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44章 大公國(12)

第44章 大公國(1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而那位來自“勝利城”的楊武隊長,想必也是一名到死都忠于赢秦的冥頑份子。

“所以,”劉恒提出了請求,“能透露一下你們四位飛越息壁前後的情形嗎?”

馬薩格泰人塞勒斯、薩爾馬特人阿明努斯、花剌子模人巴巴克,這三人相互對了對眼神,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起來。

就像之前在城垛之上所說,這段經曆的重構,需要三名當事人共同的記憶。

……

因為那被神秘高牆圍繞的故齊半島上,還存放着三世皇帝生母的遺骨,所以帕薩斯心心念地嘗試派人飛越那高處不勝寒的息壁,先進行偵察,為而後的大舉進攻做準備。

這一夙願,終于在帝國空軍組建近二十年後,得以實現。

秦三世二十二年,兩架剛剛裝備了高空通風器的維摩納,從尼科波利斯起飛,第一次嘗試飛躍息壁,偵察大公國。

四名最優秀的空鬥士駕駛着洪荒載具,用面罩皮管呼吸着被壓縮加熱的空氣,史無前例地爬升至大約四哩的高度,并保持平飛。

兩架飛行器中,前座的駕駛員通過耳朵上的勾玉,定位地面上同樣佩戴勾玉的同袍來進行定位和導航。

而後座的武器官身前則安置了一枚秦鏡,向阿房宮作戰室裡的帝國首腦們實時彙報情況。

通過這些超視距的通訊器,任務四人組能夠提早看到,正前方五十哩的下方位,出現了那堵神奇的高牆:它是那樣的高聳,幾乎夠到了翺翔中的維摩納;但它又是那樣的薄,就像一張彎曲起來的莎草紙。

那就是他們今天試圖飛越的屏障:所謂的“息壁”,“有氣息的牆壁”!

目标不斷接近了。

在阿房宮的作戰室裡,帝國首腦們圍繞着橢圓形的大理石桌面。三枚秦鏡各自由一名操作員掌控,将任務維摩納發回來的實時影像投射到凸面碟上方的空氣中,供要員們觀摩研判。

可以看到,息壁後面數十哩的範圍内,到處是五彩斑斓的果木,說明那裡人畜興旺。

再往東面更遠距離觀察,甚至隐約能見到故齊都城以及城東的稷下學宮。

“調整航線,”秦三世親自對任務四人組下令,“直奔臨淄城而去!”

行動進展得十分順利,直到,兩架飛行器越過又高又薄的息壁的那一刻!

世界,就突然安靜了下來。

對于作戰室中的要員們,是擺在桌面上的秦鏡突然失去了信号,一下子暗淡下來。

對于維摩納座艙中的四名空鬥士,則是更徹底的甯靜:飛行器的推進力完全喪失,秦鏡蛻為一枚綠璧,勾玉裡隻傳來四人喘息。

在呼嘯的狂風中,失速的飛行器沿着原來的航線一邊滑翔,一邊下墜。

兩位駕駛員,也就是阿明努斯和巴巴克,手動放下維摩納中後兩對節肢,利用由此帶來的風阻而對飛行器做最基本的控制。

最終,兩架維摩納擦過了臨淄城無數的屋頂,硬着陸于城東外一片柳林之中。

繁盛的樹木帶來了救命的緩沖,飛行器的殼體則是人力不可摧毀的天外合金。

墜落之後,罩住座艙的格子窗破碎變形,而穿着厚皮制成的飛行服的空鬥士渾身瘀傷,跌跌撞撞地爬了出來,随即陷入附近村民包圍。

村民們手握釘耙草叉,氣勢一點不輸于正規軍。

任務四人組中資曆最長的楊武,想都沒想,立即掏出随身的多銳射向敵方,卻立馬斃命于如雨般飛來的鐵農具。

剩下三名客民,認識到這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戰争,便繳械投降了。

他們在臨淄城中渡過了一整年的緊閉期,由學宮一位精通西域文化的先生教授華語。

那位師父,姓甘名央,二十多年前就在秦廷擔任“典客博士”:主管客民事務的博士官。

通用希臘語是在鹹陽胡商的商用語言,所以甘先生也對其十分曉暢。

神奇的是,三名客民在囚禁之中,全都很快學會了中原話——盡管對方塊字的掌握上,那位自稱的“子輿先生”遠比其他兩位進步太多。

這也難怪。畢竟,華夏語言的語法規則簡明到了可怕的地步。

因為可能從遠古時代起,這門語言就是神州大地各個部族的通用語!

……

學宮禮堂的晚宴還在進行,但是劉恒與三位客民師父的交談,已經随着談話内容的進展而從外語改成了官話。

“我們在新家安頓下來,”洪野校尉回憶道,“透露了我們所知的一切。比如,秦軍雖然無比強大,卻幾乎沒有海上力量,故可以從海路逃之夭夭——隻要做好對維摩納的防禦。”

“再比如,”子輿先生補充道,“大秦帝國看似繁榮昌盛,但是敗絮其中:它面臨着無數複雜棘手的社會問題,甚至是治安問題。”

劉恒對這點很感興趣,剛想深入問一下,便被翟先生滔滔不絕的介紹打斷了。

“我們的裝備全都上交給了大公國,”這位花剌子模人說,“秦鏡、勾玉隻能在牆内使用,無法聯系外界。維摩納上的緒斯銅、我們随身佩戴的多銳,在手動上弦之後仍能使用。但是兩架飛行器則是完全失靈了。”

“後生其實想不太明白,”劉恒思索着說,“在墜機之後,三位及時歸降,委屈求生,這完全是人之常情。可三位師父随後為大公國鞠躬盡瘁,則完全不像是戰俘的做為!所以在今天剛跟洪野校尉和翟先生見面的時候,晚輩我并沒有想到他們是從秦軍中棄暗投明的空鬥士,還以為是最早締造大公國的月氏人呢!”

塞勒斯、阿明努斯、巴巴克,三人深邃的眼睛相互對視了片刻,似乎在尋找最恰切的解釋。

最終,還是見多識廣的子輿先生找到了。

“理想的城邦,應該由工人供給、由軍人保衛、由哲人指揮。”

馬薩格泰的塞勒斯說出了這句希臘文,然後望向劉恒:“請問劉公子,這是哪個希臘人的觀點?”

這當然考不到勤學的劉恒。他也用流暢的通用語答道:“柏拉圖,《理想國》。”

同桌三人全都笑了。

子輿先生環顧着這熱鬧的禮堂,指着那些被請到學宮赴宴的臨淄軍民,說:“我們現在就活在一個很理想的國度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