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宣心裡惴惴的,害怕肅王不相信她,更擔心肅王的站位,若真如此,劉家便是自投羅網了。
福珠知曉她的不安,小聲跟她道:“據我所知,肅王與陸離甚是熟稔,陸離經常與世子共事,想必王爺不會偏着陸林這頭。”
聽完這話,劉宣心裡踏實許多。
和普通官宦人家不同,肅王府裡的格局多了幾分莊重肅穆,不過兩人心裡揣着事,無心研究将軍府的布局如何。
劉宣見到肅王,扼要地将事情來龍去脈說明,肅王聽罷倒是沒有驚訝,仿若是意料之中的結果。
他令仆人給兩人沏上茶水:“先飲些茶水壓壓驚吧,你們帶來的消息至關重要,我自會派人處理。”
劉宣接過茶水急急道:“此時那邊尚有人盯稍,若有需要,我們必定全力配合。”
“實不相瞞,早已有人調查這個案子,隻是循着蛛絲馬迹,暫且懷疑陸林,托了你的福,這下能來個證據确鑿了!”
“如此,倒是萬幸!”劉宣将杯子輕輕磕在桌子上。
福珠見劉宣不說話了,忍不住道:“劉姐姐是下了決心與陸林義絕,才派人搜集證據。誰想到發現了驚天秘密,若因着此事被牽涉進來,還請肅王殿下能保全她。”
肅王爽朗大笑:“還是董丫頭想的周到啊!”
說罷叫來管家耳語幾句,轉頭對劉宣道:“劉家娘子隻需将地點告知與我,剩下的就不用管了。事成之後,你可是大功臣,想必還會有一筆厚厚的封賞。”
“劉宣不求獎賞,隻想與那陸林和離,帶着我兒離開陸家。”她雙眼通紅,福珠在此時挺身替她索要條件,實屬不易。
“好,到時候老兒幫你!”肅王應了:“此事牽連甚廣,一定要守口如瓶,不可讓更多的人知曉。”
兩人猛點頭,畢竟稍不留神就要掉腦袋的。
福珠攜着劉宣從後門出府,心裡大石落定,步伐都輕快許多,坐上馬車,劉宣拉着福珠的手認真道:“董娘子如此慷慨大意,幫劉宣解困,我竟在背後算計你,是我狹隘,多次欠姑娘的人情,還是那句話,以後若有需要劉宣的地方,任憑差遣。”
除去治國安天下的大義,福珠僅是站在她的初衷而已,日後東窗事發,劉宣定會被裹挾進去,還不如最初便要下承諾。
“便是以後能用得到劉姐姐的地方,我再向你開口,眼下先攢着吧。”
一路上,福珠從劉宣口中得知:原是在古代販賣私鹽是犯法的,但是把魚腌成鹹魚便可以,但其味腥苦,與其他食材相混,恐污了食材,隻貧苦百姓來買,價格很是低賤,故而要想發大财,還是直接販鹽。
作為廚子的福珠甚是明了兩者的差别,鹽可調百味,鹹魚可不成:“那咱們所用的鹽巴,都是晉都所産?”
“湖鹽多是晉都來的,除此之外還有井鹽,兩者價昂。海鹽價廉,多留給百姓所用,所以沒有特殊原因,不會出現在京城。”劉宣自小耳濡目染,說起“食鹽之道”并不陌生。
福珠第一次了解用鹽的地域差異,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了:“沒想到日日用的鹽如此來之不易,不如咱們就用它做一道獨特風味。”
本來憂心忡忡的劉宣噗嗤笑了:“在福珠這裡永遠不缺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