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月氏人從小就吃他們認為的‘潔食’,”伏瓦繼續,“所有其他任何食物,哪怕是強行灌下去,也會造成反胃,被嘔吐出來。”
“明白了!”秦王一拍大腿,“公主之所以吃什麼吐什麼,原因就是宮廷禦膳,無論如何精緻,并不‘合規’。”
“王上英明,”伏瓦跪着鞠躬道,“小的主動前來,就是請求負責芭絲·荷西亞的飲食。唯有如此,她才能活下去。”
那次觐見之後,嬴政就給伏瓦配了好幾個助手——全都是前者從被俘月氏奴隸中挑出來的——專門為被囚公主制作“潔食”。
王上還專程去禦膳房參觀,見到了什麼樣的飲食才算kosher。
首先,蔬菜水果必須洗淨裡面的蟲子,而菜花這種很難洗淨的蔬菜往往棄之不用。
其次,肉類的講究非常多:
豬肉、狗肉、昆蟲、蝦蟹蛤蜊這些中原最常見的食材,統統不能入菜。
隻能食用蹄趾數目為雙數、且能反刍的肉畜,有鱗有鳍的魚類,以及猛禽之外的鳥禽。
加工過程可以由伏瓦指導助手來完成,但宰殺必須由伏瓦本人下刀。
在禦膳房的屠宰室内,嬴政親眼看到:
一身潔白長袍的大廚伏瓦,右手握着兇光閃閃的宰牛刀,另一隻手緩緩撫摸着肉畜的後脖頸,口中念叨着誰也聽不懂的經文。
然後,就見剛才還在驚恐嚎叫的畜生竟然安靜了下來,四肢彎曲,跪倒在地,安詳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肉菜飯都烹饪好了,出鍋後剁碎,混入戰争中繳獲的月氏葡萄酒,形成一碗漿糊,這就是芭絲·荷西亞的一頓正餐——
品相實在沒法看,但就是香味撲鼻、入口消融。
當然,在給高貴的女囚端上來之前,肯定要經過宮廷驗毒師的專業試嘗。
然後,好奇的嬴政便帶上翻譯,跟着伏瓦和手捧餐具的助手們,來到了囚禁公主的寝宮。
一臉憔悴的姑娘看到了來者的相貌,聞到了kosher的氣味,立即什麼都明白了。
她擺出似曾相識的怒容,有氣無力地咒罵着伏瓦,大意就是他成為了秦人的幫兇、月氏的叛徒。
伏瓦則帶着助手們跪在芭絲·荷西亞面前,恭敬陳詞,大意就是請求對方的寬恕。
嬴政尤其留意到,伏瓦對公主說的話裡,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就是“瑪爾卡”。
王上便問翻譯官,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這倒把譯員給難到了,也跪地謝罪道:剛才雙方語速很快,很多詞都沒有翻譯出來,而這個‘瑪爾卡’,連這位在與昭武九姓戰争中學會月氏語的戎族翻譯官自己都沒聽說過。
“還不趕快問本人啊?”嬴政急切道。上次在翻譯kosher這個詞的時候,譯員就是現問了對方。
戎族翻譯官便又跟伏瓦小聲交談起來,遠比拿捏“合規”一詞時耗時更長。
最終,還是伏瓦本人跟秦王解釋:“陛下,我們月氏王位有一套固有的繼承規則。荷西亞王本人死了,包括嫪毐在内的王子也都各有死法,現在,作為僅存的第一位序繼承人,芭絲·荷西亞就是月氏人的‘瑪爾卡’——女王!”
嬴政聽完,眉宇不禁上翹起來。
他看了看那位五花大綁、怒容滿面卻又無可奈何的“瑪爾卡”,又向伏瓦确認了一遍:“這是你們在迦南地就施行的繼承法嗎?”
顯然,嬴政也知道關于月氏人的過去。
伏瓦确認道:“是的。事實上,東遷之後,昭武城裡第一代君主,就是一位‘瑪爾卡’:芭絲·希西家!”
當然,月氏國已經被大秦攻滅了。
在有可能的複國之前,任何頭銜都是九姓遺民自發的稱呼。
但是伏瓦等人畢竟不能對自己的“瑪爾卡”動粗,所以,嬴政派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來做這件欺負小女人的活計。
寝殿的木地闆頓時震動起來,讓很多人以為發生了地震。
但其實是魁偉的陸克山,脫去了厚重的皮靴,一雙大腳踏上了不堪重負的地闆。
這個出身粟特奴隸的秦王侍衛,此時跟羅穆斯與帕薩斯分别的時候一樣年輕,但身軀卻一如既往地碩大無朋。
隻見陸克山走到跪地的伏瓦面前,從他手中接過了那碗香氣撲鼻的漿糊,轉身走向無謂地咒罵着的“瑪爾卡”。
同時,伏瓦和助手們全都低下頭,雙手合十,開始了月氏人開動之前必須的“餐前禱告”。
在頗具神聖感的唱誦之中,陸克山用半個左掌鉗住了瑪爾卡的櫻桃小嘴,一把将其撐開,然後把右手中的整碗食糜、連同她如雨的淚水,一股腦灌進了她的體内。
松開手,芭絲·荷西亞繼續痛哭着、咒罵着;
但奇迹般地,卻沒有把食物嘔吐出來;
原本氣若遊絲的精神也顯著好轉,罵得更起勁兒了……
終于,秦王拿捏了月氏公主的軟肋。
那之後,制備潔食,搗成食糜,端到寝宮,餐前禱告,強行填灌——這個繁瑣且痛苦的過程每天都要重複兩遍。
而芭絲·荷西亞的身體狀況也穩步好轉。
比如,在她被帶到鹹陽之後的一段時間,因為絕食,所以基本沒有大小便。而且,因為身子虛而遲遲不來潮。
伏瓦掌廚之後,月氏公主的排便和月事全都恢複了正常,都由專人來負責清理。
嬴政知道,應該施行下一步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