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折得一枝春(科舉) > 第23章 院試夢破碎

第23章 院試夢破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相較于前面的縣試府試,院試是整個大乾科舉體制中最簡單的一關,這種簡單體現在方方面面。

首先,院試隻考兩場,正場和複試。第一天考時文和雜記,雜記考察包括曆史、地理、法律等常識性問題;第二日考經義和詩。

雖然多了項雜記的考察,但難度不大,而且考試題量減少,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比較友好。

其次院試錄取率極高,大乾規定“縣考取二倍,府考取一倍”1,縣、府兩級考試錄取的名額,分别可以是院試最終錄取的考生名額的二倍和一倍。

也就是說,這一年院試錄取的人,數應當是當年府試通過人數的一半。

即使有往年通過府試的人來報名參考,大緻估算下,今年報名的學子中,應有四成能上榜。縣試府試可是十取一二,院試直接十取四!

最後,院試的出題人是各省的學政,一省學政每三年,會依次在該省下各個府進行巡考,輪到安慶府大概是在八月初。

換個說法,縣試府試由于出題人是抽簽決定的,學子們無法揣摩出題人喜好,但是院試,确實留了一個空子給大家鑽。

他們安省的學政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兩年了。據流傳出來的消息稱,這位學政,出題講究四平八穩,不求标新立異隻求不出錯。自然,也喜歡簡明扼要言之有物的文章,哦,這位學政還習的顔體,傾向于寫顔體的文章。

可見大家都把他習慣摸得透透的,而且這樣一位“不粘鍋”學政,他也不會輕易改革出些奇形怪狀的題,畢竟不想挨罵影響自己名聲嘛。

總之,在院試開始之前,一切看上去都顯得前途光明。

雖然趙惟明一再告誡自己要沉着,不能因為簡單而松懈。但事後想想,自己也應該有被這種輕松地氛圍感染,幾乎以為秀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由此,這四個月備考雖然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卻不至于像前幾個月那樣累到掉頭發。

六月六他生辰那日,不僅趙夫子還他寄了不少文章過來,孟夫子也托趙夫子轉交給他一封信,裡面是他對安省現任學政的一些見聞。

趙蓁蓁也專門從從女學請假趕過來,給他塞了一本文集,說是這三年廪生的院試文章,讓他好好參詳莫辜負了她熬了五日收集抄錄的苦心,趙惟明真是哭笑不得。

八月初四,趙惟明跨過龍門,開始院試。

有了兩次經驗,這回可以算得上得心應手,題目也如同大家之前猜測的那樣中規中矩。

唯一有點難以下手的題為:“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這題目出自《論語八佾》,原句是:“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韶》是歌頌虞舜的一種樂舞,這裡聖人談到對藝術的評價,他很重視藝術的形式美,更注意藝術内容的善。

這題目理解起來不難,難的是如何下筆,因為通篇要緊扣《韶》樂的美和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容易詞藻堆砌而内容空泛。

趙惟明冥思苦想,以“聖人贊有虞之樂,文備而情亦備焉。夫樂乃功德之形容也。大舜之樂,有以極情文之備如此,豈複有過之者哉!夫子稱而贊之,所感深矣!”開篇,體現對韶樂的贊美與推崇。

下面以:“且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樂”作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說明音樂是時代的産物,《韶》樂之盛亦是堯舜朝之盛。

後面開始具體論證:“羲黃以降,作者非一人矣,而舜之《韶》,何其盛乎!蓋其本蘊蓄于升聞紹位之初,而其制大備于治定功成之日。笙镛琴瑟,有以極音律之和,而聞之者心融。幹戚羽旄,有以備物采之華,而觀之者忘倦。”

這樣順下來思路便開闊了,趙惟明筆下不停,一口氣寫到:“謂之盡善,則美之中又有實焉,而非徒以其文矣。《韶》之為樂,其盛也一至于此哉。”作為結尾,緊扣開篇。2

寫這篇文章時,趙惟明似乎感覺眼前有人走來走去。他一開始沒在意,直至那人停留在他眼前盯着他作答,餘光一瞥才意識到是學政在看他答題。

前世今生加在一起也有了三十餘年經曆,趙惟明對這種老師監考時走過來盯着看的情況見怪不怪。

隻是這回看他試卷的可是一省學政,翰林出身,正四品大員。一時間他覺得是不是祖墳冒青煙了,人翰林都為了自己文章駐足了。

院試兩日,趙惟明頭一次寫得酣暢淋漓,待出考院時甚至有些意猶未盡。這回同樣是等着結保同窗出來,彼此交談兩句就各自回住處,獎勵自己早睡一日。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在失敗之前,成功看起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備試時心無旁骛博采衆長,号房裡文思泉湧下筆一氣呵成,就連出來後,将文章與同窗探讨,寄與師長點評,得到的反饋都是極為正面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