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我有一堂兄,妻家在廉州,他的妻主熱愛遊山玩水,廉州便沒有她未去過的地方。”
那位娘子與林羨疏堂姐交好,時常寫信與堂姐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那堂姐也是有心人,她居然按地方将那些信件分類保存,才能在林羨疏說去廉州時,将這一打信件拿出來。
“這信件我們能随意看嗎?”許知望不放心,問道。
“我幼時,堂姐就經常将信件讀給我們聽,這些信件裡都是遊山玩水的經曆,寫信者也說願意和大家分享。”林羨疏解釋道,她昨日問過堂姐,堂姐便是這麼同她說的。
得到了這個答案,三人才認真看了起來。
這些信件大範圍在廉州,僅有一封是寫到了清夢鎮的。
信中說,清夢鎮人皆釀酒高手,一街十戶便有八戶賣酒,路邊酒鬼多如牛毛,信中對清夢鎮的酒水描寫占據了大部分篇幅,都是對那酒水的贊美以及回味,書信的最後,還揚言要寄一些給那收信人,讓對方明白她所言非虛。
“她寄了嗎?你堂姐有說味道如何嗎?”沈霁初忍不住問道,說完還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許知望也兩眼發光的看着林羨疏。
信中辭藻華麗,将那酒水誇得天上有地上無,勾起了兩人的興趣。
“我堂姐說,确實如信中所言,她讓咱們去了之後都要嘗一嘗。”林羨疏如實回答道,她堂姐說,過了這麼多年還是念念不忘。
“既然清夢鎮的酒水如此好,釀酒人如此多,為何清夢鎮卻一點也不出名呢?”許知望疑惑道。
這個問題在信件中找不到答案。
這堆信件裡寫了廉州大部分地方,時間有限,如果最後的報告不涉及其他地方的,許知望她們大概率是不會去的。
經過這一次見面,幾人對清夢鎮都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若是清夢鎮的酒水真的如信上所說的那麼好,清夢鎮又如此沉默,咱們就可以以發揚清夢鎮的酒水為主題吧。”沈霁初提議道。
許知望與林羨疏思索了一番,覺得沒有問題,待過兩天她們去一探究竟。
接下來兩天,許知望先是去流浪動物救助站看了那些小動物。
建好後的救助站隔開了好幾個小門,怕物種不合的小動物沒法好好相處。
院子裡還有兩隻關在籠子裡的小鳥,它們的翅膀都纏着繃帶,走進還能聞到若有若無的藥味。
“前幾天不知道是誰丢門口的,我們看到了便将它帶回來了。”李陽的阿母解釋道。
李陽依然在那個鋪子做工,他的阿母如今負責救助站的草木修建還有花草種植,在她的幫助下,救助站的綠化充足且美觀。
修剪出弧度的草木成了小貓的樂園,許知望進去時,幾隻小貓在那個灌木叢裡躲貓貓,還有些在滾小球,草坪邊上放了些水喝貓食。
“看起來生活得還不錯。”許知望說道。
同小貓養在一起的院子裡還有一個不小的池塘,裡面養了幾條魚,種了些荷花,許知望看到有貓在玩水,那貓一見有人進來,就擡高爪子,沖着池塘喵喵叫,像是求助大人幫它抓魚。
“它叫火苗,是這些貓裡邊最淘氣的。”跟随的飼養員介紹道。
她們還為這些小動物取了專屬的名字。
小狗在一個家庭中更容易被接受,養在貓咪隔壁的小狗數量遠不及小貓,但都是拆家的一把好手。
管家同許知望說:“有不少公子派人過來詢問,咱們這些貓貓狗狗是否願意出售,他們承諾會好好照顧他們。”
管家觀察着許知望的臉色,見許知望看着她,她便接着說道:“起先沒有來得及給貓咪做絕育,又沒有将兩性分開,有些貓咪已經繁殖了。”
将來收養的小動物越來越多,救助站早晚會超負荷的。
許知望思考一番,她覺得有人想要領養也不是不行:“領養之前給他們做好登記,提前說明後期會随機到訪看望小貓。”
管家将許知望的話記了下來,打算晚些時候就開始準備。
做登記是怕有居心不軌的人來領養,回訪也是為了預防有虐待傾向的人,假如見被領養的動物有不适,她們應該負責。
從救助站離開後,許知望一直在家裡待到要出發的那天。
白錦煜來來回回的檢查許知望要帶的包裹,囑咐了好幾遍青陽多檢查檢查,他不放心極了。
嚴格意義上,他覺得這是許知望第一回出遠門,青陽自小跟着許知望,經驗也沒有比許知望多到哪去。
見白錦煜讓青陽将秋冬的衣服帶上,許知望趕忙制止。
“阿爹,我又不會去很久,而且現在距離秋冬還遠着呢,若是降溫了,到當地再買也行啊。”許知望拒絕道。
白錦煜說不過她,隻能聽她的,他是關心則亂,忘記了秋冬沒這麼快。
制止了衣服,但最後東西也不少。
“我們打算騎馬過去,這些東西不會把馬壓死了吧?”許知望看着那大包小包,每包都很有重量的包裹,眼神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