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秘方 > 第211章 被詛咒的土地

第211章 被詛咒的土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黑山夜,篝火旁,二三十個身影守着一口空落落的大鍋大眼瞪小眼。

不知過了多久,那“新任匪首”終于忍受不住站起身來。

“就這些?”

幾口大箱子翻在地上,裡面的東西亂七八糟堆了一地,依稀是些精巧物件,即使因為沾了泥水的緣故失去了寶光,也能看出精巧樣式與真金白銀的做工。隻是在這深山老林裡,要那好看的茶具、金爐、鑲着寶石的燈盞有何用?填不了一口鍋、喂不飽一張嘴,還不如一隻燒雞來得讨喜。

許是她的臉色太過難看,那領頭的婦人當即哭喪着臉開口道。

“當真不敢欺瞞大俠,确實都在這裡了。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想來那船主也是個中看不中用的人……”

怪隻怪那船翻得不懂事,沖來哪隻箱子不好,偏要沖來許秋遲的箱子。

那柄腰扇眼下落到她手中,秦九葉牙關咬緊、松開、又咬緊,忍了許久才沒有将那扇子扔進火堆,最後隻得耐下性子繼續發問道。

“除了這些呢?你們這些年到底是靠什麼過活的?”

那婦人顯然已将秦九葉看做視察山頭的“賊婆老大”,聽到此處不疑有他,連忙為她講解道。

“大俠有所不知,此處名為遠樞大澤,雖然偏僻,但占得這方圓百裡唯一一處風平浪靜之所,至少不用受那水患山洪之苦,江河到了此處變得平緩,那些在上遊遭殃的船隻大都會被沖到此處,其中既有運貨的商船,也有搭客的渡船,我們隻需隔三差五去河灣淺灘處挑挑揀揀些值錢的東西,每月同路過此處的水匪幫交換些米面口糧,便可應付上一陣。行情不好的時候,就得花上些力氣扮做山匪劫道,那些落難到此處的大都想着破财免災、給錢也很是痛快。”

她這廂說罷,一旁的漢子連忙補充道。

“最近落難的船多了不少,隻因水漲得厲害,連帶着我們這裡怕是都要淹了,那水匪幫的人也有月餘沒來了,我們總想着能再熬些時日,到時候多換些,隻是眼下口糧也吃得差不多了,不知還能撐多久。”

“遠樞”這個名字,秦九葉曾在風娘子的古書上看到過。

居巢古國亡國後,沣河上遊的龍樞泛濫發了洪水,将整個居巢變成一片汪洋,這山坳處便被稱作遠樞大澤,意為離樞有些距離的大湖沼。如今不過二十餘載過去就要舊事重演,從九臯一路走來所見來看,眼下郁州的情況不容樂觀,那做江河生意的水匪幫早早嗅到苗頭,隻怕不會來這山中了。

秦九葉怎麼也沒想到,這年頭就連山賊也這般難做,混到連飯都吃不上一口的境地,當真是比丁翁村的雞鴨還不如。

世人都向往世外桃源,可那些大山深處、與世隔絕的人是否當真生活得那樣惬意,倒是沒人關注的。野史傳說将那遺失的國度描述得那般神秘莫測,她便以為那裡的人應當也是偏安一隅、與世無争的,可原來所有人都過着差不多的日子,靠天吃飯、災年隻能在泥巴裡掙紮。

眼見氣氛變得有些沉重,秦九葉沉吟片刻,拿出幾分當家掌櫃的架勢開口道。

“守株待兔到底不是長久之計,何況天公不作美、此地不宜久留,你們且同我說說這附近山路和水路的情況。”

她循循善誘地開口,身旁那一衆蔫頭耷腦的山民聽到此處仿佛終于尋到了主心骨,當即七嘴八舌地說起來。

“山路哪裡走得通?在居巢山裡行路,若離了水便是自尋死路,遲早要迷在這大山裡……”

大漢神神叨叨還未說完,已被婦人頗有氣勢地一把拉開,後者抄起一根樹枝在泥地上畫了個“丫”字形,同秦九葉解說道。

“大俠請看,這進出居巢的路總共便隻剩下兩條,以鴨觜澱分水處為界,一條要穿行東側竹海,一條要過西側溟山。兩條路都是水路,且東側河道多年前便已被人卡死枯竭,算是半條死路。”她說到此處,又将手中樹枝指向那“丫”字的左側分支,“我們現下所在的地方就在這西側分支附近,這裡人煙更加稀少,前幾年還曾在對面山頭上望見過另外一夥人,這些年除了我們幾個再沒見過其他山裡人家了。”

