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瞧着四娘張了張嘴,欲說還休的一副羞澀模樣,好笑的搖了搖頭,便徑自打開手邊最近的匣子,立時就瞧見裡頭一整套的祖母綠頭面。
“這套祖母綠頭面是十幾年前回太原省親,你大舅母所贈,成色倒是上等,日後待梅六郎高中,你做了官太太,也好戴起來,方不失了官太太威風與體面。”
提及梅家六郎,四娘總歸是含羞帶怯的,一時間,面上便越發的紅的似滴血了,而大太太卻未停,又拿手指,指了另外三個匣子,卻也不打開,隻開口拉着四娘的手,含了滿滿的笑意,一邊撫着四娘的紅透了的臉頰一邊愛憐的道
“那三個匣子,一個是至寶齋最新的攢金頭面,一個是紅寶石頭面,還有一個是藍寶石頭面。”
“另外兩個匣子,一個是京城才出的琉璃珠钗以及脂粉鋪子的胭脂,倒不是什麼名貴東西,不過讨了個新奇,待你嫁去了梅家,拿去賞了梅家的奴兒,倒是正好,指不定還能收服幾個管事的,也不至于去了梅家兩眼一抹黑。”
四娘本是羞的恨不能把腦袋垂到胸口才好,但,聽到大太太提點自個兒成婚後收服人的手段,還為此準備了兩匣子京城來的新鮮物什,說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四娘立時就自心底湧起一股子熱流來。
她就知道,她的嫡母,是天底下最高的嫡母。
大太太卻未有所覺,隻拉着四娘的手親親密密的道
“另一個匣子則是一千兩的銀票,你留着私用。”
老三房庶女出嫁,公中給的份例也不過八百兩,可見大太太私底下貼補的這一千兩銀錢,是怎般的真心實意了。
至于嫁妝幾何,就看各個房頭自家的家底子以及當家主母寬厚不寬厚了。
而大老爺官至戶部左侍郎,身份擺在那兒,大太太又是真個兒寬厚的,便是四娘一個庶女出嫁,也照着五千兩的銀錢置辦了十八擡的嫁妝,再加之男方的十八擡嫁妝,攏共三十六擡嫁妝,且每一擡嫁妝都滿滿當當的插不進手。
如四娘此般的庶女身份,嫁妝如此豐厚,且大太太私底下貼補了一千兩銀錢不算,還有四套便是閣老夫人穿戴都不顯寒酸的頭面首飾,更還有一匣子可以籠絡梅家奴仆的新鮮小物什,如此這般,如何不教四娘感動。
瞧四娘已然感動的眼眶泛紅,眼中更是淚光閃閃,大太太隻笑拉着四娘的手,更是放軟聲音娓娓道來
“這姑娘嫁了人,就是婆家的人了,當初我尋思了再三,想着你性子軟綿,倘嫁去京城高門大戶亦或者權貴之家,隻怕是外人瞧着光鮮,内裡的日子卻是不好過的,你父親的仕途順遂還好,倘日後你父親萬一仕途不順,你在京城那些個人家裡頭,隻怕要受磋磨,思來想去的,便央着你祖母在京城幾個通家之好裡頭為你相看個人家。”
此言落地時,大太太心裡實則想了一遭元娘的苦楚,也便歎了口氣,待四娘便也就越發的和聲細語。
“那梅六郎長相端正,品性純孝純善,自小便入了咱們沈家族學,脾性是萬萬作不得僞的,又早早的考了舉人,隻待同你成親後,便可去京城準備明年的春闱,憑他的才學,還有你父親的提攜,考個進士也不是難事,雖他所在的梅家三房隻有一個寡母,你可萬莫要嫌了他獨木難支。”
瞧四娘羞澀的搖了搖頭,表示她萬萬沒有嫌了梅六郎沒個兄弟幫襯,大太太立時就放了心,更是将壓心底的話,一股腦盡數對四娘道了出來。
“這私底下無人,母親便同你說說體己話”
