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柳條空老碧,集市車水馬龍,遊人如織。
天橋底下,白衣書生倚案而坐,擺放檀香爐、筆墨紙硯等物。案前兩帳旗幡,上書一副對聯:知人知面知運命,算天算地算古今。
那白衣書生一臉俊俏癡情相,舉手投足自帶風流,引得過往女眷頻頻回眸。書生無事日長貧不易,閑來折扇輕搖,扶乩看相斷人生。
許是白衣書生頭一遭出門,不懂得做生意須吆喝的道理。往來行人絡繹不絕,日上三竿竟無一人過問。白衣書生收攏折扇,搖頭慨歎命運不濟。
“先生,可否為妾扶乩蔔卦?”
忽然耳邊嬌聲響起,書生一驚,擡頭望去,窈窕婦人扶手而立。身穿青羅曳裙,頭戴明月金钗,眉眼彎彎帶笑,似一朵路邊野花發葳蕤。
書生忙坐正身子,“夫人欲算何事?”
婦人蓮步上前,笑道:“不瞞先生說,妾乃京中蘇郎中家新過門的姨娘,大名喚作‘芸娘‘。妾聽聞先生鬼谷子再世,靈妙絕倫。特來求先生算一算,我家老爺近來運勢。”
書生認真聽完叙述,“可以。”
隻見他起手拾起香壓,撥弄香爐爐灰,低首沉吟:
“
鼻觀妙悟,心靜神閑。
爐煙匪是,香光莊嚴。
”
書生掏出一卷香篆,輕覆雕盤擊開,星星微火徘徊。觀香煙袅袅,還同物理人間事,曆盡崎岖心始灰。
“蘇郎中正當壯年,四十不惑,官運坎坷,命運不佳。”
芸娘大驚,“真真厄運,能否破解?”
書生擡起額首,望着芸娘眼眸,“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豈能任意幹涉?”
芸娘不依,懇求道:“先生既能勘破天機,定有破解妙法,還請先生出手相助,芸娘絕不會虧待先生。”
書生拗不過她,輕歎口氣,“我夜觀星象,知京中起大事,可教蘇郎中上本,為京衛指揮使請功,則聖上必大賞。”
芸娘如釋重負,“多謝先生指點。”
過了兩日,書生又來擺攤,一如既往地蕭條。才剛坐下,芸娘大老遠搖曳走來,驚呼:“托先生妙口吉言,真真靈驗也。”
啪嗒,五十兩雪花白銀摔在案上。
芸娘喜道:“先生神機妙算,芸娘三生有幸。小小謝禮,先生勿要推脫。”
不日前,新任三品京衛指揮使時楓,經過調查暗訪,英勇俘獲前任指揮使賣官鬻爵一案間諜餘黨,聖上大悅,禦賜封号‘不世出衛将軍’。
五品吏部郎中蘇君識,提前上本誇贊指揮使有勇有謀,大力推薦保舉賢才。拍馬屁拍中正題,沾了時楓的光,不但官升一級,獲聖上口頭嘉獎“慧眼識珠”,還得半年額外薪俸賞賜。
此事能成,皆歸功于芸娘,她自稱算了一卦,賭咒發誓靈驗,晚間使勁吹枕頭風,說動蘇君識上本,結果賭中頭彩。
蘇君識高興之餘,特意為芸娘置辦一桌“慶功宴”,冊封芸娘“賢内助”。席間推杯換盞,兜裡又被忽悠敲詐一千兩。
如今舉府上下,都為蘇老爺升遷之喜慶賀。誰都不敢小觑新姨娘,府内皆傳言,二奶奶具有旺夫旺家相。
書生并不看銀子,依舊埋首寫字帖,輕描淡寫道:“夫人高興就好。”
至此,白衣書生以一爐香灰一戰成名,成為京城家喻戶曉的“活神仙”。紳士名流家的夫人千金,都要專門來問上一卦,占蔔吉兇。每日來往香客絡繹不絕,長龍排出二裡地。
白衣書生不負衆望,經他提點的商鋪,總能抓住商機,生意興隆,财源廣進。達官貴人家的太太們,每每踩在流行浪尖,衣着打扮新潮又高貴。
夕陽浮水共東流,書生結束一天的辛苦問卦,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挎上背包,踩着落日餘晖,悠然走過石墩拱橋,拐進巷口。絲毫未曾注意,高大梧桐樹後,隐匿站立的一抹涼薄暗影。
窄巷幽暗,深不見底,兩旁擠滿雪白泥牆,好似撲面而來的衛兵,将罪犯逼入角落。
書生擡袖障袂,拭去額首細汗,抓緊包袱,步伐加快。轉入拐角之際,身後突然響起人聲,書生瞬間寒毛直豎,全身冷汗倒流。
“怎麼回來這樣晚?害我站在巷子口,巴巴吹一個時辰的冷風!”女子聲音充滿怨怼。
書生聞言一頓,轉身賠笑道:“生意太好,我都忙不過來。不得不推掉商鋪王老闆,還有镖局鄭镖頭等好幾宗買賣呢。”
一道殘陽适時照進窄巷,映射書生眉眼幾許柔媚。他起手卸下綸巾,露出一頭烏黑秀發,原來端地是女兒身。
芸娘倚靠牆壁,冷笑道:“如今是不用你再做翻牆的營生了,打着求神拜佛保佑靈童的名義,光明正大地從正門出入,隻是,也沒有拜一整日的道理,回頭一準被女大蟲教訓。”
蘇绾解開包袱,取出襦裙繡鞋,動作麻利穿戴整齊,“夫人那邊交給我處理。再許我兩日,就幹這一票,攢夠三千兩我見好就收。京城商家如此好騙,随便忽悠幾句,乖乖地排隊奉上銀兩。你這個掙錢的法子,還真好用。”
芸娘挽住蘇绾胳膊,奇道:“是你蘇二小姐本事通天,不怪他們傻。我就納悶了,你怎麼知道,那個什麼指揮使的要立功?”
蘇绾眨了眨眼眸,低聲道:“我從小在京城長大,結識不少朝中政客家的女眷,聽得茶餘飯後的談資,正好拿來賣弄,不過道聽途說罷了。”
芸娘翹指稱贊道:“我真開眼了,你這招‘一石三鳥‘很是厲害,其一老爺升官發财,其二我大賺一筆,其三你生意興隆。這下子,除了女大蟲吃癟,全家樂哈哈。”
蘇绾但笑不語,她本來也沒把握,京城指揮使受封衛将軍一事會如期發生,畢竟隻是前世耳濡目染的一樁新聞罷了。
既然它照舊發生,是否意味着前世所有事件,今生都會一一實現,所謂天命不可違?
夕陽浮水共東流,蘇绾同芸娘手牽手回到蘇家,不出所料,被看門劉嬷嬷拿住,訓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