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如意探花娘 > 第39章 第 39 章

第39章 第 3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舒青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中拿出一張紙,将現在白木書院已有的學生配置都畫了出來。

她指着數量不多的蒙童說:“太守大人一心要振興秀水的文風,最關鍵的卻是這些孩童們。”

凡是對現代教育發展有所了解的人都會知道,在世界近代史上,德國的基礎教育一直時處在比較領先的位置。從他們國家的經驗上,可以得出許多結經驗。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便是:一個地方的教育事業如果想得到長足而穩定的發展,首先要保證适齡的兒童能夠入學!這也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為什麼要積極發展義務教育。

陳舒青一直以來擔心蒙童數量過少,那麼書院就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她将這一點向父母指出後,也得到了陳澤成夫婦的認可。

陳澤成更是歎息說:“此正是我所憂慮的一點,許多孩童雖然稱不上天資聰明,但若是刻苦攻讀還是能有所小成的,但是限于家境,父母們無力供他們繼續讀書。一個書院所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他可以節衣縮食,和妻子多供養幾個學生,但相較于西燕的廣袤領土,還有多少孩子因為家境而失學呢?那些鄉野中的聰明孩童是否連認字的機會都得不到呢?

說到這裡,陳澤成将目光投向女兒,急切地問道:“孟子有言,達則兼濟天下。如今我雖沒有能力兼濟天下。能夠照顧到這些鄰居以及我所見的這幾個匠人子弟。那也不錯了,你快說說,你有什麼好主意?”

陳舒青卻不肯直接揭曉答案,先是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父親,你所帶的這些可以考學的弟子中,可有因為家境而困擾的人?”

陳澤成一愣,他還沒有回答,一旁的秦氏已經道:“确實是有三個。你父親不僅為他們争取到了太守府的資助,而且剩餘一半的束脩也允諾有咱們家出。”

這些細節夫妻倆之間并未向女兒說明。陳舒青聽畢,忍不住感慨自己的父母真是一對善人。

秦氏繼續道:“也正因如此,所以現在書院的狀況比較拮據。”

陳舒青點點頭,道:“父親,這三個弟子一舉考中的把握有多大?”

陳澤成前幾日就窩在家裡面,挨個接見了這些新弟子,對他們的學業程度都有了一些了解。聽見女兒這樣問。他搖搖頭道:“考學本就是難事,除了所謂的神童,哪有人能有把握一舉考中呢?”

陳舒青道:“那若他們一舉考中自然是好事,成為秀才之後自有立身之法。可若是連童生試都難以通過,那麼後續的讀書,恐怕家庭也無法提供更多的資助,單靠我們書院來扶助,也難以維持長久之際。”

陳澤成道:“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幫他們試一次呀。”他以為女兒有些不願意,想要苦口婆心的勸一下。

秦氏卻比他更了解女兒的性格,攔着他道:“咱們自己的女兒豈是那種小氣苛刻之人。她這樣說定是另有解決之法。”

陳舒青道:“還是母親了解我。父親,我想你今日所憂慮的幾個問題。我們最好能夠統籌一并解決。”

解決幾個蒙童的讀書和扶助幾個書生去考試,看起來是兩個問題,實際上卻能從中找到一些關聯。

陳舒青道:“我如今有兩策。第一策想請父親去詢問這三個家境一般的書生,可否願意去蒙學兼任老師?”

“這……”陳澤成還有些猶豫。他自己在考舉人的時候深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教書與考學很難兼顧兩全。

“父親别忘了。童生試的考試内容很多都是淺近的内容。”陳舒青看出父親的猶豫,細細為他分析道。

這個世界因為還沒有出現朱熹,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四書這一概念。但和明清時期一樣,完善的科舉制度已經建立了。這與曆史上的魏晉南北朝還采用九品中正制大不相同。實際上,根據陳舒青的觀察,西燕的科舉制度比自己所來的那個時空的唐宋時期更為完善。俨然是将明清時候的制度全盤搬了過來,再加以修改,以适應當地的實際情況。

她一直懷疑在自己之前已經有了穿越者,而且對方應該接觸到了國家的政治事務,才能夠在這些問題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自己如今隻是一個女童,雖然不能夠讓這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因為得到了父母的疼愛,她有機會改革一個小小的書院的制度,說不定也會成為那隻蝴蝶,扇出橫跨大洋的風。讓西燕的社會再産生一些更好的變化呢。

陳舒青的内心竟然隐隐有些激動。

她從穿越以來,一直身居内宅。作為一個平民家庭的少女,她可以做的事情太少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