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低頭翻閱手中書頁的郝芸,也被兩人的對話引出一絲笑意。待她擡起臉龐時,恰好與趙小美的視線交彙在一起,她遂報以友善的微笑,繼而又向老張親切地打了個招呼後,便起身離去了。
小美那時也翻閱過幾期《港台文藝》雜志,感覺其無論從内容的深度還是形式的呈現上,似乎都較内地當時發行的部分同類期刊上乘多了。
不過,對于圖書室老張推崇備至的那些古典名著,她還真沒有深入閱讀過幾部。
也不是她不想去讀,而是該讀書的年紀沒撈着什麼好書看,緣由不說大家也應該都知道,特殊年代造成的結果嘛。
後來等各種書多到泛濫的時候呢,已經是人到中年,忙事業家庭孩子,哪裡還剩多少時間去讀那些大部頭呢?
小美與郝芸正式見面是開學不久後的一個晚上。
那天晚飯後,她正倚在床上看書,忽然聽到外面有輕輕的敲門聲,心裡不覺有些個納悶,招待所樓裡大多是廠裡的單身職工,自己剛來,和他們也沒什麼來往,這大黑天的誰會上門拜訪她呢。
等她下床穿上鞋跑去打開門後,卻見支部書記正一臉慈祥的立在門外笑盈盈的看着她,身後還跟着一位個頭不算高的女孩,看上去還蠻眼熟的,可小美一時又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她。
“小趙老師,沒有打擾到你吧?”
“沒。。。有。。。請進。”
驚訝過後的趙小美趕緊把兩人請進了門,忙去把床鋪上展開的幾本書一股腦收到窗前的桌子上,這才招呼她們坐在唯一能落座的床邊。
經過書記的一番介紹,小美才知道,郝芸是小學部的英語老師。
“你好!”
在和她握手的一瞬間,小美終于想起了兩人在學校圖書室算是見過一面的。
郝芸外貌雖不出衆,但那雙靈動的眼睛卻格外引人注目。盡管年紀比小美略輕,但在待人接物方面卻展現出超乎年齡的老練與機敏。
她的教書生涯也比小美起步要早,初中畢業後就讀了兩年師範學校,随後便被分配到這裡的小學部擔任英語教師。
她家距離廠子有一段距離,為了節省每日往返的時間和精力,她選擇了住在這裡。
書記是位女性,考慮問題自然比較細緻周到一些。一個小姑娘初來乍到,獨自居住可能會有些安全隐患,因此就讓郝芸與她同住一個房間。
對于領導的這般體貼安排,小美自然表現得十分樂意并積極接納了。
這樣一來,房間中不隻因新增一張床鋪而顯得更為充實,小美的晚間生活也随之變得多彩多姿,不再是每晚一個人專心緻志地沉浸在書本之中,而是常常能聆聽郝芸分享學校及這個被大家稱為“大白圈”裡發生的各種趣聞轶事。
郝芸自從搬進來住後,差不多一周回一次家。每到周一回來,她總會從家裡帶些母親做的吃食豐富兩人單調的夥食。
有時節假日,小美懶得回自己家,也被她邀去家裡作客,她母親人很是善良溫和,讓小美有一種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