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她頭也不回地踏出了院門。
不語閣。
這是一處供文人雅士下棋的院落,名字取“觀棋不語真君子”之意。
這家店從不關門謝客,有的棋客上了瘾,在這裡通宵達旦地對弈,也是常有的事。
溫維浔來訪的時間倒是都很規律。
她一般午時到這裡,點上一壺茶水,旁觀别人下棋。
她等的人通常在未時出現,那人極愛下棋,每日總要與人酣暢淋漓地下個幾局,過了申時才姗姗離去。
胡退之。
自從朝堂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胡退之便愈發癡迷下棋。
下棋,既能讓他将腦子裡的彎彎繞繞施展出來,讓棋局妙趣橫生,又能暫時躲避朝堂的紛紛擾擾,為他開辟一片純淨的桃花源。
何樂而不為?
朝堂上一朝不慎,便滿盤皆輸,而棋局裡勝負都是常事,他一笑便過。
胡退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沒有注意到,有一位姑娘已經觀察了他長達半個月的時間。
溫維浔大緻清楚了他的下棋風格,決定在今日主動出擊。
不語閣的對弈是流動的,下完這一局,就可自由選擇繼續下一局或者離開。與形形色色的人對弈,是弈者樂趣所在。
看到前一位公子起身離開,溫維浔施施然走到胡退之面前,扶着裙擺坐下:“夫子,久仰了。”
看到對方是一位高潔潇灑的年輕姑娘,胡退之還有些訝異:“姑娘還會下棋?”
“略懂一二,讓夫子見笑了。”
胡退之無意多問:“請。”
“請。”
溫維浔下棋是在上郢城時和先生學的,初學規則時,她還相當乖巧,但待她比同窗們率先開悟要道,她的棋風就開始不走尋常路了起來。
先生既鼓勵她多出險招奇招,又試圖約束她招數不要過于跳脫。
因為先生一向認為,棋局如人生,棋風恰如下棋人的性情。做人既要懂得靈活變動、借力打力,又要遵循律法、道德、家規,方是為人處世之道。
溫維浔看胡退之下棋看了半月餘,看出他在棋法上循規蹈矩、從不出差池,有時落了下風,甚至入了絕境,他也不疾不徐、從容應對,故而能勝他幾子的人,少之又少。
若有人勝了他,不免在身旁手舞足蹈,他也開懷一笑,并不記挂。
人生在世,比的便是心态。
溫維浔猜測,以目前的情況,戶部接連痛失兩位尚書,皇上不大可能繼續任命尚書了,可戶部不可一日沒有主心骨,胡退之或許是接下來能挑大梁的人。
探探他的口風、摸清楚他的為人,倒也是好的。
第一局。
溫維浔一開始就沒打算給胡退之慢慢思索的機會,頻出險招,步步緊逼。
胡退之畢竟年歲長上許多,優哉遊哉,見招拆招。
溫維浔見胡退之不為險境所困,索性暗度陳倉,明面上在雙方交戰最激烈的地方多加布局,實則在胡退之最有把握的地方,以“倚蓋”壓制,來了個反敗為勝。
胡退之輸籌。
第二局。
胡退之意識到眼前的年輕姑娘并非等閑之輩,索性先手進攻,若能争先,勝算便大些許。
溫維浔沉吟片刻,便借“小飛”之勢,既能自守,又可攻敵。
胡退之不遑多讓,緊追不舍,勢要奪回上局失掉的陣地。
溫維浔意識到自己的确處境被動,果斷舍棄了角落那方寸之地,誘敵先行至自己腹地,再一網打盡。
攻守之勢異也。
溫維浔險勝。
第三局。
溫維浔的策略更加難以捉摸了起來。
她拿了先手,布局卻不疾不徐,胡退之與她交手過兩次,心存謹慎,也失掉了進攻的想法,隻跟随溫維浔小心防守。
棋局似一灘溫水,再無往昔争鋒的痕迹。
胡退之知曉溫維浔的實力,下棋時更加如履薄冰。
誰知溫維浔竟真再無猛烈進攻的勢頭,他自己卻在過度思量之下,下錯了一步棋。
——原來這就是溫維浔的計策。
棋局如戰場,攻心為上。
但溫維浔無意為難他,眼見他又落了下風,溫維浔淺淺一笑,落子雙活:“夫子,我認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