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總,我們應該怎麼辦?”
方霁其實對此并無太大波瀾,興許是因為早就知道紙包不住火,他已經在心底幻想過無數次,現在聽到,他反倒是松了一口氣更多。
就好像死刑犯清楚地知道死亡會在某一天降臨,每日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腦海中不受控制地反複模拟被處刑的畫面,但當真正迎來時,卻是終于解脫的如釋重負。
“還能怎麼辦,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就報警呗,小學開始不就是這麼教的。”
劉叉當然知道找警察是一種最快的辦法,可一旦警方介入,這件事不僅有可能被網友進一步曲解,他們公司确實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也會跟着暴露。
作為方霁的助理,他同樣知道公司資金鍊正處于斷裂邊緣,“可是方總……公司底下那些藝人會不會借此發揮?”
公司被誘騙簽下不平等合同的藝人多達十幾位,盡管有方霁的事先承諾,但也難保不會有人中途反悔,将水攪渾,以便索求更大的賠償。
“我擔心他們會對公司不利。”
雖然被騙一事,确實也怪那些藝人自己法律意識淡薄,輕易就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們隻要一天還是方天的簽約藝人,拿着跟方天的簽約合同,公司就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方霁要想解雇他們,無正當理由,光是需要賠付的違約金總數,他現在也拿不出來。
更何況如果那些藝人一口咬死這事跟公司和方霁有關系,方霁又不能拿出證據證明自己毫不知情,這事純為楊氨一手操作,到時候事态二次發酵起來,同樣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廚房的熱水燒好了,方霁起身給自己沖泡了一杯水果茶。劉叉說的這些隐患,他自然也都清楚。
“不報警就能讓他們配合,局面朝着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嗎?”
劉叉噎了片刻,感覺方霁說的也有道理。人心最叵測,十幾個人更是一個巨大的變數。
“直接報警請律師吧,該走什麼流程就走什麼流程,另外幫我留意一下輿論動向。”
劉叉應下,問:“需要派人壓一下熱搜嗎?”
方霁喝了一口稍微冷卻的水果茶,暖流進入體内,頓時從嗓子眼到肺部都熨帖了不少。
“不用,我沒錢。”
劉叉:“……好的方總。”
-
事情果不其然發酵的很快,因為引起了現今上班族的強烈心理共鳴,當天下午就登上了熱搜第一,連續霸榜多天,讨論度隻升不減。
方天娛樂的官方賬号至今沒有給出任何回應,就連方霁也沒有出面進行半句解釋。他和一些高層主管的後台都快炸了,鋪天蓋地的私信和評論艾特。
方霁有天愣是被響個不停的消息整得手機都死機了,于是重啟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微博卸載,求個清靜,也懶得和那些不認識的網友進行無意義争論。
在強有力的證據前,不管他怎麼解釋,總有人能雞蛋裡挑石頭。
劉叉已經報了警,由警方介入協助調查輿論的源頭,但面對數量龐大的帖子,這件事要排查起來并非易事。
方霁也在公司群裡下達了強硬命令,在徹查清楚究竟是誰蓄意造謠之前,公司内部上至股東,下至門衛和保潔阿姨,都不允許在個人社交平台上擅自回應任何謠言以及參與公開讨論,違者視情節嚴重性克扣工資,甚至是開除,永不再錄用。
面對方天公司全體上下緘口不言的态度,方霁就算不用上微博看,也知道輿論會變成什麼樣,指不定已經冒出諸如“#方天采取強制手段限制員工言論自由”、“#方天虛心回應,事件實錘”等詞條了。
事實證明他也沒猜錯,雖然詞條關鍵詞不是一模一樣,但大緻意思卻是相同的。
除了微博,各大短視頻的營銷号也紛紛下場,借此機會蹭一波流量博取眼球。
甄均平日不愛上微博,軟件後台一直開的消息免打擾,直到這天下午刷着手機短視頻,一個營銷号提及方天娛樂公司近日陷入輿論風波的事件中。
甄均先是覺得這公司名字聽着耳熟,在看到放出公司大樓的圖片後,才确認這就是方哥的公司。
他臉色難看地點進評論區,因為營銷号有意無意地帶節奏,底下幾乎一邊倒地在抨擊方天公司是當代資本家,甚至有人聲稱正在人肉方天高層的個人信息,要将他們全部公之于衆接受審判。
甄均将那條評論舉報了。這種一看要麼是沒長腦子,要麼就是心智沒成熟的未成年,随後火急火燎地給方霁打去了電話。
方霁正在家裡做康複訓練,接聽甄均打來的電話,那邊劈頭蓋臉就是一句:“方哥,你公司出了這麼大的事,怎麼不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