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到古代去養豬(美食) > 第55章 鮮肉月餅

第55章 鮮肉月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田氏與吳氏還好,幾個小的心不在焉,阿餘剝着瓜子。時不時擡頭看着烤窯,阿鯉動動鼻子,阿茂填完柴,熱也舍不得走,怪隻怪麥粉與油脂碰撞的香氣,馥郁濃郁。

好不容易熬夠了半個時辰,月餅出鍋了,鮮肉與蛋黃月餅做成了蘇式風味的水油酥皮,甜口月餅分别做成水漿皮和翻毛兩種。大小形态不一,圓的、扁的、鼓的、大的、小的,還冒着熱氣。

福珠真怕他們會撐到走不動路,所以将一塊月餅切成四份,這樣能把味道試全,還不漲肚子。

這一切開,從層理能看出水油酥皮與翻毛月餅不同,水油酥皮是酥在外,翻毛酥皮是秀在内。

衆人不一而同,先嘗的鹹口的,因着以前沒見過,充滿了好奇。

“酥軟、鹹香,沒想到鹹口的月餅也如此可口。”吳氏年紀大了,在她的印象裡沒有接觸過鹹月餅,接受起來也會有難度,昨日她還與田氏念叨,肉餡月餅要是賣不掉怎麼辦?就像甜鹹粽子的甜鹹之争一樣,甜鹹搭配好了就是永動,搭不好就是敵人。

“這蛋黃沙沙的,越嚼越上瘾!”阿餘拿一塊放入口中,嚼碎了都舍不得下去。

“将這幾種口味嘗個遍,喜歡哪個就拿一整塊食,又不拘着你們,隻是怕積食”福珠尤其怕阿鯉害怕不敢伸手。

福珠拿了一塊鮮肉月餅,裡邊餡料塞的足,烤出來鼓鼓囊囊的,中間“鮮肉月餅”四個紅字都被頂散了:“其實啊,這鹹口月餅還有雲腿的,用松塔炭火熏過的豬腿,吊在通風處風幹,從深秋到臘月,油脂乳化流失,剩下薄薄的膠質,瘦肉則更加細膩,切成肉丁,就是做什麼,那味道都妙極!”

“那咱們也曬豬腿!”沉迷于蛋黃月餅的阿茂隻捕捉到這幾個字。

“傻子,那叫雲腿,豬腿都被你叫俗了!”阿餘糾正他。

阿茂尴尬一笑:“不好意思小姐,是雲腿。”

“要腌豬腿,最早也得入秋,天氣轉涼,不然就臭了!”福珠指着空中的蒼蠅飛蟲道:“再說也惹不起它們!”

這東西“身體”不大,容量不小,自然是很解飽,一人一塊月餅就飽了,阿餘和阿茂也隻一人食了兩快,剩下的,福珠打包給甯王、安禦醫、趙尚書和胡縣令幾家送過去了。

熟悉了一天流程,對自己的步驟也越發熟練,再幹兩天,實現量産應該沒問題。

因着福珠第二日要帶着阿餘去鋪子賣月餅,所以将宋月、曹大娘拉來幫忙。

隔日一早,食鋪門前便戳了牌子:鮮肉月餅、漿皮/翻毛五仁月餅、蛋黃月餅、漿皮/翻毛紅豆月餅、漿皮/翻毛黑芝麻月餅、漿皮/翻毛棗泥核桃月餅,滿滿當當寫滿了。

瘦陳和胖高來了一看:“嚯,除了黑芝麻,都聞所未聞呐!”說罷,兩人沖到前頭将各種口味都買了一塊,福珠貼心道:“這邊有切好的試吃品,可嘗過後再挑着喜愛的口味買。”

這兩人擺擺手表示不用,他們胃口大。

這一舉動還是心思細膩的女子最受用,紛紛誇福珠貼心,嘗過之後,又開始誇贊月餅味道好。

水漿皮隻薄薄一層,掩不住餡料的甜,乃嗜甜人士的首選。牙口不好、對糖度接受力低的人便可以選翻毛月餅,隻輕輕一咬,片片的酥皮便落了一地,像鱗毛一般。

許多年輕人更愛水漿皮,有些走親訪友考慮到老人的,多數會選翻毛皮,有的直接大手一揮,每種都來上兩樣,管他什麼,總之味道都差不了。

需要訪友的食客用竹盒子拎走了,買來自己用的就簡單用蒲包包上,麻繩一紮,省銀子又輕便,還有更高需求的:譬如饋贈師友、上司,用蒲包會顯得不重視,而且盒取“和合”之意,襯中秋也應景。

所以福珠特意準備了漆盒,黑底紅漆金邊,四周用金漆描了竹子、桃花、蝙蝠的圖案,樣式是極貴重的,當然價格也是極高的。

還有人不用包,直接端着盤子坐在鋪子裡食,剛出鍋的蛋黃月就被送過來了,到食客手裡,酥皮已經被耨的濕軟,一口下去,黑芝麻兜着蛋黃一齊裹挾入口,蛋黃醇香回甘,黑芝麻苦澀甘醇,酥皮沒有味道卻增加了層次感,苦、鹹、酥、幹,看起來沖突的搭配,卻是越嚼越香,那年輕人食完一塊,顧不得擦嘴角的渣渣,便又買了十多塊蛋黃月。

京都的百姓一開始對鹹口月餅接受度一般,但僅限于嘗之前,安禦醫食完鮮肉月餅,覺得其他口味都遜色許多,餅皮酥中帶脆,粉中帶韌,使勁按壓,内餡還能挖出湯汁來。

甯惜錦更愛棗泥核桃餡的,棗泥細如脂膏,泛着濃烈的香氣,棗子本身的甜度大,用牙齒切斷,還扯出絲來。

棗泥是軟的,核桃是脆的,帶來多層的口感體驗,細細品味,核桃外皮有點苦澀,咀嚼出的油脂,馬上就與棗泥融合了,是名副其實的甜、香。

甯王嘗了一口五仁餡的,沖着這名字,他偏愛此月餅。五種果仁在一起翻炒,加糖漿豬油凝結成團,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掰開後,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是哪五仁,沒有肉,依舊能嚼出脂肪香。

尚書夫人則更愛翻毛月餅,餅皮細膩口感清淡,外邊看着瓷實噎人,切開後可以用“層巒疊嶂”,她不禁感歎:“皮薄如紙,如吹雪輕透,卻層次不窮,雅趣至極!”

有福來的月餅,從口味、形态、寓意無不俘獲大禮朝百姓的偏好,自是火爆非凡,尤其是福珠将“五仁”的涵義用紅紙寫了貼在外邊,又招來了許多墨客來此品鑒。

福珠同時供應一線天的月餅,實在是忙不過來,陸離有一日過來,聽她訴完苦水,立馬從酒樓調了五個小厮去幫忙。

這才解了她的煩惱,陸離則被投喂了滿肚子的月餅、烤肉,回去的時候,手裡還拎着好幾盒子月餅,福珠叮囑道:“人情往來别忘了走動,不夠再來取。”

離中秋越來越近,為了應“團團圓圓”的景,放入漆盒的翻毛月餅增大到半斤重,漆盒也變為雙層,饋贈貴友更顯大氣。

陸離将月餅提到皇宮,不久便傳出來,有福來的月餅深得聖上誇贊,家家都要嘗嘗這皇上稱贊的月餅。

中秋節的氛圍也被推到了至高點,豐收之季,勞碌一天的百姓,糧食滿倉,與家人同坐,一桌飯菜,花前月下,家好月圓,這是平凡人素樸的追求。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