵逼:“這什麼意思?”

三殿下沒有回答,隻繼續講述道:“當時胡氏一黨認罪,此案便終結了,随後便是對逆黨的洗血,這就不提了。事情的轉折發生在聖上登基那年。”

“登基那年?發生了什麼?”

三殿下看向妹妹:“你應該知道,元谪太子死後,先帝又怒又傷心,此後多年未再立太子,直到他病危。”

“嗯,”郡主點頭,表情也凝重起來,“那時與聖上争奪寶座的幾位都頗有手腕,鬥争激烈。好在聖上還是得到了先帝的首肯,拿到了遺诏。”

“可三王之亂後,先帝淑妃卻爆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

原來聖上登基後,與他奪嫡的幾位兄弟并未放棄鬥争,并在短時間内攜手叛亂,史稱“三王之亂。”此事還關系到齊王的找回與婚姻,謝甯軒也曾提過。

其中一位賀王,乃先帝淑妃之子,名望、權勢最高,也曾最接近至尊寶座。

可三王之亂還是以兵敗告終,賀王也就絕望自裁了。

聞得兒子死訊,淑妃大駭,披發裸足直奔太元殿,對太後與聖上又是揶揄又是謾罵。

除了詛咒外,淑妃還嘲諷聖上與太後多年來恨錯了人,并自爆,當年琳妃其實是死于她下的毒藥。

“什麼?停停停!”郡主伸手示意,“我暈了。什麼叫死于淑妃的毒藥啊?不是廢後下了毒嗎?”

“廢後的确下了毒,在酒中,目标是在朱雀宮進膳的先帝。”謝甯軒解釋道,“但不知廢後與元谪太子謀劃的淑妃,當時也對琳妃起了殺心。偏偏就那麼巧,同一晚,她也下了毒,在湯中。”

這次換我叫停了:“等一下。你的意思是,琳妃死亡當晚,廢後和淑妃都下了毒,雖然目标不一緻,但先帝啥也沒吃就走了,而留在餐桌前的琳妃,可能死于毒酒,也可能死于毒湯?”

“義妹總結的很到位。”三殿下颔首。

“可淑妃為什麼要殺琳妃?”

“因為當年宮中最受寵的就是珍妃——哦,就是今太後——還有琳妃。淑妃對她二人都很嫉恨。雖然元谪太子地位穩固,其他有兒傍身的妃嫔在動亂前壓根就不曾有過奢想,但母以子貴,淑妃也不敢輕易對珍妃下手。可琳妃畢竟隻有一女呀,還每每謀得先帝憐惜,把自己這個皇子之母都壓了下去,淑妃自然就想除之而後快了。”

謝甯軒接口續道:“但當晚聽說先帝去了朱雀宮,淑妃吓壞了,她無心也無膽謀殺帝王。所以馬上派下人假稱皇子病重,欲引他們離開,好掉包毒湯。可誰知先帝離開,琳妃卻沒走。淑妃聽到這消息,還以為天助她呢,便沒有改變計劃。”

“哦!”我聽明白了,“所以高嶺事變之後,此案本身是終結了的。直到聖上登基時,卻又殺出來個政敵之母淑妃,反正也鬥敗了,死前說的也應該是實話。聖上自此獲悉,其實琳妃死于淑妃之手?”

“沒錯。”

“可這有兩個問題。”我忍不住皺眉,心中疑惑陡生,“第一,廢後胡氏和淑妃都下了毒,聖上怎麼知道琳妃到底死于什麼?畢竟屍體都沒了,無法驗屍确認啊。”

“你問的沒錯,聖上當年也是存疑的。隻是宮中的飲食習慣是先飲湯後進食,除非宴席,酒通常也不會上來就喝。淑妃又說,琳妃遵醫囑壓根就沒喝酒。所以當年聖上還是傾向于真兇是淑妃。”

“這好像有些牽強,喝沒喝酒,也不能隻聽淑妃一人之言吧。”我想了想,說道。

“沒錯,聖上自己也清楚。”

我捕捉到了他的言外之意,馬上問出第二個問題:“因此接下來又發生一些事,聖上才會心中疑慮更甚,繼而安排你們在去年重啟調查?”

謝甯軒彎彎嘴角:“聰明。是的,去年又冒出來一個人,稱她才是殺害琳妃的真兇。”

郡主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又冒出來一位?誰啊?”

“靜太妃。”

“靜太妃?”郡主跳了起來,“那位吃齋念佛、脾性溫和、從不生氣的靜太妃?”

靜太妃也是先帝的妃子,與琳妃、珍妃關系融洽。先帝故去後,她本就沉默寡言的性子更加平和内向,素日裡不是禮佛念經,就是到太後宮中陪坐。直到去年二月,靜太妃病終。

“靜太妃自己供稱的嗎?”郡主難以置信。

“是。”三殿下颔首,“靜太妃臨終前忽然忏悔,說自己隐瞞了一樁罪行,折磨了大半輩子。直到身死,她終于敢說出來了。”

靜太妃育有一子,與多榮公主同年出生,可養到三歲便不幸病殁。自此後,靜太妃再沒有過身孕。不過,她與珍妃、琳妃交好,得以時常去朱雀宮中坐坐,看着小兒嬉鬧,聊做安慰。

“這不是好姐妹嗎,怎麼她也會對琳妃下手?”我不明白。

“也是一時鑽了牛角尖。還記得我說的嗎?琳妃也失了一子。”

我心中一跳,脫口猜測道:“哦!難道說,她本覺得與琳妃同病相憐,可後者卻有養子承歡膝下,對比自己的孤苦伶仃,才會一時上腦,動了歪心思?恐怕還有些許期冀琳妃身死,自己就能得到照顧養子機會的陰暗想法?”

郡主聽呆了。

三殿下也挺唏噓:“靜太妃也是一時蒙了心智。她吃齋念佛這麼多年,或也為此忏悔着。”

“那她,她做了什麼?”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