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太子妃不好當 > 第24章 024

第24章 024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張寒英誇春紅聰明,之前朱然提過,皇上年紀上來之後,想到以前的事情對吳氏頗為愧疚,對有些事情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幽居西苑冷宮的吳氏如今還能在宮中行走。

太後在宮中唱大戲可不僅僅是為了膈應貴妃,還是為了表示想要立貴妃為後她是反對的,也是提醒皇上,王皇後無錯被廢又是一個吳氏。

當然太後親近吳氏怕是還有另一重心思,這就不能說給春紅她們聽了。

吳氏和獻王妃關系親近,太後能從貴妃手中搶到太子,難道就不能搶回另一個皇帝看重的獻王。

隻是如今還沒走到那一步,太後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一首栽培的太子。

所以她對張寒英沒有去仁壽宮看戲也無所謂,去貴妃宮中探望也當着不知,在太後看來,張寒英做的這些都是為了讨好皇帝以保住東宮的位置。

不過若是吳氏在太後面前說破了這事,到時候太後為了面子恐怕也要做些動作。

“劉進,你出宮去看看我母親病情如何,讓他們送張帖子進來,我好出宮去看看她。“

春紅和春兒都還沒反應過來,沒聽說張夫人病了呀,太子妃這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

倒是劉進眼睛一轉就明白了張寒英什麼意思。

“太子妃放心,小人一定辦的妥妥的,等下我去太醫院請個太醫和我一起随行,太子妃擔心夫人病情出去探望也沒人能說什麼。”

衆人恍然,這是太子妃找個借口準備避開太後的發難。

張寒英在内心合手,老天保佑母親身體健康,她可不是咒母親,隻是讓裝一下病。

劉進走後,春紅心中嘀咕,總覺得他太過活泛了,不夠穩重,太子妃身邊還是要留穩重老成的内侍為好。

倒是張寒英無所謂,能辦好事情就行,活泛也有活泛的好處,隻要他不做出危害東宮的事情就行。

可他畢竟是皇帝身邊大太監劉全的幹兒子,誰知道是不是和東宮是一副心肝,春紅心中暗暗決定以後要多留個心眼看着他。

劉進辦事能力是真的很強,張家的帖子還沒到午後就送進了東宮,知道太子妃要出宮,春紅等人早就搭理好了一切。

雖是微服出去,但顯然張家的人都已經得到了消息,除了米氏裝生病躺在床上外,其他人都一臉擔憂地聚在花廳。

那個劉公公隻說太子妃要出宮一趟,辛苦張夫人裝一下病,其他的什麼都沒說,害得張家人心惶惶,怕張寒英在宮中出了什麼大麻煩,如今太子又不在京,要是出了事情,那可怎麼辦?

就連日常不着家的張大老爺和張三老爺也都來了,他們雖然搬到京城沒多久,可對京中吃喝玩樂之地那是了如指掌,京中大小纨绔知道他們是太子妃的娘家叔伯後,天天這個請喝酒那個請遊船的,那日子過的不知多逍遙。

可聽說太子妃要出宮,他們吓的酒都醒了,連衣服都沒換就跑過來了。

“我真沒什麼事,就是宮裡悶的慌出來看看你們,宮中貴妃病重,出宮總要個由頭,我才讓人來傳話的。”

見沒什麼大事,太子又不在,張大老爺和張三老爺也就離開了,他們還約了人喝酒呢?

張寒英見了便問道:“大伯和三叔每日都出門喝酒?”

可不是,如今張家兩兄弟在京中可是出了名的不着調,還不如當初在袁州府呢,老太太心中後悔,早知道當初就不聽兒子的串掇來什麼京城了。

大伯母杜氏和三嬸嬸苗氏臉色讪讪,丈夫這個樣子她們臉上也沒光,當初太子也不是沒給他們安排事情組,可兩個人享受慣了的,之前在老家時鑽營想找個實差是為了養家,如今兒子們的前程也有了,他們在外吃吃喝喝就能拿回大筆銀子,那還願意每日當班。

吃吃喝喝就能拿回家大筆銀子,張寒英心中有不好的預感,不會是做什麼受賄的違反朝廷律法的事情吧。

杜氏和苗氏也看出張寒英臉色不好了,忙描補道:“太子妃放心,你伯父和叔父還是有分寸的,不能拿的錢是不會拿的,他們也就是幫人走走門路,遞下話。”

張寒英不信,要是這麼容易别人不都發财了,而且被人為什麼要找張家兄弟,不就是因為他背後有太子嗎?

