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昨日裡剛買了精米,沈二貴與李鳳娟說去山裡是個力氣活,便讓她多煮些白粥。
兩碗白粥上桌,沈二貴就将一碗粥推到吳懷夕面前,喊着“嫂嫂先吃”,着實熱情。
現在的吳懷夕可是他心中的财神菩薩,那碗李鳳娟盛給自己的白粥就這樣進了吳懷夕的肚。
不愧是精米,煮出來的粥也是潔白如玉,米香四溢。
吳懷夕舀了一口粥,咽進嘴裡,也不用就腌菜,柔然細膩的粥在舌尖化開,不用過多的咀嚼便滑入喉嚨,直達胃部。
熱氣蒸騰,叫人的身子都暖和不少。
等李鳳娟端出一碗帶湯水的,碗底裡見不得幾粒米的白粥時,吳懷夕與沈二貴早就背着背簍進山,而桌上她那隻自己的大碗已經空空如也。
她罵了沈二貴一句“胳膊肘往外拐”,又憤恨地喝了一口米湯。
進山的路并不好走,需要通過一條小徑,小徑泥濘又狹窄,闆車是不能拉進山的。
二人在山外頭撿了兩根粗樹枝,将闆車停在了一旁,一前一後,拄着慢慢靠近了山腳。
由于前幾日下了雨的緣故,山腳的枯木下果然長了不少的菌子,悶在一堆雜草下的,是一些香菇與平菇,還有一些色彩豔麗的毒菇。
吳懷夕隻是掃了一眼,也并未看見昨日見到的羊肚菌與雞枞菌。按照老太太們的說法,是再要往山裡進進。
她今日的目标并非那些菌子,畢竟身邊跟着沈二貴這人,還在傻樂呵。
決明子是常見的草藥,二人往山中走了一陣,便尋到了決明子灌木叢。
這樣大的一片決明子叢,上方綴滿了豆莢一般的果實,看來并沒有多少人摘取。吳懷夕望着這決明子叢有些吃驚,她見過決明子花,嬌豔可愛。若是春日裡來,就能見到遍野的黃花,定是好看極了。
見沈二貴正靠着樹枝休息,吳懷夕便喊他來采摘,他雖說有些不情願,但今日畢竟是第一次進山,他歎了幾口氣,還是将吳懷夕的背簍取來,去将那些豆莢般的果實摘進背簍。
“二貴兒,你且在這兒摘着,我去尋尋其他的藥材。若能尋到,也能多賣些錢,給二貴兒讀書。”
吳懷夕将一條汗巾搭在了他的背簍上,笑容溫柔似水。
“嫂嫂莫要往深了進,雖說是冬日裡,保不齊會有野獸出沒。”
沈二貴聽了這話,更是有了些幹勁,拿起那條汗巾,擦了擦那根本沒有冒汗的額角,目送着自家嫂嫂離開。
吳懷夕往山裡走了走,在确保沈二貴瞧不到她的影子後,便按照老太太們說的方位尋了過去。
杏花村的人平日裡靠種田績麻過日子,要說從前還有一兩位獵戶去深山裡打獵,但如今基本每家每戶都有一畝農田,男人們領了鋤地插秧的任務,便很少有人再進深山了。
山中草木茂盛,許多巨松上都爬滿了藤蔓,着實有些難走,也不知那些老太太是如何順利進去的。吳懷夕一邊用手中的枯樹枝掃去路上的障礙,一邊感歎。
老太太這樣的人物,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按理說越往裡頭走,越陰涼才是,但她倒是覺得,怎麼身上并不寒冷,反而暖和起來。走了不多會兒,她便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再仔細瞧瞧,竟有水汽從樹林見蒸騰出來。
吳懷夕心中一驚,便快步朝着那處有水汽的地方走去。
待到了地方,她終于打消了這兩天心中的疑惑,為何這樣冷的冬日,在沒有溫室培育這種東西的古代,山中會長出雞枞菌這樣喜熱的菌子。
這兒竟有一處溫泉!
她用手試了試這溫泉水,溫度适宜,最适合溫養植物。她心中大喜,這樣的溫泉水,也許不止能長出菌子......
吳懷夕繞着這方溫泉走了一圈,果然在溫泉旁的幾棵樹下,發現了許多才長出來的羊肚菌與雞枞菌,一旁支着白色杆子的竹荪,也冒出來不少。若是再挑開一些雜草,還能撿到不少松茸。
可最讓她激動的,不是這些菌子,而是她找到了金銀花。
它的價值,可要比那些決明子與鴉膽子金貴的多。這被稱為金銀花的東西,在溫泉的熏陶下,倔強地開着它白色的小花。
吳懷夕捧着那花,幾乎落下淚來。
有了這些東西,她就能多掙一些錢,就能更快地想辦法脫離這個個都不懷好意的沈家。
她用這溫熱的泉水洗了一把臉,泉水旁待了一陣,平複了她激動的心情,再慢慢地返回沈二貴采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