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青萬萬想不到,戰火會燒到自己這裡。
天哪,雖然過了年,她已經十一歲了,但這在現代還是小學五年級的歲數,需要這麼着急談論婚事嗎?
然後,她就聽到陳老太太也咳了一聲,附和道:“正是,如今她已經十三歲了,需得認真考慮婚事了。”
十三歲!
陳舒青大受刺激,古人這個虛歲未免也太虛了。
其實這也是因為她穿越到了北方地區,便是真實的曆史上,魏晉南北朝便以早婚而著稱,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十二歲就有了自己的長子。
所以陳家二老此言還真是有理有據。
隻不過他們一向都不在意這個孫女,如今說這話,就顯得别有所圖了。陳舒青睜大了眼睛,試圖将自己内心的不滿通過眼神傳遞給陳澤成。
也不知道陳澤成是真的聽到了陳舒青的心聲,還是本身就對這件事有想法。他也不直接拒絕,隻道:“青兒如今乃是朝廷命官,婚事自然不可兒戲。何況她如今與玉啟縣主交好,想來這婚事也不是自己可以随意決定的。”
陳老太爺雖然養出了陳澤成這樣一名書生,但自己不過是讀了幾本書的鄉紳,根本不明白自己孫女的婚事為什麼和玉啟縣主有關。
但他知道自己的小兒子從來不是妄言之人,這話必是有來由的。因而也就不再多言,隻故作高深地點點頭,好似他真的明白了陳澤成話中的深意。
陳舒青長舒一口氣,和秦氏對望了一眼,母女倆都笑了出來。不過礙于高堂在上,也隻能對視一眼而已。
這一頓飯人人吃的食不知味,隻有陳澤貴盡力緩和氣氛。
等到席散,陳澤成一家也就回到了原先住過的蘭園休息,隻待第二日早上起來,由陳老太爺帶着家中男丁去家祠裡祭過祖先,這才算完成了這一趟回新河老宅的任務。
脫離了陳家其他人的視線,陳舒青這才感到舒服了許多。
她和父母道了晚安,本就準備休息了。忽然想到今日飯桌上的情形,她又在衣服外面加了一件披風,朝外走去。
原本在陳澤成一家搬離的時候,段氏就急急忙忙讓陳書文和陳書學兩兄弟搬進了蘭園。隻是後來兩兄弟先後外出求學,蘭園就空了出來。這次過年陳澤貴又抱着與陳澤成恢複關系的目的,所以特意讓人收拾了蘭園給他們。
陳書文和陳書學兄弟倆就住回了桂園。
此時仆人們大都忙着收拾正堂上的宴席,加上陳澤貴打發了一批與段家關系密切的仆人,所以園子裡顯得格外安靜。
陳舒青之前來探望過陳書學的傷情,現在便輕車熟路朝着他房間走去。
桂園和蘭園的構造大體相同,都是兩進的小院子。所不同的是,蘭園是第一進住了父母,第二進住了陳舒青,取其清幽。桂園則正相反,第一進住了兄弟倆,便于他們每日早起去學堂,而陳澤貴和段氏則住在後面的第二進。
此時,陳舒青剛剛走進桂園,就聽到女子的哭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