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福珠出門的時候,陸離騎着快馬趕回來了,見她如此匆忙,忙喊住她:“福珠,去做什麼?”
福珠見了他,來不及叙說别的,把接連的這些事說與他,陸離聽完,關心道:“可有人受傷?”
“那倒沒有,食客也偏着我們說話,他們來不及施展就被抓了。”
“你便回去吧,我讓陸禾去府衙查問情況,有什麼進展他就來通知了。”
福珠見他似乎有急事,不便留他,想想還是問了一句:“飨食若忙完就來飯館用飯,我...我們為你接風。”
陸離作勢調馬離開,聽見身後福珠的話,特意轉過身來答一句:“好,飨食我回來。”
福珠又回了飯館,陸離快馬加鞭地去了肅王府,到了隐蔽的小門,遲武已經在門口等他了。
二人見到肅王,将事情一一禀報,那艘貨船經過蘇杭後,直接停在了港口,已經有好幾日沒有動了,據他們觀察,這艘船好像在等指令。
為了不打草驚蛇,陸離并未讓朝廷埋伏的人輕舉妄動,祁靖也在沿路設了伏點,這艘船一直在眼皮底下,他與遲武收到肅王收到的信之後,快馬加鞭地往回趕。
“是等着對面的倭寇接應呢。”肅王把得來的賬本拿出來,示意陸離。
翻開第一頁,陸離一眼認出是陸林的字迹,賬冊上一條條記着他和三皇子與虎謀皮的種種,包括他從中偷得了多少石海鹽給酒樓用,涉及倭寇的細節,陸林知道的就少了,隻草草寫了兩筆,所以要想查清楚三皇子是如何偷敵的,還要緊緊跟住這艘貨船。
“三皇子還不知道陸林賬本丢了,以他的性子,肯定死死捂着這個消息,在背地裡偷偷找,他心情不佳找渠道發洩,随意找人麻煩。”陸離放下賬本,肯定道。
遲武說話直:“那倒是,若那蕭铎知道手下将他點點罪證記得清楚,時刻準備揪他老底,估計得馬上剁了陸林。”
肅王想起福珠那事,對陸離道:“福珠丫頭那邊如何?聽說有人鬧事?”
“兩個搗亂的人已經被帶走了,幕後之人還需調查。”陸離語氣淡定,看不出情緒。
“怕是那兩個搗亂的也不知道真正的指使之人。”肅王一語道破。
陸離道:“想必胡縣令一會兒就将兩人放了,我已經派人守着了。”
果然,那倆異族大漢剛出來,就偷偷摸摸跑了,守在衙門口的人,悄悄跟上去了。
陸離和肅王商量,這本賬不宜暴露的太早,容易打草驚蛇,肅王交代暗探帶走了些值錢的東西,制造進了賊人的假象。
隻等摸清蕭铎勾連倭寇的來龍去脈,這本賬冊就成了錦上添花的物證。
有福來沒有受那兩人的影響,食客都知那兩人是來找茬的,畢竟這大半年,飯館還是有些口碑在的。
福珠絲毫不在意剛才的插曲,隻出門的時候不能落單,剩下的該忙就忙。
俗話說:上車餃子下車面,給陸離接風,福珠打算做臊子面,它的精髓在于:面、肉臊子、素臊子還有酸湯,看起來簡單的一碗面,做起來也繁雜。
面條要彈,揉面卻不能加堿,堿水有澀味兒,會影響面條的口感,這便考驗水面的調和技術,溫水将面活的硬朗,反複在案闆上摔打,用竹蓋簾扣好置一邊醒發。
臊子面裡有葷有素,肉臊子要選帶皮的五花肉,肥、瘦分别斬成大片,再細切成肉丁,待鍋裡的素油蒸起薄煙,肥肉煸出油後再炒制瘦肉,此時鍋裡多半都是油,福珠也不往外舀,豬油多了食着更香,還能鎖住瘦肉的水分,不容易發幹。
炒到半熟後,福珠撒了幾滴醬油上色,光有色還不行,“味”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平時要加的蔥段、生姜、八角、醋之外,還要放糖、草果、桂皮、香葉、良姜加水炖煮。
阿餘見鍋裡有“生姜”還有“幹姜”,不由地疑惑:“小姐,為何都是姜,還要放兩次?”
“生姜味鮮,用來提味,良姜用來留味,兩者不繁複。”福珠往鍋裡撒了秦椒面,肉湯變得紅亮,還需一會熬煮兒,等辣味入進去。
出鍋前,福珠讓阿餘用筷子把姜片、大料等撿了,就連蔥都切的是滾刀大段,好挑的很。
肉臊子着實是一半肉,一半油,黃燦燦的油下沉着肉,阿鯉感歎:“要是想食一口肉,得準備雙長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