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别逼朕登基 > 第43章 43

第43章 4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刺客面罩已被揭下,看相貌,兩人也不過十六七歲光景,最多不超過二十歲,卻被訓練成殺手,幹這害人害己之事。

解下衣物,又見兩人背上都紋着蓮花刺青,像是什麼組織的标志。

周祈安念了句:“蓮華刺青?”而後看向大家,不知大家可曾聽說過?

衛吉道:“蓮花門。是南吳的殺手組織,組織頭目每次派底下殺手出去做事,都會給他們用毒。若是計劃失敗,殺手不回歸組織,他們也活不了太久,回去了,也一樣會被處置。若是殺手被活捉,供出了什麼,他們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會受到威脅。總之是一個陰狠無比的組織,收費很高,但幾乎沒有他們做不掉的人。”

青州太亂,各方勢力魚龍混雜,便也讓這樣的組織有了可乘之機。

之前衛吉常來青州,也聽說過蓮花門。

而中原腹地治安嚴密,蓮花門也不接龍鋸峽以外的生意,久居長安城的這幾人,沒聽說過也是自然。

衛吉問:“他們是怎麼死的?”

他看兩人身上除了些拖傷,其中一人手臂中了箭,倒也沒有緻命傷。

周祈安道:“他們口中含了毒囊。”

衛吉張開了刺客口腔,見一名刺客口中仍留着藥囊,那藥囊小巧精緻,剛好可以含在舌下。

刺客不怕死,卻也怕生不如死。

口中含個毒囊,不成功便成仁,自己痛快,也不連累身邊人,倒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辦法。

周祈安則梳理思路道:“這七個人,一定是深更半夜約在了一處,才會同時被人下藥迷暈的,否則兇手分别在七個不同地點下藥,難度太大,牽扯的人太多,暴露的可能性也太大,絕不可能這麼操作。”

但他們深更半夜為什麼會聚在一塊兒?

聚餐?例會?

“哥,我覺得,是不是要再盤問一下他們的家屬?”

///

第二日一早,幾人進了雁息縣。

他們在雁息縣租了一套大宅子,作為州府臨時辦公場所。衙門原址上也已經張貼了告示,叫衙門裡的胥吏、有事報官的百姓都到新址來辦事。

宅子四進四出,又帶左右兩個大跨院,面積倒是夠用了。内部雖不正規,卻也和衙門一樣分為了公堂、戶房、刑房、吏房等,門口也都挂好了牌子。

軍隊和禦史台在雁息縣也需要個地方辦公,便在宅子後座房給自己留了幾間房間,今日他們便一同來到了這裡。

營寨停屍房裡的十一具屍首,除了那兩名刺客是南吳人,已經就地掩埋,其餘也已于今日返還給了家人。

至于仵作……周權已經自掏腰包,給仵作家人送去了一筆撫恤金。人死不能複生,但那筆撫恤金,至少可以保他妻兒後半生衣食無憂。

當差的人回來說,仵作妻子是個啞女,一家人日子過得清貧,因職業,也常常遭鄰居白眼。

妻子見丈夫遲遲不歸,已經猜到丈夫出了意外,看到屍體,哭到幾度昏厥。當差人拿出銀子,妻子便帶着孩子跪在地上,一直在“咚咚咚”地磕頭,怎麼拉都拉不起來……

士兵返還了屍首,又把州府八名死者的家屬喊到了臨時衙門問話。

王知府府上的九位姨娘都來了,半個中庭都站不下,場面相當之壯觀。

大家大緻分了一下工,周權陪公孫大人在中堂盤問那九位姨娘,周祈安和衙門裡的不良人則帶着剩餘家屬去了後座房。

而一問才知,六名死者的家屬在火災當晚遇到的情況十分雷同,都是家主下了衙門回了家,已經吃好飯躺下了,又被衙役臨時叫走,說是衙門裡有急事。

如果猜得不錯,此時王知府大概率也已經喪命。

周祈安問:“派人去請你家家主的衙役,你可認得是誰?”

六名家屬指認的竟是同一人,隻是那人卻也死在了此次大火中。

另一側的中堂内,公孫大人坐在坐北朝南的太師椅,挨個把九個姨娘喊進來問話。

旁邊站了個随從,正唰唰地記着筆錄。

宅院粗略布置過,中堂兩側分别放着兩張長案,方便大家辦公書寫。

周權不是主審,端着茶杯搭在一旁案幾上聽,有疑問,便有一搭沒一搭地問話。

隻聽王昱仁府上最受寵的八姨娘說:“老爺當日一早從我房裡出去,之後便沒再回來。但老爺來去自由,我們也管不着他,當晚沒回府,我們也隻當他去了青樓不回來了。直到第二日聽說衙門失火,我們才感到大事不妙!”

周權抿了一口茶,開口問道:“你們老爺常去的青樓是哪一家?”

八姨娘扭捏道:“這我就……”

問到了九姨娘,九姨娘便不吐不快地道:“杏花樓!青州地界上它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青樓,八姐姐也是老爺從杏花樓領來的。”

周權便又問了句:“那你知道你家老爺,最近和杏花樓的哪個姑娘最要好嗎?”

九姨娘道:“這我就不清楚了!”

問完,兩邊交換了一下信息,一行人便又到了杏花樓盤問,結果一問還真問出個重要線索。

當天夜裡王知府還真來過杏花樓,找了一個叫程三娘的姑娘。

程三娘上了王知府的馬車,兩人像是一同去了程三娘在縣上的宅院。

結果第二日,知府死于大火,程三娘人也消失了,杏花樓的人全都不知三娘去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