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着回家去,翻了兩個大行李箱出來,開始往箱子裡塞衣服和洗漱用品。
陳今是打算要在古鎮住上十天半個月,想着可能還得搞衛生、種樹什麼的,大部分都是耐髒的衣服。一看,都打着百優的标簽。
大橘可能是知道他們要出去玩了,跟着跑上跑下,它最喜歡的玩具也給叼了過來,陳今單獨找了個行李包裝它的東西。
收拾到一半,陳今把沈百川安排去檢查家裡的水電,他們要出門了,冰箱裡的東西得處理掉,或者幹脆帶去古鎮的家裡繼續吃。
“不知道咱們新家給弄成了什麼樣子,想早點去看了。”
裡面肯定是家具、家電都齊全了的,但還沒住人,裡頭肯定空蕩蕩的。
沈百川臉上的表情不明顯,但收拾東西的速度都變快了起來。
拿袋子把家裡的水果裝起來時,手指翻飛,像是在彈奏鋼琴。
他小時候練過一段時間的鋼琴,後來覺得沒意思給停了。
但在古村開始裝修選家具時,他們去逛街路過一家琴行,陳今心血來潮進去看,他也心血來潮地給她彈了一小段。
陳今當時就豪氣地預定了一台最好的鋼琴,說要送到在古村的家裡。
當時陳今說,古村那邊地大房子大,他敞着大門彈鋼琴,就算彈得不好聽,也不擔心擾民。最多就是擾了住左邊的小姨和住右邊的大舅......
想到這兒,不自覺地就揚起了笑來。
聽到陳今下樓的咚咚咚聲,沈百川停下動作過去看,見她拎着個大行李箱下來,正要去接過,陳今躲開了,道:“你去拿另一個。”
一人忙一點,又細數了一遍,沒發現有漏掉的,就開始推箱子出門。
除了兩個大行李箱和一個行李包,還有封着的好幾箱東西。剩兩個大玩偶給裝到了車子後座上,大橘跟着上車,沒去搶副駕駛位,而是擠到了兩個大玩偶中間。
像是突然多出來的一個玩偶。
“小陳,你們這是出遠門呢?”看這架勢,不會是小兩口帶着貓開車旅行去吧?
“不是,我們去古鎮上住一段時間。”
“是古村旁邊的那個小鎮?”費解,不懂那裡有什麼好住的,說是去古村住,他還覺得正常。
夏天嘛,去古村那兒,正好消暑。
“我和幾個舅舅小姨都在那買了塊地,建了自家的房子。孔教授,您改天去古村玩,順路去我那兒坐坐,我大舅家裡有好茶。”
怪不得說去古鎮住!
嚯,這小陳說買地建樓就買地建樓。
孔教授笑着隔空虛點了下,道:“你也好意思說拿你大舅家的好茶來招待我,得,過兩天我和我幾個老同事去古村待幾天,就順路去你家裡讨茶喝。”
“哈哈,好啊,一定要來啊,不用不好意思,我大舅家真的有好茶。”
孔教授笑道:“你這個小陳......行,開車注意安全。”
開車出城,然後奔着古鎮而去。
就一條大道,一路開下去遇到的第一個分岔口,拐進去繼續一路往前開就行。
“要是開發旅遊的事真能成,這條路得修一修才行。”
出城的大道好走,但拐進了分岔口的路就一般了,有些路段還有些坑窪。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開着車,曬進來的太陽光弱了很多。
夏天就是這樣了,到傍晚七點還亮堂着呢。他們路過古鎮時,也才六點半,比預計的要遲了點,這會兒漫天的晚霞,整個天空漂亮得不像話。
不用穿過古鎮,順着大道往前開,看到了路邊的“西溪古鎮”牌子,然後再往前開一分鐘,從大道拐進小路開進去,路挺寬敞的,路兩邊都光秃秃的,都是菜地,但現在沒種上菜,穿過去這段小路,就到了幾座整整齊齊的小院前。
一排過去五座小院,就大舅和三舅兩家明顯大一些,剩下三座小院都差不多大。
搞得古色古香的,像是古裝電視劇裡的房子。
大舅和三舅家挨着,此時三舅家大門敞開着,聽到車子動靜,三舅媽出來一看,果然是他們,招呼他們先吃飯。
“還以為你們七點才能到......”三舅媽邊說邊朝左邊的廚房喊:“三妹回來了,趕緊把菜下鍋。”
三舅媽一喊,堂屋裡正看電視的俊俊和禾禾跑了出來,“三姑!”
