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鍋底刷上薄薄一層油,散上打勻的雞蛋液,小火煎至淡黃,雞蛋餅就能揭出來了,福珠一連煎了十來張才作罷。
素臊子隻需收集時令蔬菜,加鹽炒熟即可,福珠選了豆芽、豆腐、小蔥、胡蘿蔔,再将切成菱形片的雞蛋片一齊下鍋,最後放進切碎的黃花菜和雲耳翻炒,雲耳也喚作“雨”,就是後世的木耳,有“素中之肉”的美稱,價格不低,福珠也是想念這口甘醇的菌香,才咬牙買了些。
做完這些,剩下的等人齊了再動手也不晚,面條食的就是剛出鍋的新鮮度,時間一久,面條坨了或糟了,口感會大打折扣,以福珠多年的經驗認為,食面條最好就是端着碗在鍋邊守着,撈出來便盡快嗦入口中,若用的慢了,中途的面條都會坨成一團。
陸離從肅王府出來,還不能進宮,皇帝命人告訴他,天黑後易掩人耳目,方可入宮。
既如此,他帶着陸禾、遲武兩人直奔有福來,遲武一聽去飯館,眼睛一下就亮了,抑制不住的高興:“早就想念董娘子的手藝了,跟着公子有口福!”
陸禾跟在陸離身邊這麼多年,早已養成了寵辱不驚的性子,悄悄看了一眼陸離,果然不愉,輕咳一聲:“遲副将軍慎言!”
遲武疑惑,陸公子走之前,好像瞪他一眼?
陸離一行人到的時候,天已經擦黑了,食肆裡的火鍋已經點起來了,掀開厚厚的草簾,熱氣撲面而來,暖和不少。
不過深秋夜涼,許多食客更願意打包回家食,畢竟這古代沒有那麼多燈,太陽落山就是一片漆黑,所以夜間的飯館沒有夏日那麼火熱,食客是三三兩兩的。
福珠見他們到了,讓阿鯉給三人端來熱茶暖身子,小聲對陸離說:“今晚食面,隻是不知什麼時候到,還需等一會兒,做好去後邊用。”
陸離聽着福珠絮絮叨叨的小話,臉上不由地挂上笑,其實福珠不知,她的語氣裡還有點小埋怨,陸離道:“下次我讓陸禾提前告訴你,再不讓你空等,可好?”
福珠看着他發笑的眼,也意識到剛才的舉動,忙解釋:“我不是怪你,就是讓你等一會兒...”
到最後沒聲兒了,陸離輕輕捏了捏她的指尖:“我知道姑娘不是怪我,但我覺得下次提前告訴你更好,還有,以後我離開也提前和你說。”
“嗯,我還是很想知道的,老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福珠說完,回捏了一下他的手,便去廚間熬酸湯了。
酸湯是臊子面的關鍵,福珠将剛才撈出來的香料一股腦放進清水裡,水開後轉小火焖煮出香味,隔着鍋蓋能聞到香氣的時候,福珠用笊籬把它們撈出來,把素臊子倒進去煮上片刻,隻蛋片過水燙一下就行,煮過了就坍了。
林大廚把面條抻好,“啪啪”在面闆上摔打幾下再順着鍋沿滑入煮開清水中,他心裡不禁感歎:董娘子年紀雖小,手上的功夫可不軟,這面揉的軟硬适中,若再硬一分,面條會發倔,軟一分,口感發糟。
素臊子出鍋前還缺點鹽,福珠用小勺往裡灑,絲毫沒有意識到她在行家心裡又上升了一個高度。
阿茂把裝着面條的海碗端到後院的正屋裡,福珠道:“因着外邊冷了,所以暫時舍棄了小石桌,就暫時用屋裡的小木桌吧。”
前幾日就把正廳裡的雜物收拾好,來幾個人用飯,屋裡也不顯擁擠。
桌上隻幾個海碗,除了裝面條的,還有裝素臊子與肉臊子的,為了防止面坨,福珠趕緊舀上素臊子湯。
陸離見裡邊有盈透的豆芽、白嫩的豆腐、鵝黃的蛋片、紅褐的木耳,剩下的他一時分不出來,正當他還想細看的時候,福珠把調好料的碗送到他面前:“趕緊用,久了就失了味道。”
隻見面湯上還頂着兩大勺肉臊子,陸禾不敢勞煩福珠下手,學着福珠分别澆上素臊子湯,再舀上肉,拌勻的面條油潤,湯底紅亮,遲武等不了,直接挑一大筷子嗦入口中。
面彈、肉香、菜嫩、菌厚,各種味道隻一口便得到滿足,恰到好處的辛味兒正好驅散了秋日的寒,陸離食了一口,感歎道:“還是福珠做的飯食最撫慰人。”
看着三人急切的模樣,福珠說道:“多用些,廚間還有,因着這臊子面講究面少湯多,所以我盛的面不多,若是不夠,可以回碗,臊子是足夠了的。”
“怪不得,熱湯面滑不黏,原是如此。”陸離說道:“碗是肯定要回的,我們自己去就好。”
陸禾順着自家公子的意,連連點頭:“我代勞就好。”
遲武也沒有使喚人家的道理,他食的張不開口,嘴角挂着湯汁,便連連點頭。
天氣漸冷,福珠讓田氏和吳氏趕亮回去了,林大廚帶着幾個小的在廚間用飯,阿茂上來撈了好幾勺肉臊子,肥肉焦脆,瘦肉鹹嫩,還有辣椒面霸道的辣,用起來實在過瘾,再喝一口清靓的面湯,一路暖到胃裡。
阿餘和阿鯉也用的不少,就連林大廚都不禁撫着肚子,第二次回碗回多了,不過這丢人的事,還是自己消化,不能聲張了讓小輩們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