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劉邦派樊哙去攻打盧绾,後來主将又換成了周勃。并且赦免了燕國境内的官員和百姓,立自己的兒子劉建做燕王。
關于換将領這件事,劉邦防的還是呂後。
因為樊哙是呂後的妹夫,有人說呂後和樊哙串通一氣、圖謀不軌。樊哙是項羽在鴻門宴都誇過的壯士,很能打。他帶着那麼多兵,萬一搞點事,劉邦受不了啊。所以采用陳平的建議,表面上陳平去樊哙那裡傳诏,暗地裡周勃也藏在車上,等到了軍營就砍了樊哙的腦袋,讓周勃掌管軍隊,然後拿着樊哙的腦袋來彙報。
主意是挺好的,但是人也都是活的,尤其是陳平腦子轉的活的,他跟周勃說:“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鴻門宴救過劉邦)。況且他又是呂後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怎麼辦?再說皇帝病得這麼厲害,再加上樊哙是呂後的妹夫,呂後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于咱們兩人。”
周勃一時沒有主意,就問陳平:“難道把樊哙放了?”
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是殺是免,讓皇上自己決定。”
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到了樊哙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台,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節(一種信符)去叫樊哙。樊哙得知隻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隻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诏。
結果就是台後忽然轉周勃,當場拿下樊哙,釘入囚車。周勃也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哙,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
盧绾打周勃也打不過,隻能跑了。但是他雖然攜家帶口的跑了,又沒有跑遠,盧绾也覺得劉邦還是顧念舊情,于是帶着家屬、宮人、親信等幾千人馬,在長城下等候,希望劉邦病愈之後,親自進入長安謝罪。
然而,願望是好的,劉邦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
前面我們講過劉邦在跟英布打仗的時候,受了很重的箭傷。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劉邦回程的時候專門回老家沛縣。還提到死後要魂歸故土。至于為什麼病重還使勁喝酒,反正活不長了,最後的日子還不痛快痛快嗎?
劉邦病了,病的要活不下去了。呂後找了位特别好的醫生。
醫生見到劉邦,劉邦就問醫生,醫生說:“病可以治。”
也不知道這話怎麼捅了劉邦的肺管子,劉邦一通的罵:“老子以布衣身份提三尺劍取天下,這難道不是天命嗎?命由天定,就算有扁鵲又能有什麼用?”于是決定不治病,但是也沒有問責醫生,賜給他金五十斤讓他退下了。
劉邦既然不治病了,就要考慮安排後事了。家事也沒什麼好說的,劉盈繼位闆上釘釘,其餘兒子都有封國,也都安排了人輔佐。再多的劉邦也管不了了,換呂後母子主導。
于是呂後就問劉邦後續的人事安排:“陛下您百歲以後,如果蕭相國也不在了,讓誰來接替他呢?”
劉邦知人善任也是事實,他說:“曹參可以。”
呂後接着問,萬一曹參也不在了呢?劉邦說:“王陵可以。然而王陵稍為憨直,陳平可以幫助他。陳平智慧有餘,然而難以獨任。周勃穩重厚道,缺少文才,但能安定劉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讓他做太尉。”
呂後又問再往後怎麼辦呢,劉邦說:“這以後是你也不可能知道的了。”我現在就要死了,你也不可能長命百歲,那麼往後的事,誰知道呢。
這時候盧绾還在長城邊上,等着劉邦恢複健康好來當面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