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撫過他的眉眼、鼻梁和嘴唇,最後停在頸側,輕輕壓在頸動脈上:血管在搏動。
“之後你還準備去哪裡?要回大都會去嗎?”
斯特凡諾低頭看着他。“……阿爾弗雷德罵我的時候,”他說,“你替我挨罵。”
*
每周六,《哥譚公報》會辟出一小塊版面,安排叫做“哥譚是”的生活欄目。在這個欄目中,由随機抽選出的哥譚市民來補足“哥譚是____”這個句子,最多不能超過三個詞語。
以下是過去幾周用于形容哥譚的詞語:
“該死的。”
“受詛咒的。”
“瘋人院。”
哥譚是“窮兇極惡的。”
哥譚是“勝算渺茫的。”
哥譚是“毫無希望的。”
偶爾有人會将本地惡棍的名字充作是“哥譚是”的答案,通常是某個孩子或是想要驚世駭俗一下的少年;但是隔三岔五也有人當真試圖論證那些惡棍才是這座城市最真實的倒影。舉例來說:“哥譚是殺手鳄”,意味着這座城市不比一頭食人怪物好多少;“哥譚是急凍人”,意味着哥譚永遠冰冷而殘酷……
當然,“哥譚是”最常見的答案還是“蝙蝠俠”。
“哥譚是‘蝙蝠俠’”、“哥譚是‘蝙蝠俠的城市’”、“哥譚是‘那蝙蝠’”……
但投給蝙蝠俠的票或許還是一種廣義上的認可——這一票是投給哥譚全體英雄的,投給哥譚市警察局,投給每一位努力工作、竭己所能讓哥譚變好的市民。
哥譚,屬于哥譚市民。
啊,說回哥譚近些日子裡最引人熱議的新聞:
有人拍到布魯斯·韋恩出現在上周的一場拍賣會上。
他常參加這種活動,酒會、晚宴、拍賣會,韋恩先生會出現在這裡實際上并不稀奇。他總是出現在種種不同類型的拍賣會上,一視同仁的對各式各類的東西毫無預兆地産生興趣。
但這次沒有那些精緻可人的女伴。他一個人來。
黑發男人在拍賣會開場後才走進會場,他臂彎裡搭着脫下的長大衣和圍巾,被一位侍者引入座位。
那段視頻拍到他在某件拍品競價的間隙裡偏頭和鄰座的人說話。
他似乎笑了下,鏡頭在昏暗的光線下讀到他側過臉時露出的形狀優美的嘴唇:“……100萬?——按你這種加價方式,會讓别人以為我破産了。”這話說完,韋恩先生當即舉牌、同時向拍賣師作出示意:這隻表直接沖到一個令人咋舌的新價格,前排有不少人因此回頭看,等看清是誰之後紛紛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
看到這裡,鏡頭随即轉向他身邊那個剛剛舉牌的人。但是位置不好,他的大半張臉都被前座女士的披肩長發遮住了。鏡頭從這個角度隻能拍到這人支着側臉的左手,以及手腕内側隐約露出一抹濃厚深綠色的腕表。
沒有人會想不開的去和一個韋恩競價。布魯斯輕松拿下那件拍品,拍賣師落槌成交,視頻到這裡便戛然而止。
那個人……那隻表。今晚的拍賣是鐘表專場,有心關注的人自然對現今市場上的那些名表們了如指掌。鏡頭畫面輕微抖動了一下。
布魯斯·韋恩在幾年前以超高價購入的那隻表,返原廠對外形進行加工處理之後又出現在了哪裡?
這條視頻在熱搜上爆了一天。底下最高贊的第一條評論是:“那表是布魯斯六千萬拍的[某拍賣會現場照片],如果不是他把送給弟弟的表再拿出來給别人戴[某新聞截圖],那麼這個人就是小韋恩。”
第二條是:“感謝上天、我的韋恩股票有救了!!”
韋恩企業的官媒被網友擠得熱度飙升,但是官方賬号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像死了一樣的對和布魯斯·韋恩的所有花邊新聞不發表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