“世人呀,皆曉得兄弟多了有幫有襯,可往往咱們女子嫁人呀!都是在後院裡頭過活,所以,嫁人一看丈夫的脾性,二瞧婆母的脾性,三就是瞧妯娌以及大小姑子是不是好相與的。”
“梅三太太的脾性也是個軟和好相與的,你便不用受婆母的磋磨,梅家三房隻梅六郎一個獨子,便沒有大小姑子妯娌們的繁瑣事兒,日後呀,隻看你同梅六郎如何相處一道,但凡你侍奉好梅三太太,又侍奉好梅六郎,依着梅六郎的品性,絕不會欺負了你去。”
聽了大太太一連番的體己話,四娘面頰如火燒的同時,心裡想着梅六郎一次次送來的情詩首飾,四娘的心裡,便越發向往婚後同梅六郎舉案齊眉的快活日子。
“還有,你祖母已經同梅家老夫人商量過了,你同梅六郎新婚燕爾,而梅家三房又子嗣單薄,便是梅六郎提前進京赴考,你也可随行,一方面服侍他,一方面,我也存了些私心,早前梅家同你祖母有了約定,梅家明年春闱的幾個子孫都會得到你父親提攜,你呢,雖說住在梅家在京城的宅子裡,但梅家宅子同我們沈家宅子都在青雲巷,白日裡,你便可随我去見見京城各家的夫人太太,也好為梅六郎今後步入仕途做做準備,總歸多結識一些夫人太太,日後梅六郎當官天南地北的調來調去,指不定有派上用場的時候。”
沒想到大太太已經想到這一步了,而自個兒卻還陷在同梅六郎的甜膩日子裡頭,四娘立時就羞愧的不敢去瞧大太太柔緩的目光。
“還有,元娘以及二娘都在京城,你們姐妹,多年不見,也好多走動走動,都是自家姐妹,少不得要拉拔你一把,帶你多結識些勳貴人家的夫人太太,也是多一條路。”
四娘瞧起來雖溫溫柔柔,不過,沈家女,又有幾個癡傻的呢!
倘不是大太太真心待四娘,又何必為她做到這一步,四娘哪能不懂,心裡頭感動連連,腦袋也便歪在大太太肩上,親親密密的一陣磨蹭。
說叨了這般多,大太太卻好似總沒個停歇,似要把自個兒的經驗全數交給四娘似的,想了想又拉着四娘,雙雙坐到羅漢床上,緩緩叮囑了一番
“你嫁了梅六郎,日後便是梅家的媳婦了,萬莫要墜了沈家女的賢名才好。”
在四娘連連點頭應是的時候,大太太又端起臉,嚴肅的告誡道
“還有,梅家三房隻梅六郎一個獨枝,待你生下嫡子後,得給梅六郎多納兩個妾室,多生幾個兒子,才是真個兒為梅家三房開枝散葉,你那孀居多年的婆母,指不定會更加的看重你。”
見四娘毫不猶疑的連連點頭稱是,大太太這才滿意的又往下道
“另還有,對待庶子庶女上頭也莫要小氣,切忌鼠目寸光,别因着一點子家财而鬧的兄弟阋牆,手足不睦,你厚待了他們,自有你的好兒,倘他們一個個的都出息了,也算是你所出的嫡子嫡女們一個助益,尤其是梅家三房,本就子嗣不豐,隻有将嫡出的庶出的都攢在一塊,才會繁盛不衰。”
聽到這兒,四娘連連點頭的同時,也撒嬌似的歪靠在大太太懷裡頭,嬌嬌俏俏的笑說了句
“我曉得,就似母親待我們這些庶出的子女一樣寬厚,我們也念着母親的好,幾位兄長也好的似一個人,便是日後父親緻仕,幾位兄長也可有商有量,又幫有忖。”
大太太也笑着拿手指戳了戳四娘的額頭
“正是這個理兒,你們這些個做子女的好了,我不僅有了個賢惠的好名聲,便是日後子子孫孫,也能齊心協力的團在一塊,至于你們這些個出嫁的姑奶奶們,娘家好了,你們也有個依靠,又豈會被婆家欺負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