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烽火燃七星[戰國] > 第73章 行路難

第73章 行路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出了殿門,衆朝臣将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楚暄,楚暄冷眼掃了一圈,冷笑一聲徑自向宮門的方向走去。

方才在堂上與楚暄對峙的那名文官怒氣沖沖地向他走來,一邊甩着袖子,一邊喊:“楚尚書,你等等,我有話與你……”

“想說什麼?”林轍突然站到楚暄身後,将哥哥護在懷中,目視着嚣張的文官,眼中流瀉出沙場上弑敵的兇煞之氣。

那文官的氣焰即刻被澆滅了,步子也停下,甩着的袖子悄然落在兩側,那目光看得他背脊發麻。

方才還想看熱鬧的人,發覺氣氛不對,也都相繼走開。

林轍無視周圍不善者,攬着楚暄的肩膀快速往宮門的方向走去。

楚暄擡頭看了他一眼,無言地笑了笑。

出了宮門後二人就上了馬,林轍心情極差,渾身都散發着戾氣,他平時安安靜靜慣了,很少流露出兇狠的一面,這種時候除了楚暄以外旁人都不敢正視他的面孔,他上馬後猛地拉缰繩,馬兒都被他拉得抽嘶,旋即掉轉馬頭朝宅子的方向狂奔而去。

回到家,林轍将宅門上鎖,楚暄在一旁看着他悶悶不樂,牽住他的手在手背上輕輕拍了兩下,安撫道:“阿轍消消氣,他們是針對我,我都還沒生氣呢。”

林轍撅嘴,不滿地低喃:“就因為他們針對你我才生氣,若不是答應過你不能在外鬧事,我早就把他們全都揍一頓了。”

“為這些人生氣毫無意義,被他們氣到了影響心情才是損失。”楚暄牽着林轍回到房中,倒了杯水給他,今早在朝堂上和那些權貴對峙了許久,此刻他确實也有些累了,他也喝了一大杯水,坐在案邊沉思。

“阿轍,你覺得我今日的做法好嗎?”楚暄有些茫然,方才在朝上激烈對峙時還沒有一絲退卻,回來以後反思了一下,覺得自己确實有些言辭過激了。

都說少年人的直言不諱最易得罪他人,尤其是初出茅廬時,很難做到處事圓滑,今日他一人得罪了諸多權貴,包括在少府的須賈,隻怕未來在魏國朝堂的發展會變得困難許多。

林轍坐到他身邊,拉着他的手不假思索道:“哥哥做什麼都是好的!”

楚暄聞言撲哧笑出聲,心情舒坦了不少,他坐到林轍身前一頭栽進他懷中緊緊抱住。

林轍也緊抱住他,一隻手摸到楚暄的耳□□位的位置,幫助哥哥舒緩神經。

楚暄閉上眼睛,享受着這份安甯,在林轍的懷裡汲取着養分和能量,他覺得隻要和林轍在一起,全天下的苦難和煩惱都可以被療愈,這樣就足夠了。

——

魏嗣最終采用了楚暄提出的“多财多繳稅”的政策,至于“僇力本業,耕織緻粟帛多者複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他再未提過。

那日楚暄在朝堂上的一席話得罪了諸多貴族官員,那之後的兩日,魏嗣突然将宗親世族背景的魏齊封為丞相,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安撫貴族勢力,另一部分則是側面打壓外族,鞏固王室宗族的地位。

這件事對須賈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他為魏嗣鞍前馬後多年,又監管着主掌财政的少府,原以為這丞相之位自己是勢在必得,也不知是否因楚暄那日的“出風頭”連累了他和整個少府,讓他們成為王室宗親的眼中釘。

想到這些須賈氣不打一處來,原本他是很欣賞楚暄的能力,也有意栽培他,可誰知楚暄擅作主張在朝中肆意妄言,甚至還妄想變法。

彼時他才清醒過來,楚暄是張儀的徒弟,即便目前在自己的門下,可他骨子裡仍存着縱橫家的狂傲,并非他人可以輕易馴服的,更何況楚暄還在秦國待了十數年。

自那之後,須賈對楚暄的态度變得冷漠疏離,少府内的一些官員見風使舵,也開始疏遠楚暄。

不知不覺又過了二餘月,山花開盡,氣候漸暖,最近秦國又成了列國的談資。

秦王嬴蕩繼位一年有餘,眼見國中昌盛,萬世太平,終于按捺不住開疆拓土的念想,率先将矛頭指向臨邊的韓國,命左丞相甘茂派兵向河雒、伊水三川開進,欲攻取韓國的宜陽。

嬴蕩幼時甘茂成為他的老師,深受嬴蕩敬愛,嬴蕩被立為太子直至當上秦王後,趕走了張儀便想封甘茂為丞相,卻遭到衆王室宗族的反對。

反對聲最大的便是嚴君嬴疾,自孝公變法起嬴疾就是朝中重臣,時至今日已輔佐了三代君王,其智慧與一身功績除了上将軍司馬錯外便無人可與之媲美,他在朝中頗具威望,按理張儀離去後嬴蕩該拜他為相。

而甘茂原是楚國人,隻因為做了個太子太傅便被封相,其能力與前朝的幾任王佐之才——商鞅、公孫衍、張儀等相比完全相形見绌,這樣一來嬴疾自然是不服的。

二人的關系也因此僵持住,嬴蕩也是左右為難,最終他也不願看他們起争執,便将想為拆分為“左”和“右”,封甘茂為“左丞相”,嬴疾為“右丞相”,秦國的“丞相”之位亦由此正式确立。

在曆朝曆代的官位中,“左”都在“右”之上,對此嬴疾心中不甘,對于攻取宜陽一事,二人亦是意見相左,在朝會上引發多次争執。

甘茂為了讨好嬴蕩,自願請命領兵攻打宜陽,而嬴疾卻極力反對,他認為攻打宜陽之舉實屬不明智,一來宜陽城防固若金湯,所處之地易守難攻。宜陽城乃韓國屯兵之地,此處駐紮十萬餘精銳常備軍,秦軍此戰勢必消耗衆多兵馬。

二來,宜陽乃韓國的一大都城,此番公然宣戰必将使秦韓之間的連橫關系破裂,加之宜陽毗鄰楚國,楚國不可能坐視不管,屆時秦、楚、韓三國的連橫之約直接破裂,魏國定然趁此機會背離秦國,往後秦國将成為衆矢之的,嬴驷和張儀多年的心血也将付諸東流。

于私,嬴疾生母是韓國公主,與韓國王室也算半個宗親,自是不願意與韓國挑起戰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