如今這個時候太子處境艱難,可别被她們家人在外用太子的名義惹出什麼事情來,張寒英變有心要問清楚些。

老太太見張寒英臉色不好,便催兩個媳婦解釋解釋:“你伯父他們也是知道輕重的,那些官員之類的都不碰,就是幫那些生意人遞個消息。”

杜氏也旁點頭:“是這樣,這次别人介紹個山西大商人,他們家想做些海船生意,所以找到你大伯父。”

“這不容易吧。”海船生意一向都是江南大族把控,當然朝廷也會派船出去,可一般都是勳貴人家入上一股。

且山西那邊多是做北蒙、羅刹國的生意,比之海船也不差什麼,何必舍近求遠呢?

杜氏搖頭,這她就不懂了,倒是苗氏鄙視看了一眼杜氏,她這大嫂每日隻管爺們拿回多是銀子,從來不多問其他。

苗氏回答道:“聽三爺說,如今他們那邊跟北蒙和羅刹國的生意難做,他們家祖上跑那邊起家的,可最近幾年生意難做了商隊時常被劫殺,别說賺錢,還要倒賠家屬銀子,眼看家裡要落敗了,他們家主就把主意打到了南邊海船,聽說跑一趟回利十倍百倍,他們也知道南邊難入手,不是二伯在鴻盧寺嗎?他們就想通過我們家和那些大食人認識認識。”

當然要是能搭上朝廷和他們談點生意就更好了。

原來如此,但北蒙劫殺商隊,倒是沒聽過這個消息,她把疑問說出來,誰知苗氏說道:“也不是全部劫殺,聽說山西董家和北蒙人關系好,他們家的商隊進出就沒事。”她壓低聲音到:“三爺跟我說,王家……”怕張寒英沒聽懂,她解釋到:“就是那請托的山西大商人。”

“王家說這董家私底下賣給北蒙鹽鐵還有糧食,所以人家和北蒙關系好,為了獨吞商路,還讓北蒙劫殺了其他商隊。”

苗氏笑着道:“這也是那王家人說的,八成也是眼紅董家生意好,诋毀别人的。”

鹽鐵糧食可是朝廷命令不許商人私下售賣給北蒙人的,苗氏自然也是清楚的,見張寒英聽了沒有出聲,隐隐有些不安,忙轉換話題道:“你小姑生了哥兒子,太子妃還沒見過吧。”

杏娘在一旁聽了,感激似地看了眼苗氏,低聲吩咐人去把兒子報來。

張寒英回來後就知道小姑生了,也派人送了禮物,但還沒有見過,杏娘抱着兒子走上前給她看。

孩子也不知道醒了多久,也不哭鬧正瞪大眼看着大家,張寒英試探握住他的手,輕輕搖了來給你下,手指胖乎乎地,軟軟的,看的張寒英心底也軟軟的。

杏娘見她對兒子喜愛,忙說讓她抱抱沾沾喜氣。

她和太子成親快一年了還沒有個響動,張家人也在暗暗着急,張寒英要是生了嫡子,張家的富貴才是真的穩了。

張寒英抱着孩子整個人都有些僵硬不敢動,大家見了都哈哈大笑,張心蘭看出她的不自在了,上前幫着把孩子抱了起來。

小姑要讨好大大姐姐,可也不看看情況,大姐姐又沒生養過,哪裡會抱孩子。

張寒英松了口氣,以後還是别抱了,就逗逗好了,這孩子抱在懷裡她手腳都僵了,就怕傷着這小人兒。

這次出宮,張寒英自然給家人準備了禮物,趁着這個機會就分給大家,給張心蘭姐妹的都是内造局新制的簪子。

她笑着問杜氏:“我還給二妹妹準備了添妝,日子定了嗎?。”

誰知話說完,衆人臉色有些凝滞,特别是張心蘭,低着頭臉色有些發白。

之前在袁州府的時候老太太說要和陳家把事情定下,難道出了什麼變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