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項羽剛分封完,就有人反叛,劉邦這次也一樣。
首先起事的是臧荼。為什麼好好的臧荼就反叛了呢?前面講分封諸将的時候提過一句,劉邦封了很多好友,殺了很多仇人。其中大肆捕殺項羽的舊部,而臧荼的燕王就是項羽給封的。唇亡齒寒,物傷其類,臧荼感覺自己脖子上的十來斤不穩當了,反了吧,從自己原本的封地燕地出發進攻代地。
剛平定下來就有人紮翅,必須快速壓制住。劉邦親自帶兵平定,咱們說過,如果不是碰上項羽,劉邦還是挺能打的。
結果也是劉邦把臧荼幹掉了。
臧荼有個兒子臧衍,事後跑去了匈奴那裡。臧荼還有個孫女叫臧兒,臧兒生了兩個很美貌的女兒,其中有個女兒叫王娡,王娡一婚嫁了個平民,生了閨女以後被臧兒博富貴送到了太子劉啟的後宮,生了個兒子叫劉徹,就是後來的漢武帝。
臧荼被平定了,燕地還需要人駐守,于是劉邦任命老同學兼好友太尉盧绾做燕王。讓丞相樊哙帶兵攻打代地。
這裡有個挺有意思的事情,劉邦的太尉是盧绾,掌管兵馬。盧绾不能說不熟悉戰事,好像也沒那麼有名。另外樊哙做了丞相,樊哙出身屠夫,打仗是沒有問題的,做丞相能做出什麼成色,不太好推斷。
剛平定了臧荼的反叛,利幾也反了。劉邦又一次親自帶兵征讨,利幾跑了。
利幾這個人本來是項羽手下的将領。當初項羽失敗的時候(不知道是楚漢戰争中的哪次),利幾那時候是陳公(陳縣的縣公),沒有跟随項羽一起跑,反而投奔了劉邦,劉邦封他颍川某地做侯。等到漢高祖擊敗了臧荼回到洛陽,按照列侯的名單全都召見過來朝見,利幾因為本身也在項羽手下任職過,很害怕自己也沒命享受高官厚祿,也反了。
這件事也給劉邦敲了個警鐘,對于項羽留下來的人不能太激進,否則人心惶惶,不利于安定。
漢高祖六年,劉邦每五天去朝見一次劉太公,就跟平常人家的兒子見老子一樣的禮節。太公家的家令(應該類似于管家),勸劉太公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現在皇帝陛下雖然是您的兒子,但是他是萬民的君主。您雖然是父親,但是也是臣下。怎麼能讓天下共主去跪拜人臣呢?這樣的話,會讓君主失去自己的尊嚴和威儀。”再後來等劉邦再次朝拜劉太公的時候,劉太公抱着掃帚,在門口迎接(很可能老頭閑不住掃院子呢),倒退着迎接。
劉邦很吃驚,趕緊扶住劉太公。劉太公就說:“兒子,你現在是皇帝,怎麼能因為我(是你爹的緣故)破壞天下的禮法。”于是漢高祖就封自己親爹做了太上皇。心裡很高興家令的話,賞給他金五百斤。
關于這件事,我們還得參照下當時的背景。
劉邦起于微末,自己本身就不拘小節,身邊好多将領都是發小熟人,尤其是很多武将,文化水平大多不高,所以雖然等級上分得明明白白,實際上交流起來鬧鬧哄哄。劉邦這皇帝做不了高高在上。這時候對于禮儀這一套的需求就提上來了。這時候有個人就顯現出他的作用來了。他就是叔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