山匪自稱山裡人家,秦九葉嘴角忍不住有些抽搐,但她很快壓了下來,清了清嗓子繼續同對方探讨起來。

“既然并非與外界不通,為何不到外面尋出路?外面天大地大,總歸好過在這巴掌大的泥潭裡翻騰。”

婦人聞言手中樹枝應聲落地,人也垂下頭去、唉聲歎氣道。

“這離開的兩條路早就都被堵死了。西邊這條一直有官府的人徘徊把守,聽聞還和當年殺人放火的黑月軍有關,若知曉我們的存在豈非要下狠手?”

官府的人?且不說居巢本就是一塊被遺棄的土地,黑月二十多年前便已被遣散,官府就算暗中監管也不會打着黑月的名号吧?

秦九葉直覺這其中有些什麼,但看對方提起黑月時咬牙切齒的模樣,還是沒有追問,隻順着又問了下去。

“那另一邊呢?”

“另一邊就更可怕了,說是有個江湖魔頭走火入魔、潛逃至此多年,喜歡食人血肉,還專挑孩童下手,竹林盡頭便是那魔頭的地界。總之竹林為界,萬萬不可越界,否則便會被捉去敲骨吸髓,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秦九葉聞言又仔細看了看周圍的這些人,這才發現這些山民中确實瞧不見什麼年輕人和孩童的身影,大都是些四五十歲的面孔。

食人血肉?走火入魔?這聽起來怎麼有些耳熟呢?

秦九葉若有所思,眼前不由得浮現出一個名字。不會這般巧吧?可如果竹林那邊當真是傳聞中的川流院,那李樵豈非很有可能……

手中新折的樹枝啪地一聲斷了,衆山民吓了一跳,不明所以地望了過來,秦九葉瞬間回過神來,又恢複了正襟危坐的模樣。

“就算一切真如你所言,可在這深山裡讨生活也不止劫道一種法子吧?找個僻靜地方自給自足地生活不好嗎?”

就像丁翁村那樣的小地方,雖說富是富不到哪去,但日子總還算過得下去。她正要傳授一番自己“落地生根”的經驗,卻見那婦人愁眉苦臉地搖了搖頭。

“這居巢附近的地裡是長不了糧食的。”

“長不了糧食?”秦九葉愣了愣,顯然有些沒聽明白,“可不是都說這裡是郁州産糧最多的地界之一嗎?”

“那是從前了。現在這裡别說是糧食了,隻要是結果子的東西幾乎都種不了。”

秦九葉環顧四周,先前疑慮仍未打消。

“可這林子長得這樣密,草也很茂盛,怎會單單種不活糧食?”

“不是種不活,而是難結籽、難結果。老一輩還有傳言說,就算僥幸結了也不敢吃,毒得很。”

另一個婦人邊說邊從肩上卸下鋤頭,用力在腳下那暄軟的土地上鋤了兩下,随後蹲下身,示意秦九葉湊近些瞧。

“還有這個。你瞧這土裡都是這東西。”

秦九葉離近仔細一看,随即愣住。

那土裡隐約有些網狀的東西,棉絮一樣鎖住了整片土地的土壤,細細密密、交織在一起,看不到盡頭。她努力分辨一番才發現,那是蜜蕈的根。蜜蕈是一種菌子,凡是長過這種菌子的地方本就不易生長其他植物,種起糧食自然更加艱難。

秦九葉沉吟片刻,繼續追問道。

“一直都是如此嗎?”

“聽聞二十多年前的時候還不是如此的。郁州曾經最大的兩處米鄉就是雩縣和我們溟山一帶了,說是糧倉也不為過啊。”

二十多年前……那約莫就是居巢一戰前後,也就是說在那之前,這裡的林木作物應當還是正常的。是什麼原因或什麼東西使得這裡的土地變成這樣了嗎?這一切同李青刀地圖上标注的那個地方有關嗎?

