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平安夜。
相較于其他城市,江城的聖誕節氣氛向來還算濃烈,雖然比不上國外,且近幾年也有逐漸冷清的意思,但街頭巷尾,仍有餘歡。
尤其是走在市中心那幾條外國佬常居的馬路上時,沿街的各色私人咖啡館、面包房以及小酒館等店鋪,都會在櫥窗上貼着Merry Christmas字樣及聖誕老人的頭像。
自然,門上的榭寄生花環和鈴铛也是必不可少的點綴之一。
記得往年每到這個時候,蔣梨早早就會把一棵巨大的杉樹立在三木的門前,再挂上彩燈和各種小裝飾,還要擺一個聖誕老人的充氣玩偶在店外以吸引顧客。同時店裡會有節日的專屬套餐限時售賣,其實就是一杯熱飲加貝果,但是搭配上紅紅綠綠的餐盤和馬克杯,由裡到外都透着股熱鬧歡騰的氣氛。
蔣梨一直是個會花心思的人,雖然平時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但粗犷中卻又有察言觀色的溫柔和細膩。
刀子嘴豆腐心。
她對别人不求回報的張羅裡,底色永遠都是善良和真誠。
譬如第一次見到林隐時就替她解了圍;譬如在林隐給田甜當跑腿的時候,她将人安排在了咖啡館裡休息;又譬如後來林隐回國了,她專門把三木騰出一個空間改造成了畫室給林隐。
想到這裡,林隐的嘴角不由自主露出了一絲弧度。
她今天特地早了兩個小時收工,也沒有開車,從畫廊直奔地鐵站,一路坐到了中環廣場。也不知道為什麼,腳步自然而然就走向了三木咖啡店,卻又在中途的時候,想起蔣梨已經閉店了,隻好郁郁折返。
一路上,林隐時不時就要拿出手機看看有沒有什麼人會打電話給她。
從高一那年認識了蔣梨以後,每年的平安夜晚上,不論身處何地,她總是會在午夜前打來電話,從不例外。
也不是一定要說什麼事,通常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卻讓林隐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有了一種習以為常的歸宿感。
隻不過當習慣成了自然,漸漸也就會讓人覺得是理所當然了。
她享受着蔣梨對她的這份關愛,享受着對方給她的寵溺,享受着所有不勞而獲的恩惠。
說白了,她始終“盤剝”着蔣梨。
盤剝!
上一次這個詞語出現,還是在葉斐口中。
林隐悚然一驚,她從來沒有意識到,原來她對蔣梨,分明也是一種盤剝。她從來予取予求,卻把這當做是一種天經地義。
她偶爾也會回報,卻一定是在對方先付出後。
林隐哆嗦了一下,為自己的自私和無恥感到羞慚與震驚。
仿佛為了證明自己并沒有那麼冷血似的,她掏出手機,猶豫了半天,終于撥出了蔣梨的号碼,但那邊始終無人接聽。
她收起手機,在一家看過去還算幹淨的披薩店裡随便吃了份晚餐,又枯坐了一個多小時,等到店主開始打烊了,才踽踽離開。
時間已過晚上十一點半。
林隐再三确認了手機鈴音沒有差池之後,終于黯然,她知道,今年的平安夜,蔣梨不會來電了。
她鼓起勇氣又打了一個過去,對面還是無人接聽。
像是宣告九年的友情終于結束。
那份獨屬于她的專寵,沒有了。
路過街角的時候,有小販在夜風中推着輛車在賣不值錢的小玩意兒。
看見林隐駐足,他滿臉堆笑:“最後幾個了,平安夜不買一個水晶蘋果回家?”
林隐問了價錢,不貴,隻要15元,她買了兩個。小販殷勤地将鴨蛋大小的其實是玻璃材質的蘋果用報紙包了包,塞進了塑料袋裡。
她接過,也說不清楚是為什麼,總覺得其中一個她想要給蔣梨。一個有喻義的蘋果,15塊錢的平安,但她拿在手裡卻感到莫名的充足。
回到小屋,她把這兩個蘋果放在了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吊頂的燈光打下來,廉價的玻璃球上竟也呈現出了幻夢一般的色彩。
林隐坐在桌前,對着它們發了一會兒呆,随後默默從包裡取出了一個信封,是那個裝有黃婉華發絲的信封。
她每天都帶在身邊。
但今晚,她突然要做一個不一樣的決定。
她掏出一個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打火機,彈開蓋子,不再猶豫,果斷地将手中的信封點燃。
火焰竄出,灼熱又猛烈,幾乎燙了她指尖。
她看着這火焰,心底蓦然一陣輕松。
她想,她終于可以放下這一切了。無論結果是什麼,都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複仇這條路,已經走得太累,也太辛苦。
過去二十五年的生命裡,她幾乎将所有的精力與心血都傾注在了這上面,她的學業、她的前途、她的為人處世,以及,她的愛。
愛與恨,都化為灰燼,從她的指縫裡簌簌穿過,流沙般地落下。
她知道,她終将和過去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