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天,幾道考題基本截取《四書》《五經》的一些言論,考驗考生經學緻用之能,在于“義之道”。
例如:
第一題為: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次題為:“緻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三題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義”,
以第一題為例子,解題思路還是圍繞“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這句話來闡釋自己的觀點: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自古帝王之治、聖賢之道、不外一中。中者、舉天下萬世所宜視為标準者也。然芸芸之衆、率恭然不能自立。而豪傑奇逸之士則又不免矯持太過、而不能以大中為歸。即中矣、而卒不能曆久不渝、貫始終而如一,則物俗為之累也。惟君子能祛物欲之累、介然有以自持、此其所以難能可貴欤。夫子答子路之問強、而複進之於君子有曰、中立而不倚、強哉矯。信哉、其能強也。且吾嘗見天下之變、所以撓吾中立者多矣。凡夫禍亂之萌、必先挾一近是之詞以為煽惑人心之計、一二見微之士或能逆知其妄、耿耿自立而不陷其樊。設於此而複有巨詐雄奸、别樹一幟以相抵抗、其所以攻擊彼黨而發其逆謀者、适與己見若合符節、則不覺沛然從之而無複疑及乎。勢焰已成、徒黨已衆、而陰謀漸露、其狂悖乃更有甚焉。至此雖覺悟、憤悔而已。失身其中、噬臍無及。自古以來忠義慷慨之士、不能卒守中立者、往往如此也。君子則不然、其識足以鑒别天下之是非、灼然如黑白之不可亂。其力足以措拄狂瀾之橫決、屹然如砥柱之不可搖。當舉世昏昧之秋、嘗倡為非常之說、以冀弭百世之患。迨吾謀不用而卒歸於敗、然後天下服其先覺、紛紛并起、竊其緒論、橫議放言。而奇邪詭辯之徒、思乘時以售其奸、乃托君子之言、以保國救時悚動天下。而君子於此反退然中處、若無以異於常人。及其邪說一敗,為世大僇,而君子不與其禍。時勢遷流相激、世變萬端、君予以一身卓立其中、凝然若出於無事。天下方驚駭怪歎以為神奇、而豈知其素所樹立者固如是哉。夫惟有定識以燭於幾、先有定力以持於局外、然後甘言好诃不足以誘之、群疑衆謗不足以動之、權謀詭術不足以誤之、禍福利害不足以亂之。而要其本原、在能取物欲之私而勝之也。故曰自勝之謂強。
與八股文相通的是試貼詩,其亦講究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要求韻律流暢、對仗工整。
試帖詩,亦叫賦得體、試律詩,比律詩更嚴謹,多為五言六韻,偶爾也有五言四韻、五言八韻等。與八股相對應,五言八韻遂成定例。最熟悉的試貼詩乃白居易的《古原草送别》,又名《賦得古原草送别》,此詩算是廣為人知。
原詩句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第一聯和第二聯描寫原上野草茂盛了又衰敗,枯了又長,秋枯春榮,代代如此循環的野草茂盛生長又衰敗的情景。第三聯的“侵”、“晴翠”再次點明了草原上盎然生機的青草點綴着古道和荒城,而“古道””荒城”筆鋒急轉,是暗色調子,最終引出詩人“萋萋”之愁緒,以景色引入離别之情緒,“萋萋”語出 《楚辭·招隐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引經據典,頗有“盛極必衰“的飽滿情緒。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對應破題、承題、起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入題、起股,“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股、後股,“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束股、大結。
試貼詩用詞考究,忌諱“死”“皇帝”等字眼,可以用同義詞代替,題目太長時可選取關鍵詞即可,用典要精練又不失偏駁。
例如本次考試最後這一題試貼詩:賦得《萬紫千紅總是春》,得“千”字為例。
路臣對詩如下:《賦得萬紫千紅總是春》
暖入三三徑,寒消九九天。
春光無遠近,花意總便娟。
麗紫晴烘日,酣紅曉破煙。
柔枝都旖旎,老樹亦新鮮。
隔水濃如畫,尋源望若仙。
是誰工設色,使爾巧争妍。
衆竅風吹萬,長江月映千。
發生由一氣,此理妙難傳。
“三三徑”出自楊萬裡《三三徑》詩序:東園新開九徑,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紅梅、碧桃、芙蓉九種花木,各植一徑,命曰“三三徑”。
“九九天”見于楊允孚《灤京雜詠》:試數窗間九九圖,馀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便娟”,指輕盈美好,出自《楚辭·大招》:豐肉微骨,體便娟隻。
東方朔《七谏》也提及了“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吹萬”,出自《莊子·齊物論》: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有風吹萬竅之意。
“長江月映千”見于《五燈會元》: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用典故比較典雅,第一句到最後一句分别對應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
幾場考試下來,不少人染上春寒,陸臣也不另外。
于是,他請假回家歇歇腳。
行至門口,就聽見了紅梅和嬷嬷的碎碎念。
“天這麼冷,也不知道公子到哪裡了?”
“走水路,算着時辰,應該馬上到家,您老人家還是把暖身湯弄好吧..”
“就你丫頭貧嘴!讨打..”
“哎呀呀!打人啦”
“扣扣”敲門聲響起,兩人楞了一瞬,當下丢了擀面杖,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