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作業隻有在她讀小學低年級的時候老師會布置,是為了讓她們在重複抄寫的時候記憶拼音字詞。
她便點點頭,說一定會完成任務。
等到從李老師這裡出來,她才緩慢地呼出一口氣。
她也說不清到底是什麼感覺,就是好像……和以前都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原來重頭開始學習最基礎的知識,是這樣的。
坐在爸爸的車後座時,尚雅就在模仿着剛才李老師的發音,啊啊哦哦起來。
吃飯的時候,媽媽就關心地問她覺得李老師教得怎麼樣。
“應該還行吧。”尚雅正在咀嚼着米飯,就點着頭說。
“還行就好。那你可要好好跟着李老師學。”媽媽便道。
尚雅也依然是點頭。
吃完飯,她就開始做今天李老師布置的作業。
對于她來說,這點抄寫的作業簡直就是小意思。
不過尚雅還是抄得特别細緻認真,一邊抄,一邊讀着這個音标的發音,再盯着這個音标,努力想要将整個音标刻入到腦海裡。
這十二個音标和語文的六個元音是相互對應的,所以暫時還沒有什麼難度。
但她很清楚這隻是剛剛開始。
抄完這個作業已經過去差不多一小時了,尚雅又拿起作業本認認真真地朗讀了一邊音标和單詞。
李老師說了,英語就是要讀出來的,讀得越多,熟悉得越快。
雖然她讀得也沒那麼标準,但好歹有音标在上面對照着,至少是比從前看見英語根本讀不出來的啞巴好多了。
等到回家洗完澡後,尚雅又做了一張生物卷子,這樣忙忙碌碌到十一點多才對完答案,媽媽看見她的房間還亮着燈就在外面敲門讓她趕緊睡覺了。
熄燈後躺在床上,尚雅依然在嘴巴裡嘀咕着發音。
英語真的好難,嗚嗚嗚……
然後她又在心裡鼓勵着自己,隻要再熬過,大概四年,就好了。
等到高考後,再到大二考過英語四六級後,她就能跟英語這個妖精say goodbye了。
沒關系的,很快的。
第二天早上,因為在學校養成的生物鐘,還不到六點半就自然醒了。
看見透過窗簾照進來的光線,尚雅掀開被子起來,就穿着拖鞋去拉開窗簾,讓清晨的陽光完全照射進來。
尚雅家住在七樓,算是小區裡的中層,但是視野很好。
窗外沒有樓房或者樹木的遮擋,以及今天天氣依然很不錯。
洗臉刷牙後,她也不着急到樓下去覓食,就拿着筆記中到陽台的躺椅上躺下,享受着這樣美好的冬日暖陽。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注釋1)
她輕聲朗誦着《醉翁亭記》,聲音圓潤飽滿,很有感情。
她很喜歡這種長篇古文,很美,讀起來朗朗上口,讀完一遍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前世……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她應該讀的是漢語言專業。
填報志願的時候,她已經知道她不可能填報到心儀的地理專業,而作為i人也實在不想做老師。
于是退而求其次,她隻能選擇比較心儀的漢語言專業。
她喜歡古文,喜歡詩歌,喜歡……漢語言專業的一切。
她就是不喜歡廣告。
她不喜歡廣播,不喜歡運營新媒體賬号,不喜歡頭腦風暴,不喜歡做策劃案,不喜歡寫腳本拍視頻,不喜歡做策劃案,更更更加不喜歡提案。
可是她就是成了廣告狗。
一想到廣告狗,她就恨不得将自己也不喜歡的英語讀爛了。
讀完《醉翁亭記》,尚雅又興緻盎然地背誦了《滕王閣序》,依然是她超級喜歡的美文。
差不多到七點半了,她才出門到樓下買了一碗牛肉粉吃掉。
吃完早餐,再回到家裡,她就拿出數學練習冊做了一版數學題目,然後進行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