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門的角落裡放着一張二手的辦工桌椅,宋明韻坐在店内。
插電的綠色電扇不停的轉着,宋明韻耳邊充斥着風劃破空氣的聲音。
早上六點鐘,這條街上的螺絲釘們已經行動起來。
宋明韻天還未亮就坐車趕過來,這裡的人們一直在踐行着牆上的那句标語。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店外送貨的車到來之前,宋明韻手中的算盤珠子叮當作響。
宋明韻今天到店這麼早就是為了迎接整理到來的貨。
這些都是昨天顧客交了定金,她向服裝廠訂購的貨品。
點好師傅送來的貨,宋明韻一一堆好,做上标記。
她昨天告知的最早取貨時間就是八點,那麼再過段時間就會陸續有人到店取貨。
算完昨天所有的賬,宋明韻拜托門外不遠處擺攤的店家,替她看一下攤子。
而她到電話亭跟楊涵雁詢問今天廠裡的生産款式。
記下最近一周能夠取貨的款式,宋明韻回到店内,把挂着的款作了一點調整。
九點的時候,宋明韻把牆角處的架子拖到外頭撐開,把她覺得好看的款式挂到外頭吸引人群。
這個時候,街上的人已經多起來。
來這條街批發的一般都不是很大的買賣,并且來人的口音各式各樣,能夠聽出來來自天南海北。
也是等看到這麼多看到商機并且敢做的人,宋明韻才知道總有這麼一小撮人,敢于嘗試大多數人不做的事。
而這個時候,能夠到這個地方尋求商機的人大半未來不會過得太差。
到店裡的人多起來,而且常常是忙碌的時候進來的人最多,而閑的時候幾個小時也不見人上門。
大概是有人搶的東西最好的心理。
第一個星期宋明韻盤賬,并且要到廠裡交付這一個星期的貨款。
也是到這個時候,宋明韻才發現自己這幾天就賺了這麼多。
雖說她原本就知道這幾天的入賬不錯。
店裡每天都有生意上門,隻是回頭客還很少。
想來再等等,店裡也能積累起來一批固定的客源。
當這家店很多東西都便宜的時候,你會先入為主,認為其他的東西也不貴,并且在下次有需要的時候首先考慮這家店。
這幾天,冰糖成功适應了學校的生活。
而荔枝,在宋明韻把孩子送到一所精心挑選的幼兒園之後,發現小孩每天到學校的過程都是一場折磨,對家長對孩子都是。
荔枝的性格蠻活潑的,碰見生人也不腼腆。
告訴荔枝,到幼兒園能夠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像是姐姐一樣,孩子表現得很願意。
甚至迫不及待地問,什麼時候能去。第一天到學校的時候都是期待的。
宋明韻跟趙舒一起把荔枝送到學校,并且因為擔心,還留趙舒陪了一整天。
放學回家的時候荔枝也沒有表現出來任何異常。
明韻跟她婆婆都覺着孩子适應得很好,第二天就等着交錢。
沒想到,第二天趙舒要離開的時候出了問題了。
這孩子在學校是沒問題,但關鍵是必須有她熟悉的人在。
對,意思就是趙舒不能離開!一離開孩子就眼眶裡蓄淚。
在嘗試了兩天之後,兩個大人敗北。
趙舒不覺得不上幼兒園是什麼大事。
在她的視角裡,七歲才上學的人有的是。三歲就被迫不及待送到幼兒園的才是少之又少。不過她們去的這家幼兒園人還真多。
宋明韻本來說送荔枝學點東西,但既然孩子現在已經對上學變得排斥,那麼荔枝今年到幼兒園的計劃就擱置了。
小丫頭也聰明,每次兩個人讨論她上不上學的時候,兩隻耳朵就豎起來聽,手裡的玩具都不動了,還當大家都看不到呢。
不過荔枝不去學校,平日裡趙舒就多辛苦一點,需要多顧這一點。
趙舒的店鋪明天開張,當然明天也是那個市場正式開張的日子。
宋明韻跟趙舒兩個人陸陸續續往那邊添置了不少東西。
鍋碗瓢盆,勺子筷子。尤其是那個大鍋,她倆跟店主講了好久的價格。
市場内的小店周圍都是市場提供的座椅,用來供人用餐。
并且有安排好的人負責打掃。
說起來,也就是說趙舒隻需要擔心能不能賣出去的問題。
其實吧,要是能到學校食堂承辦下來一個窗口,才是最方便的。
那樣,趙舒甚至用不着自己動手洗碗。
這幾天趙舒在那個店裡忙活,小小的一間廚房已經有了雛形。
明日想必會很熱鬧,隻是宋明韻去不成了。
她這邊,明天還有顧客回到她這邊來取貨,店裡離不了人。
趙舒表示理解,但緊張還是跑不了的。
*
開店當日,宋明韻趕不過去,也因為上午店裡不是很忙,導緻她一直想東想西。趙舒的生意怎麼樣?剛開的地方經過的人多嗎?
這種思慮難免,她挺擔心。按她的口味來講,趙舒的燒餅打的很好,是合她的口味的。但是她偏向這種口感不酥不脆的,不知道這邊的人對燒餅的口感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喜好。
兩個人都建議說,第一天開業所有材料都可以少準備一點。
一是考慮到浪費,二是說大家都想吃但是買不到的東西,反而會激發大多數人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