沉默在夜晚的林間蔓延開來,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往火堆的方向縮了縮。

突然,其中一個山民開了口,低落的聲音斷斷續續,似是仍在為往事顫抖。

“我聽外婆說起過,這事不是沒有來由的。是當時城中的祭司亵渎了神明,山神一怒之下才降下災禍。這就是一片被詛咒的土地,莫說長不出糧食,隻要進了那大山深處便會被勾了魂魄,淪為惡鬼牙下的祭品。”

他話音落地,身旁其他人也都低聲附和起來,神情中透出一種無所依從的懼怕。

居巢一戰幸存者本就寥寥,其中又有大半沒能逃過之後的饑荒和亂局,最終能夠活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其間經曆的磨難非常人能夠想象,老一輩就算提起當年應當也是諱莫如深,一些口口相傳的事難免變了味道,所以秦九葉并不覺得對方說的話有多少可信。

但傳說往往出自一些真實發生的事,被情緒渲染誇大後才成了如今的模樣。若想探明幾分真假、幾分虛實,隻有深入其中親眼所見才能判斷。

一股焦糊氣味飄出,秦九葉連忙将火堆裡埋着的山芋分給衆人,又将自己那份全部塞進嘴裡,随後拍了拍手站起身、望向夜色中的大山深處。

“前怕狼、後怕虎,什麼事也做不成。事到如今,倒不如賭上一把、搏上一搏,待我去一探究竟,看看是否真有惡鬼坐鎮其中。”

衆人被她這番“豪言壯語”驚得說不出話,旁邊一直沉默的姜辛兒卻在此時開口道。

“深山密林不比其他,就算你僥幸避開那些兇險,沒有地圖方向的指引,隻會無頭蒼蠅般亂撞。”

秦九葉聞言低頭将手伸到衣襟裡,在衆目睽睽之下從衣襟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布來。

“倒也不算沒有指引。”

仿佛冥冥中有種會發生什麼的預感,臨出發前,她私下依照李青刀留下的地圖又原樣複制了兩份,原本由邱陵保管,複制的一份交給陸子參保管,另一份留在自己手中貼身攜帶。

事實證明,她向來坎坷的命運從未改變,這份複制的地圖終于派上了用場。

秦九葉找了塊平整的石頭将那片地圖攤開來,衆人見狀便都圍了上來,可一看她要去的地方後又紛紛縮了回去。

“大俠,且不說山那邊可怕得緊,你要去的的地方,我們也沒去過啊。”

秦九葉有些納悶。

“你們不是土生土長的居巢人嗎?”

吃着芋頭的大漢同身邊的人小聲确認着。

“那是城裡的方向吧?”

另一人點點頭,同秦九葉低聲解釋着。

“居巢很大咧,城裡一個世界,城外一個世界。城裡是黃金屋,城外卻是泥巴地。我們祖上都是種地的,就算是幾十年前也沒有進那城裡看過啊。”

秦九葉聞言不由得有些沉默,就在此時,一道脆生生的聲音蓋過所有人的議論聲響起。

“我去。”

秦九葉轉頭看了看,半晌才注意到那個比桌台高不了多少的身影。

那是個小胖妞,皮膚黑黑的,油亮的頭發編成個長辮,用跟簡單的紅繩捆了垂在腦袋後,抿嘴時臉頰上瞬間擠出兩個窩。

在吃食如此匮乏的地方能長成這樣也是有些天賦,秦九葉心下有些感歎,清了清嗓子道。

“你不怕嗎?還是在說大話?”

胖妞被質疑,當下拍着胸脯道。

“你跟我走一趟不就知道了?但我時間也很寶貴的,你得付我帶路費。”

秦九葉樂了,突然覺得這矮墩墩的胖妞有點意思,當下抱臂道。

“你要多少路費?”

那胖妞沉思片刻,斬釘截鐵地舉起五根手指。

“少說也得五個山芋頭。”

對方話一出口,周圍那些婦人和漢子終于忍不住低聲笑起來,秦九葉也跟着笑了,笑着笑着又有些笑不出。

她想起了那個當初跟着師父在深山裡埋頭苦修的自己,又想到那個三車饅頭的承諾。五個山芋頭說來窮酸,可又何嘗不是這小胖妞能想到的最珍貴的東西了呢?不走出這大山,一生可能也就如此了。

心底某個角落一動,秦九葉不由得環顧四周,視線從那一張張很久沒有過笑容的臉上一掃而過。

一群五大三粗的山匪加在一起還沒有個小姑娘膽子大,又或者是那山神的陰影投射在了這些人心中,使得他們的勇氣一并消散,至今都走不出這座大山。

“這一趟我是非走不可的,隻是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她說的是“不知何時才能出來”,但所有人都知道那其實是“能不能出來”的問題。那領頭的婦人當下顫巍巍地望過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