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86章 秦始皇本紀(十四)

第86章 秦始皇本紀(十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醜日,秦始皇再一次出外巡遊。左丞相李斯跟随出巡,右丞相馮去疾留守。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非常羨慕,請求随行,秦始皇答應了。

十一月,秦始皇一行人走到雲夢澤,朝九疑山方向遙祭虞舜,不知道這和他之前得罪湘江神(湘神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有沒有關系。在長江上順流而下,觀覽籍柯,渡過海渚。途經丹陽,來到錢唐。錢塘江波濤洶湧,看起來就很危險,于是向西行進一百二十裡,從狹窄的地方過河。

然後秦始皇登上會稽山,祭祀大禹,望祭南海,并且在山上立石碑贊頌秦朝的功德。碑文說: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脩長。三十有七年,親巡天下,周覽遠方。遂登會稽,宣省習俗,黔首齋莊。群臣誦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秦聖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章。初平法式,審别職任,以立恒常。六王專倍,貪戾傲猛,率衆自強。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陰通間使,以事合從,行為辟方。内飾詐謀,外來侵邊,遂起禍殃。義威誅之,殄熄暴悖,亂賊滅亡。聖德廣密,六合之中,被澤無疆。皇帝并宇,兼聽萬事,遠近畢清。運理群物,考驗事實,各載其名。貴賤并通,善否陳前,靡有隐情。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鹹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令。黔首脩絜,人樂同則,嘉保太平。後敬奉法,常治無極,輿舟不傾。從臣誦烈,請刻此石,光垂休銘。”

文采斐然是必須的,具體内容呢,大體有這麼幾層意思。

第一,皇帝很厲害,實現大一統,并且巡視天下,恩澤百姓,百姓都甘受教化,俯首帖耳。

第二,秦國統一天下是衆望所歸,誰叫六國那麼壞。第三皇帝本人天下無雙,治理有方,把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條,民風淳樸,大家都安分守己,永享太平。所以我們這些大臣自發歌頌皇帝陛下,請求刻立碑文,永垂後世。跟之前幾次意思都差不多。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有幾句,比如“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鹹化廉清。”

他認為,有了孩子女人在死了丈夫後,再嫁就是不貞,所以内外要隔絕,禁止過度放縱,男女都必須潔身自愛(先說說你二十幾個兒子怎麼來的不?);不但要求女人,他還規定如果丈夫跟人通奸,殺了他也不算犯罪,男人也必須遵守規範。女人如果與人私奔了,他的孩子就可以不再認他做母親,這樣社會風氣才正直清白。

怎麼看這些都是在針對他親娘趙姬。趙姬跟不止一個人通奸,還生了孩子,所以他就應該不認趙姬,趙姬的姘頭們也都該死。

一個浪蕩的母親帶給這位第一皇帝的傷害,直到他老得快要死了都不能平複,一定要作為規矩流傳後世,讓後世的孩子不再吃和他同樣的苦。

說起來,他還是一直介意自己對趙姬的态度,要昭告天下——朕是對的!朕不後悔!其實内心深處,有沒有不安,他自己知道。

這這裡咱們說說再嫁這件事。

第一,戰争過後恢複生産,女人的強項不在體力勞動,工具特别簡陋、農作物産量特别低的農活對女人來說,确實很辛苦。一個女人養育孩子的話,有相當一段時間不能作為整勞力看待,不找個男人搭夥,她很可能活不下去,又沒有資料講那時期有婦幼保障制度;而對于男人來講,和一個女人組織一個家庭,解決生理需求,繁衍後代,撫慰戰争後的心理創傷,也是一種必然的需求。

第二,再嫁是整個社會增加人口的必然途徑。連年的戰争,人口銳減,多少男人失去妻子兒女,多少女人失去丈夫孩子,所以重組家庭不單單是個體生理心理的需求,也是社會整體發展的需求,沒有人口,就沒有生産力,就沒有兵員,沒有必須的人才,就沒有稅收。

所以為什麼漢代以及之後的很多朝代要規定結婚年齡,還征收單身稅,就是為了繁衍人口,補充新鮮血液,有人才有發展的基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