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車站 > 第42章 番外:蘇文(1)

第42章 番外:蘇文(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可是您呢?”我憂心忡忡地說,“您才四十五歲,正是一個學者出成果的黃金時期,怎麼能為了我們做出這樣巨大的犧牲呢?”

秦教授笑了笑:“這未來畢竟是你們的,不是嗎?”說罷,他神色一凜,用一種毫無商量餘地的口吻說道:“好了,無需多言。你們倆,一個是我的兒子,一個是我的學生,都得聽我的。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于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我和如晉竟然在無盡的混亂與喧嚣中,奇迹般地找到了一片甯靜的沃土埋頭讀書,在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裡潛心鑽研。我們倆各自研究,有時也在一起相互讨論切磋,相伴着度過了那段寶貴的時光。現在回想起來都有些奢侈,那十年,是我真正“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歲月。我那些最有價值的論文和專著,幾乎都是那時完成的。當那場噩夢終于結束時,學術界已是一片荒蕪,正處于經曆劫難後的真空地帶。而我們的研究成果,恰似久旱後的甘霖,及時地填補了這片空白,我們也因此名聲大振。可以說,那十年的光陰,不僅為我和如晉的學術研究築牢了堅實的基礎,還讓我們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而秦教授,卻為了我們,放棄了自己學術生涯中最寶貴的十年,如同美麗的花朵自願在荒蕪中凋零,隻為給我們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可是,正如春風的拂動催動萬物萌發一樣,如晉身上潛藏着的那種不安分的特質,在時代的浪潮下被再次喚醒。他開始不自覺地關心、分析周圍的一切。而已過而立之年,又經曆苦難磨砺後的他,目光更加敏銳,思想也更加成熟堅定,其意志之強,幾乎已到了旁人無法左右、難以束縛的程度。這一切,使得一心想讓兒子遠離世俗紛擾、埋頭做學問的秦教授極為不安。于是,八十年代初,他毅然決定帶着全家,甚至包括那個剛剛呱呱墜地的小孫女,告别北大,南下至武漢大學教書。

出乎意料的是,對于這個決定,如晉并未堅決反對。“父親是擔心北京浮躁的學術氛圍會擾亂我的思想,想用江南溫軟秀麗的山水風情來柔化我這顆熱血難平的心。”他苦笑着對我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親竟不惜背井離鄉來改變我。我還能說什麼呢?也好,我從小在燕園長大,對這裡的一切熟悉得都有些麻木了,正好借此機會換個環境。咱們研究古代文學的,在江南紮根倒也合适。隻是要離開竹吟居,離開您,心裡真的很不舍啊!”

說這話時,他正站在竹吟居的涼亭中,情不自禁地環顧四周。小院靜谧,房屋古樸,房前兩棵西府海棠花開正盛,粉白相間的花朵如雲似霞,環繞小院的一叢叢翠竹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他的眼神裡,滿是化不開的留戀。我的心也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酸澀不已。自從政策落實,祖宅歸還後,如晉就成了竹吟居的常客,隔三差五就往這裡跑。那些在家中無法言說的思想、難以吐露的話語,他都帶到此處向我傾訴。我們常常烹一壺香茗,在茶香袅袅中促膝長談,不知不覺便是一個通宵。而這次,他是帶着妻子和女兒專程來告别的。二十餘載的相處,于我而言,他早已不隻是學生,更是一位摯友。如今卻要分離,天各一方,不知多久才能重逢,我的心中亦滿是凄然。

婉清從客房款步而出,懷裡抱着如晉那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兒,正對着如晉的妻子念念有詞:“你瞧,我正想借着你們的寶貝千金,好好過一把養孩子的瘾呢,你們卻要走了。我這心裡啊,空落落的,真不知要過多久才能緩過來。”

如晉神色一動,沉思片刻後,他望向我說道:“蘇老師,要不您和師母領養一個孩子吧。我瞧師母對孩子喜愛得緊,這院子就你們夫妻倆,空空落落的,有個孩子在身邊,也能慰藉一下。”

