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這座城市在九邊之中本就不起眼。讀書人少,能夠成才的更少。所以當年陳澤成年紀輕輕就通過了縣試,真是十裡八鄉都與有榮焉的大事。
他自己也頗為自得。然後,白木書院來了一位新學生。
“我從來沒有見過那樣驚才絕世的人。”陳澤成陷入了回憶當中,他的神色都帶上了幾分柔和的光澤。
“是洪殷雷嗎?”謝峰問道。
陳澤成看了一眼自己的學生,他并沒有因為方才謝峰逼問自己而不快。事實上這些話深藏在他内心十幾年,他一直想要有一個機會傾訴出來。
“是他。”陳澤成點點頭,認可了謝峰的猜測。
洪殷雷和陳澤成一樣的年紀,本身隻是秀水鄉下一個鄉紳的兒子,可是天資聰穎,一入學就成為白木書院最受人矚目的學生。
等到第二年的院試,他更一舉拿下了案首。
“而且他特别喜歡寫文章,有時候興緻來了,半夜都要從床上爬起來,揮毫落紙。”陳澤成說到這些回憶的時候,嘴角微微翹起。
那時候,他也是一樣青春年少,意氣風發。一開始他還因為自己比不上洪殷雷而暗暗神傷,可是洪殷雷卻從不以才華自矜,他待人接物都十分豪爽。
兩人很快成為至交好友。
“他半夜寫文章,旁人都覺得麻煩。我就幹脆和他換成同舍。”等到書院放假,洪殷雷也邀請好友去自己遊玩。
“我就是在去拜訪他家的路上,碰到了你母親。”陳澤成笑着補充說。
那時候洪氏已經嫁入了秦家,她本有意撮合自己的弟弟和小姑子秦氏成親,哪知道竟然讓毛頭小子陳澤成得了乖。
洪殷雷當時的心思根本不在成家立業上,他隻想着周遊天下,寫出最優秀的文章。
“我成親之後,在家裡待了一段時間。”陳澤成和妻子感情甚好,也不避諱這些事,“然後就聽說他離開了書院,到北盧一帶遊學。”
等到這一年的秋闱,洪殷雷才風塵仆仆地回到秀水參加考學。陳澤成學問尚淺,未曾考中那一科,洪殷雷卻再次高中榜首,成為了那一年秀水的解元。
洪殷雷力勸好友和自己一同上京。“他說機會難得,即便不能參加考試,卻可以見識到天下最優秀的才子們。”
其實陳澤成還隐瞞了一些好友的話,在洪殷雷看來,陳澤成的讀書功底已經足夠應付考試了。他真正欠缺的是對實務的了解。
陳澤成欽佩這位好友,又得到了秦氏的支持,便和洪殷雷一同上京了。
靠着自身的才華,洪殷雷在帝京大放異彩。
尤其是他寫的那篇關于九邊防務的實務策,内容翔實,文采飛揚,甚至引起了當時文壇魁首陸太傅的注意。
“也就是因為這一篇文章,洪殷雷得到了陸太傅的召見,我有幸陪同他一起前往太傅府邸。”陳澤成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臉上仍然帶着一絲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