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117章 高祖本紀(十)

第117章 高祖本紀(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項羽首先帶兵東撤,劉邦也打算帶兵西歸。但是,張良和陳平不同意,這是多好而機會啊,咱們撐不住,他們也撐不住了,趁着他們沒防備,打他呀。

張良和陳平是這麼勸劉邦的:“如今漢據天下三分有二,此時正是滅楚的有利時機,宜猛追窮寇,畢其功于此舉。否則放楚東歸,如放虎歸山,必将遺患無窮。”劉邦采納意見,親率大軍追擊項羽,并下令韓信、彭越合圍項羽。于是劉邦又帶兵追着項羽打,然後在陽夏南停下整頓,跟齊王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定好一起攻打楚軍。

但是等到軍隊到達固陵以後,才發現約的是哥兒仨,到的隻有劉邦一個。項羽上了劉邦多少回的當了,氣呀,回頭猛錘劉邦,劉邦狼狽逃竄。繼續深溝高壘當縮頭烏龜。劉邦也好氣呀,韓信和彭越啊,你們答應的好好的,現在把我閃在一邊啊。但是他自己就是幹不過項羽,還得想辦法聯合這兩位。

這時候又是張良給劉邦分析原因:“現在楚國即将滅亡,韓信、彭越雖已受封為王,卻沒有确定的疆界。這倆人現在不來赴約,恐怕原因就在于此。陛下您若能約定跟他們共分天下,應該他們就能立刻聽話了。否則的話,您和項羽這場戰争,最終結果,尚不可知。”劉邦也是明白的,于是按照張良的建議,把陳地以東至沿海的地盤劃封齊王韓信;把睢陽以北至谷城的地盤劃封給梁王彭越。兩個月後,韓、彭果然帶兵一起打項羽。

等待韓信彭越合作的期間,楚漢雙方也是要打仗的。項羽被劉邦吊住了幾乎不能動,劉邦手底下人可是四處出擊。等到劉賈攻到楚地,圍困壽春,劉邦在固陵吃了敗仗,劉邦于是派使者下令大司馬周殷帶着九江的全部兵力去找武王英布,并把兵權都托付給英布。然後英布帶兵屠了城父,然後随劉賈齊梁(韓信彭越)各路諸侯在垓下彙合。同時為了能讓猛将英布出力,劉邦封英布做淮南王。還給項羽那邊的人頭都标了高價。

漢五年,漢高祖劉邦帶領各諸侯共同出擊楚軍,跟項羽在垓下做最後的決戰。淮陰侯(那時候還是齊王)韓信帶三十萬軍隊首當其沖,孔将軍(孔聚,孔子十代孫,從砀縣就開始跟劉邦混)居左,費将軍(陳賀,封費侯,也是砀縣開始被收編将領)居右策應,劉邦軍隊在韓信後面,绛侯(周勃)、柴将軍(柴武)軍隊在劉邦後面。項羽的軍隊大約十萬。人數對比懸殊,然後戰術也是人海戰車輪戰,就是要活活耗死項羽的有生力量。

韓信第一波出擊,十面埋伏,帶兵圍困項羽,沒成功,然後撤退。然後孔聚陳賀出兵,韓信趁機回殺,楚軍在垓下大敗。不但生理上消耗,劉邦這邊還搞心理戰,讓自己的大量士兵唱楚國的歌曲,讓項羽以為楚國都給漢軍給占領了,消磨項羽的士氣。最後虞姬自刎,項羽帶兵突襲,又遭遇多輪車輪戰,心灰意冷,好不容易有個船能渡河,又覺得無顔面對江東父老,自刎烏江。一代英豪屍身在搶奪中被分成幾份,搶到屍首的也都高官厚祿。前面項羽本紀裡有講,大家可以看看。

灌嬰在項羽死後繼續進攻,斬首八萬人,初步平定了楚國,但是項羽的封地魯城的人們堅守,不肯投降。劉邦帶領諸侯的軍隊向北到魯城,把項羽的人頭給當地的父老們看,說你們效忠的人真的已經死了,堅持下去沒有意義了,這些人才肯投降。于是就用魯公的名号把項羽葬在谷城。項羽的事情告一段落。

心腹大患除掉了,劉邦也沒敢太放松,等到了定陶,劉邦又玩了一出奪權計,出其不意的跑進韓信的營地,把軍權給奪了。為什麼呢?因為有人說韓信要造反。韓信其實真沒有心思要造反,雖然底下人不斷地勸他自立為王,他還是覺得道義上過不去,劉邦對他實在是有知遇之恩。但是劉邦的角度,他不得不慢慢削弱韓信的勢力和影響。

正月,各路諸侯和手下将相們一起尊請還是漢王的劉邦做皇帝。這時候劉邦做皇帝已經是水到渠成,闆上釘釘的事了。項羽死了,韓信的兵權被他奪了,其餘的諸侯王沒一個實力比他大的。但是政治人物講究吃香好看,不能一上來就急吼吼地說:“我要我要我全都要。”劉邦就推脫說:“我聽說皇帝這個名号,都是賢德的人才能當的。徒有虛名而沒有實力的人是守不住這個名号的。我可不敢當這個皇帝。”手下的人都一起勸:“大王您起步于微寒,但是誅罰殘暴征讨叛逆,進而平定四海,還給有功的人割地封為王侯。大王您要是不尊崇名号,大家就該對自己的封号也有疑慮,不敢信以為真了。臣等誓死懇請大王您尊稱皇帝。”

後面就是三請三讓,劉邦表現得很迫不得已:“既然大家一定認為這樣才最有利于國家,為了對國家有利,(我隻好做皇帝了。)”

甲午,劉邦在汜水北面即皇帝位。當然也給自己追加了了不得的祖宗。這個也算是基礎操作。就是他傳說中的爹神龍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情緒。

自己當了皇帝,後續就要分封功臣。最少韓信彭越是特别大的功臣,你不能不給好處。

首先封韓信,劉邦說義帝熊心沒有後代,齊王韓信比較了解楚地的風俗,改封為楚王,建都下邳。

然後就是建成侯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之前的韓王信繼續做韓王,建都陽翟。之前的衡山王吳芮改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番軍(吳芮)的将領梅鵑有功勞,跟着劉邦入了武關,所以劉邦感謝番君的恩德,給吳芮改了封地。其他的淮南王英布依舊做淮南王,燕王臧否依舊做燕王,趙王張敖(張耳的兒子,這時候張耳應該是已經去世,兒子襲位)依舊做趙王。

天下大定,漢高祖劉邦定都洛陽,各路諸侯都臣服。但是之前的臨江王因為項羽背叛劉邦,所以派盧绾、劉賈圍攻臨江王。

之前有關項羽分封的段落裡我們寫過,項羽封楚懷王熊心的大司馬共敖做了臨江王。至于說共敖和項羽的關系有多麼好,那也真沒有。比如項羽當初想幹掉熊心的時候,共敖就不下手。後來共敖去世,他的兒子恭尉繼承他的位置,繼續做了臨江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