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119章 高祖本紀(十二)

第119章 高祖本紀(十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然後就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漢高祖七年,長樂宮建成了,各地的諸侯和朝廷裡的大臣們都來參加十月的朝會。

當時的儀式是這樣的:天亮之前,首先是谒者執行禮儀,叔孫通帶着諸侯大臣們按次地進入殿門,院子裡排列着保衛宮廷的騎兵、步兵,陳列着各種兵器,插着各種旗幟。這時有人喊了一聲:“ 趨。”于是殿下的郎中們就站到了台階的兩旁,每個台階上都站着幾百人。功臣、列侯、将軍,以及其他軍官們都依次站在西邊,面朝東;丞相以下的名種文官都依次站在東邊,面朝西。九行人設立了九個傧相,專門負責上下傳呼。

最後皇帝的車子從後宮出來了,他貼身的人員拿着旗子,傳話叫大家注意,然後領着諸侯王以下直到六百石的官吏們依次向皇帝朝賀。從諸侯王以下,所有的人都誠惶誠恐,肅然起敬。群臣行禮過後,又按着嚴格的禮法擺出酒宴。那些有資格陪劉邦坐在大殿上頭的人們也都叩伏在席上,他們一個個按着爵位的高低依次起身給劉邦祝酒。

等到酒過九巡,谒者傳出命令說:“停止。”哪一個稍有不合禮法,負責糾察的禦史立即把他們拉出去。整個朝會從始至終,沒有一個敢喧嘩失禮。這時劉邦才心滿意足地說:“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作皇帝的尊貴。”于是立即提升叔孫通作了太常,賜給他金五百斤。

叔孫通也趁此機會對劉邦說:“我那些弟子們都跟我好多年了,是他們和我一塊兒制定的這套禮儀,請陛下也能給他們一些官做。”劉邦一聽,立即任命那些人都當了郎官。叔孫通出宮後,把劉邦賞給他的那五百斤金都分給了那些儒生。儒生們都高興地:“叔孫通可真是個聖人,他能把握住形勢的需要。”

漢高祖九年,劉邦又調任叔孫通為太子(劉盈)太傅,這也為以後廢太子增加了阻力,叔孫通不願意劉邦廢劉盈。

咱們再說回來。這年十二月,有人告發韓信要謀反,劉邦問左右大臣,大家争着搶着要去攻打韓信。其實韓信真的想要謀反了嗎?應該是沒有。

那時候他剛到楚國,首先就是跟一幫老相識們打招呼。比如曾經給過他一頓飯的漂母,他贈與了千金。養了他幾個月,但是老婆不樂意故意不給韓信留飯還出言諷刺的南昌亭長,他給了一百錢,還說是因為人家做好事有始無終。另外還找出了那個當年讓他承受胯下之辱的少年,封他為中尉,并且告訴諸将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了他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其實看看,韓信這些做法也帶着點随心所欲,給他少量好處的他狠狠報答,狠狠侮辱過他的,他給職務(這可能還有一重陽謀,壯士啊,忽然得了高位啊,有人不服氣挑戰你應不應?不應怎麼服衆?應了下手沒了分寸,也不能不軍法處置);長期給了好處但态度不好的,他刻薄的不得了。當然,由此我們也要認識到态度的作用。

韓信到了楚地首先的安穩住地盤,根基不穩的話造個屁的反啊。

但是他也确實幹了件讓劉邦不高興的事。就是收留了項羽的老部下鐘離眜。

鐘離眜(?—前201年),鐘離氏,名眜。生年不詳,東海郡朐縣伊廬鄉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伊蘆鄉)人,楚漢之際項羽手下将領。

鐘離眜被陳平評價為項羽的“骨鲠之臣”之一,多次替項羽立下汗馬功勞。後來陳平用反間計,範增鐘離眜都遭到項羽的猜忌。後來鐘離眜據守荥陽,楚漢相争期間曾與漢軍多位将領有過交戰,被劉邦所記恨。

項羽敗亡以後,鐘離眜逃奔韓信。劉邦得到消息很生氣,下令搜捕項羽餘黨,韓信後來沒辦法打算交出鐘離眜自保,鐘離眜被逼自刎。但是要講韓信這時候就要造反是沒有根據的。

為什麼有人告發呢?很可能是有人覺察到了劉邦對韓信的忌憚,同時也有人可能眼饞韓信那麼大一塊地盤。

所以那時候想去打韓信的人那麼多,義憤填膺的人可能也有,但是屍體堆裡爬出來的人們,道德底線可能沒那麼高,更多的是利弊權衡。

劉邦本來也打算去攻打韓信,心裡還有點不太穩當,就咨詢陳平。

陳平這個人是非常謹慎的,他先謙讓推辭了一番,問劉邦:“諸位将領都說了些什麼?”劉邦就把這些人很踴躍地想打仗的事全部告訴了他。

陳平問:“有人上書告韓信謀反的事還有人知道嗎?”劉邦說:“沒有。”

陳平繼續問:“韓信本人知道他被告發了嗎?”劉邦說:“不知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