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一路跑過來,身後是紅磚白牆的教學樓,發梢在風中肆意飛揚,夏風湧進寬松的藍白校服裡,風成了有顔色和樣态的實體。
奔跑。
季郁逐漸失神。
眼前的畫面和潛意識裡的景象逐漸重疊,是在體鍛課、大課間還有晚自習下課的操場,少年的身影時常意外躍進她的眼簾——
勻速長跑了幾圈,到最後還能提速沖一把,沖到終點的少年,回望身後氣喘籲籲的同伴,笑着躬身撈起綠地上的水瓶,幹脆利落地扔給對方,然後自顧自擰開瓶蓋,仰頭酣暢淋漓地飲水解渴。
或許就是觀察者的自我修養,明明跑道上一覽無餘的都是穿着同款校服的學生,卻能在雜亂無序的環境裡精準捕捉到觀察樣本。
等等!所以是為什麼,這些微小的細節她能記得如此清楚?
季郁低頭垂眼,輕輕晃動腦袋,将這些不知何時在腦中的成形的記憶晃散。
微微舒緩呼氣,擡頭睜眼時,眼球像失靈的機械部件,瞬間呆滞。
一道彎月般的笑容将她擊中。
糟糕,樣本探測到了鏡頭!
她面上一熱,佯裝若無其事地偏頭。
李老師眼前一亮,詢問:“高一1班的?”
孟彷舟點頭,“不好意思老師,我來晚了,沒耽誤事吧?”
“時間剛好,不算遲到,”李老師掃了眼腕表,努起下巴指向藍白色的學生群體,“去和他們站一塊吧。”
大家散亂地彙聚在中庭,毫無站位隊形可言,因而随意哪處落腳都可以。
男生挺拔的身形在人群中存在感頗為強烈,一些女生的視線随着他遊移,眼瞧着他繞了一大圈,最終定位在某個“人形坐标”旁邊。
怎麼站這邊了?
季郁錯愕,隻用餘光偷瞄了一下,未料被抓個正着。
孟彷舟擡起手,大方道:“嗨。”
對方主動問好打招呼,她隻好颔首微微一笑。
拘謹客氣的開場白之後,話頭就這樣掉到地上,兩人誰都沒繼續開口,空氣裡彌漫着無所适從的沉默。
季郁站在原地,看似淡定自若,實際上眼神都不知該安放在何處,畢竟身旁闖入了一個磁場幹擾因素。
幸好這時候李老師拍拍手掌示意大家看過去,他們的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地轉移到在講解待會的拍攝細節的李老師身上。
第一個從場景安排在教室,學校特意布置了一間幹淨整齊的空教室,甚至連黑闆上的闆書都提前寫好了,畫面要拍的是美好的校園生活,幹淨宜人環境,師生融洽相處的畫面,而他們這些群演要做的就是坐得端正些,假裝認真聽課,時不時露出汲取到知識的滿足微笑。
沒用多少時間,教室的鏡頭拍完,他們轉戰到走廊。
場景設定是去音樂教室的路上,李老師挑選了幾組學生,要求他們三兩并肩而行,作出言笑晏晏的模樣。
季郁被分在第一組,道具是空小提琴盒和一本樂譜。
準備開始拍攝時,李老師皺着眉頭喊停,掃視幾圈後,發現問題的症結所在,前排女生個子比較高,擋住後面的女生了。
“來,你們兩個換一下。”她拉着季郁的胳膊,讓她和後面的女生換了位置。
又再三對比了一番,是比剛才的鏡頭畫面更有秩序和層次感了。
這一調整,季郁就站到了最後一排的中間,右邊是一個不認識的帶着厚厚鏡片的男生,而左邊,是孟彷舟。
李老師在和拍攝大哥商量鏡頭,他們在原地候場待機。
耐不住無聊和等待的學生忍不住交頭接耳,而他們最後一排的安靜顯得格格不入。
季郁猶豫着,要不要說點什麼呢?
往常和孟彷舟都隻是路上碰面簡單問好的程度,可如今需要并肩站這麼久,總是一言不發,氣氛未免太過沉悶。
眸光閃爍,她截獲了一點突兀的地方,善意的提醒,算是開啟對話的一個切入點吧。
“孟彷舟,”季郁先開口,食指輕輕指向他抱在手上的樂譜,“你拿反了。”
少年猛然低頭,看到紙張上颠倒的字節和音符,啞然失笑,并訊速地将方向翻轉回來。
“你也是老師抓壯丁抓過來的嗎?”她問。
孟彷舟似是被這句話惹笑了,想到剛才馮津從籃球場把他“抓”過來的情形,頗為認同地點頭,“還真是被抓過來的。”
“對了...”他頓住,眼睑微垂,看起來有些難為情。
季郁擡眼,等待後話,“怎麼了?”
也不知道怎麼提起,遲疑幾秒後,他繼續,“那天——”
“來!别說話了!”李老師再次拍手讓大家安靜。
交代好事宜,拍攝即刻開始。
這組鏡頭時間不長,隻有幾秒,但卻反反複複拍了好多遍,李老師不斷看回放,越看越不滿意。
面對鏡頭,學生們的表情和動作都太過僵硬,特别是最後一排戴眼鏡的男孩子,甚至低着頭回避鏡頭,不止一兩次了。
再這樣下去不行,李老師一咬牙,果斷地把他換下了。
人一走,右側空蕩蕩的,季郁目光環顧四周,發現隻有他們這一排是兩個人。
李老師在場下的學生裡搜尋,想找個替補選手上場,拍攝的大哥等不及了,催促道:“要不就這樣吧,天光快暗了。”
“會不會有點不整齊?”李老師問。
“錯落有緻,挺好的,”拍攝大哥嘴上沒個門把,玩笑話脫口而出,“兩孩子站一起這不挺登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