我的心瞬間黯淡了下來。我和婉清已經結婚二十年了,卻一直沒有孩子。後來,婉清被查出先天性輸卵管阻塞,這意味着她懷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個診斷将我們僅存的一絲希望徹底碾碎。是啊。一輩子膝下無子,無疑是我們此生最大的遺憾。尤其是婉清,她整個人就像是為母親這個角色而生,渾身都散發着柔和而溫暖的母性光輝,可命運卻殘酷地判定她一生都無法成為母親,這種痛苦就像無數鋼針,深深刺入她的心。我深知,那是一種常人永遠無法體會的折磨。每當親朋好友家中有了小孩,她總是羨慕不已,抱着孩子就是不肯撒手。如晉的孩子出生後,婉清就像找到了生命的寄托,幾乎每天都跑去幫忙照顧,甚至還悄悄跟我商量:“我瞧如晉兩口子忙得暈頭轉向,秦教授也不像是個會帶孩子的人,要不咱們把孩子抱過來養一陣子吧!”如今如晉一家離開,婉清的心又被掏空了一塊,那種失落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難怪如晉會勸我領養一個孩子。但我還是帶着一個無奈的苦笑,對如晉搖了搖頭:“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孩子這事兒啊,和找伴侶一樣,講究的是緣分。何況我倆都快奔五十了,我那些同學的孩子最小也有十多歲了,再過個三四年都該上大學了。現在要是領養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先不說我們撫養起來會力不從心,就算将來帶出去,别人都分不清我們是孩子的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呢。”

如晉低頭想了想,也笑了:“說的也是。領養個小娃娃,咱沒那精力撫養,領養個大孩子,說不定會把那些心懷鬼胎的家夥全給招來。别的不說,就這祖宅,還有這份家産,觊觎的人就不在少數。不過以後,要是真有哪個幸運兒有緣喊你們一聲爸爸媽媽,那可一定要把這好消息告訴我,讓我也沾沾喜氣。”

兩天後,如晉一家四口登上了南下的列車。雖然服從了父親的安排,但我深知,他那滿腔的熱血、還有那份“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豈是江南那溫柔婉約、山清水秀的風光能消磨掉的?果然,兩年後,他就成了武漢大學最年輕的系主任,對中文系這個誰都棘手的爛攤子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和改革,而且頗具成效。而他自身的學術著作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問世,名氣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隻是,在學術與行政事務之間連軸轉的他,忙得連給我寫信的時間都寥寥無幾。而他離開後,竹吟居就仿佛空了一大塊。那種若有所失的感覺如薄霧般萦繞不散,讓我在看似尋常的生活中,心中常感微風拂過般的荒蕪。

或許是為了填補内心那份空虛,在繁忙的教學與研究之餘,我竟不知不覺地迷上了攝影。燕園就像是一座寶藏,有着取之不竭的素材和數不清的美好瞬間,等待我去采撷。就這樣,幾年的時光過去,我的攝影技術日益精進,攝影作品也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學校的各類刊物上,并且在展覽中嶄露頭角。我尤其喜歡拍攝那些年輕學子們的身影。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上洋溢着的張揚且自信的神情,明亮的眼眸閃爍着的對世界的好奇與熱忱,以及渾身上下散發着的蓬勃得如同朝陽般的朝氣,都對我有着一種無法言說的吸引力。每當我的鏡頭捕捉到這些充滿活力的畫面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我常常會想,要是我有一個孩子,他(她)現在應該也像這些年輕學子這般大了吧。他(她)也會像他們一樣,在青春這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裡,留下屬于自己的濃墨重彩,滿懷着對未來的憧憬,綻放出獨屬于這個美好年紀的耀眼光芒吧。這種念頭一旦在腦海中浮現,便如同脫缰之馬,肆意馳騁,久久萦繞心頭,難以消散。然而,我鏡頭所記錄下的,終究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将一張張飽含情感的照片遞到那些來來去去的男孩女孩手中,收獲着他們誠摯的感謝。可我的竹吟居,依舊冷冷清清,宛如被歲月遺忘的角落。

直至那一天,海天的身影,如同一束光,出現在我的鏡頭之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