“呀,你們什麼時候來的?”
“前天,二叔送我們來的。”俊俊搶答,然後興奮地陳今道:“三爺爺說要往池塘裡放魚了!”
禾禾也搶着道:“有好大張的荷葉,三爺爺種的!”
地是去年買到/租到的,今年開春,三舅就樂颠颠地跑過來開荒了,最先忙活的就是承租下來的池塘,三月份就給種上了蓮藕。
現在七月中旬,正是荷葉滿塘的時候。
一邊應和着兩個小的,一邊忙着看院子裡的布置。
其實他們幾家的内部布局差不多,正大門進來,左邊廂房廚房和餐廳,右邊廂房是客卧,正屋兩層,一樓就一個套間和客廳,二樓又是兩間房。
廂房兩邊門前還有廊道,屋檐遮着,遇上下雨天也不用擔心進進出出的不方便。
陳今和小姨家裡有些不一樣,她們兩家用不着那麼多房間。
正屋也是兩層,卧室安排在了樓上,一樓全是客廳。
陳今連客房都沒留,可以做兩間客房的右廂房,打通了做個書房。
做了好幾面玻璃牆,這樣,就算圍牆高了點,哪都能亮堂堂的。
“三妹,俊俊、禾禾,過來吃飯。”
“來了。”
這裡也就大舅大舅媽、三舅三舅媽和她、沈百川,還有兩個小的。
陳今邊接過沈百川遞來的碗筷邊笑道:“大哥二哥把你們這當幼兒園了?”
以前常穿襯衫或者立領衫的大舅,此時穿件寬寬松松的藍T恤,沒精心地打理發型,人看着粗糙了很多,但精氣神比以往好多了。
大舅大手擺了擺,道:“我讓他們把孩子送來就行,看見他們就嫌煩,我讓他們回去忙工作去了。”
再擡頭一看吃得噴香的俊俊和禾禾,道:“看,我就說,孩子哪有那麼多挑食的臭毛病,都是他們瞎慣的,過來跟着跑幾天,現在吃得好睡得香,機靈勁都上來了。”
三舅一邊給大橘喂菜一邊附和道:“是啊,孩子嘛,還是多跑跑的好,身體結實了,以後幹啥都能幹好。”
吃着飯,說着說着,就說到了他們這兒再過去的、更靠近古鎮的幾家。
“周文明、陳五、村長、老支書,哎,還有誰家來着?”三舅媽忘了自己村的還有誰也跟着過來買地建樓,但别的村的,她倒是知道。
“張樂業家裡也跟着買了,不過他們家買到了鎮子上,說是新規劃出來的一條街,小小一塊地,肯定沒我們這邊寬敞。還有劉滿堂家,哦,還有個秃頭三。就光聽别人喊他秃頭三,我也不知道人本名叫啥,剩下幾個,不是橋西村的就是木塘村的,反正我沒見過人,也不熟。”
三舅補充道:“咱們村的,還有馬桂花家吧,他們家也是買到鎮上去了,說在這兒買地不值當。還有那誰,江可欣,也回來買了塊地,搞了個特色酒店,還沒完全建成。”
陳今:“......”
好嘛,真是又要搞出一個村來。
像周大嬸、可欣姨、村長他們這幾家搬過來,陳今是一萬個高興,這樣多好啊,以後大舅他們在這兒養老,還有熟悉的老鄰居。
要是沒那些讨厭的人來就好了,看他們買地建房,就跟着一起建,真以為能趕上拆遷呢?那絕對沒有的事情。
但是,這些地也不是他們家的,他們也沒法攔着不讓人買。
三舅說,現在天氣不适合種果樹,等到九月份,天氣沒那麼炎熱了,再把承包的果林清出來種上果樹。
“一樣種一點,以後咱們自己家的水果都都吃的了。”
陳今趕忙道:“三舅,給我留兩棵荔枝樹,我給種院門外去。”
“成,到時候給你挑棵好的。”
禾禾趕緊跟上,“三爺爺,我要種芒果!”
“行,都種!”
吃過飯,陳今和沈百川去開自家的院門,把車上的東西給搬進去。
大舅他們也跟着過來幫忙收拾。
“帶這麼多東西,不回去上班了?”
陳今回:“還是要回去上班的,我放假了就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