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因積攢了長時間的怒氣無處發洩,而引起的沖動行為。如今更是因為紅葉輕柔的一問,而又一滞。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冬雪心中的怒意已去了不少。她隻幹巴巴的問:“你得了姑娘賞識,是不是很高興?”
紅葉看她神色,答道:“我是高興。但我高興,并不是因為姑娘的賞識,而是我終于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冬雪聽了,固執的沒有動。
紅葉歎口氣:“冷不冷啊?坐我被窩裡,我們說會話。”她拉被子,冬雪松開了。紅葉挪了位置,讓她進來。
冬雪想了下,照辦。
冬雪心情不好,沒有開口,因而紅葉先說了:“我還不知道你,來了半年,沒有和姑娘說過一句話,沒有讓姑娘多注意你一眼,心裡早已經急了。原本有我和你一樣,至少是個伴。誰知今天我不僅和姑娘說上話了,還被姑娘賞識了。你才心理不平衡了,是也不是?”
被紅葉一語中的的道明内心事,冬雪詫異了,但她嘴硬:“沒有的事。”
紅葉說:“我又何嘗不是呢?我和你是一樣焦慮不安的。”需要賺的錢太多了,因而想要做的事也太多了。事情辦不成的多,自然焦慮。
冬雪低頭說:“你現在可算好了。”
她默默的想,我還是沒人注意的小丫頭。為什麼呢,在家時,得不到爹娘的關愛,做了姑娘的丫鬟,也是一樣呢。姑娘怕是已經忘了她這麼一個人了吧。
紅葉歎氣:“這樣的攀比想法可要不得。之前學打絡子,你也和我攀比速度;學刺繡,你也攀比誰先學會,誰繡的好。冬雪,其實,我不喜歡刺繡的。你那樣的攀比,于我有什麼意思呢。我喜歡做飯啊。”
兩人相處半年,從各自的言行舉止中,已經多少摸透了彼此的性情。
一年前,紅葉可能也想不到這些,也說不出這些話。然而,入府為婢,生在這個需要能說會道的大家府邸,她也潛默移化的改變着。
因為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又是很強的,這改變是迅速的。
冬雪一愣,心想,難怪呢,怪不得她看起來不如自己。這幾個月來,兩人一起學習刺繡自己經常表現的比她優秀,不免自豪得意些。也因此,這個處處不如自己的人,卻得了姑娘的賞識,她意難平了。
她咬着嘴唇,沒有吭聲。
紅葉說:“人不能和人比啊。天下有才者那麼多,哪裡比的完呢。便是比過了,又比不過另一個人,豈不自己難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呢。攀比無盡頭,煩惱無盡頭。”
冬雪了悟。她終于想通了:“你放心,我再也不攀比了。我攀比,還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優秀,希望得到姑娘的賞識嗎。”她終于說出來了。
這是她最深處的想法。
最開始的想法是什麼呢?是為能賺六十文的丫鬟而高興,誰知道,不知不覺間,就有了想得到姑娘的賞識,做姑娘身邊大丫鬟的想法。
這種想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她也忘了。
隻要沒了攀比的心思,兩人就沒有矛盾了。紅葉說:“我們今晚一起睡吧。”
冬雪卻搖頭:“不了。床太小,還是一個人睡着舒服。”
紅葉也不勉強。
一夜好夢。
第二天,紅葉起了大早,洗漱一番,便進了茶爐房。添水,把炖鍋端到爐上,切了姜絲和紅棗,倒入鍋中,蓋上蓋子,開始熬制。
姜,茶爐房本來就有備,畢竟,幼白喜歡泡姜喝茶。而紅棗是昨天剩下的,今早剛好能用到。
然後無事,她找了個凳子坐了,開始背之前所學。順便,也把昨天姑娘說的話,回憶了一遍。
她對這一句話印象很深:“食物嘛,病人服之,不但療病,并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适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
這藥膳可真是好啊。不像中藥湯劑有副作用,反而療病充饑,能夠慢慢調理身體。
她要認真學做藥膳。
過了一會兒,大家漸漸起來。姑娘也醒了,要茶水。悠音過來拿茶壺,紅葉端了一碗姜棗茶,說:“早上喝姜,勝過參湯。姐姐端給姑娘吧。”
悠音深深看她一眼,笑了:“好。”
待其她人醒來,每人都得了一碗。女人喝姜棗水有很多好處。因而,大家覺得,紅葉在茶爐房學做藥膳,于自己也有很多便利。遂衆人不再有異議,便是有想法,也無人說了。倒是都贊姑娘慧心。
當天,月韻便教紅葉第一課:姜糖膏的食材、做法、功效。
她把姜糖膏的做法和功效單獨寫到一張紙上,供紅葉參考默記。
月韻先把字音認真讀了幾遍,确定紅葉會了,才讓她記。
月韻說:“忘了的字,再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