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孩會請求什麼樣的賞賜?
端弘女帝有些好奇。她八歲的時候,父親繼承了祖父隆晔帝的皇位,因為隻有她一個孩子,遂準備立皇太女,以延國祚。
然而這件事卻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反對。他們有的勸正康帝多納妃嫔,充實後宮,為了後嗣再努力努力;也有勸正康帝從自己的兩個兄弟那裡過繼嗣子,當時的趙王和莊王都有兒子,年紀和端弘仿佛,送到宮中教養,似乎也不失為一條妙法。
然而正康帝身體不佳,否決了第一條建議。他自有女兒,為什麼要立兄弟家的孩子?
西燕的朝堂吵了五年,端弘終于在陸太傅的支持下成為了皇太女。
正康帝在冊封大典前一天的晚上召見了女兒,問她:“年年,你有什麼想要的賞賜嗎?”
端弘女帝知道,明日之後,自己就赢得了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可是再也沒有人會用“年年”這個小名來稱呼自己了。
她伏在地上,對正康帝道:“女兒請求父親允許我去一趟西郊馬場。”
正康帝沉默了許久,終于答應了。
此時此刻,端坐在浮光殿的禦座上,端弘女帝似乎還能感到那一夜西郊馬場的夜風。那也是她年少時,最暢快的一夜了。
她望着眼前的少女,又問了一遍:“你想要什麼都可以。”她知道,像陳舒青這樣生在詩書之家的女兒,當不會提出過分的要求。
陳舒青可不知道端弘女帝竟然想到了自己的少年往事,但她憑直覺感到了端弘女帝的友善。她猶豫了一下,在富悅的催促聲中,道:“民女想要陛下恩賜一門技藝。”
這要求聽起來可真稀奇。
端弘女帝有些不解,道:“技藝?朕能賜給你什麼技藝?”
那位急于和女帝修複關系的堂姐,立刻道:“你這小孩子,口無遮攔,怎麼可以向陛下提出這樣荒唐的要求。”
如果陳舒青想要珍寶書籍,那女帝隻需要派人去打開自己的庫房就行;若是她胃口再大點,想要田地宅子,那女帝可以下诏給李博,讓他從秀水的官田中撥出賞賜。
可是現在陳舒青請求的賞賜卻是一門“技藝”,難道女帝可以給她找幾名老師來授課嗎?
沒錯,陳舒青所求的正是織造的老師。
她看了一眼女帝,見女帝對堂姐的話毫無反應,她心裡多少有了一些估量,道:“民女正是希望陛下能夠點幾名技藝高超的織造師傅,我……民女必當奉以師禮。”
端弘女帝不在意陳舒青小小的口誤,她不知道那是一個現代人的靈魂在波動,還以為是陳舒青的年紀太小,難免有些疏漏。她笑着道:“是你自己要學嗎?”
陳舒青将自己對技術學院的設想告訴了端弘女帝,并道:“民女知道這件事聽起來很是匪夷所思。幸得太守大人鼎力支持,同意将毛紡所的場地提供給學校使用。若是能将絲綢科目也興辦起來,定有不少平民人家願意将女兒送來學習。”
“哦?你是想要讓女孩子們入學嗎?”端弘女帝頗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