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47章 銅宮(3)

第47章 銅宮(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此時正是第四千紀沉睡期,”帕薩斯心裡琢磨,“那麼雙樹第一次被激活之後又經曆了三個千紀的蘇醒期,意味着包括朕的玉枝,它的确一共抽出了四條神奇的枝芽!”

人心隔肚皮,胡亥自然聽不到皇兄的心聲,便自顧自繼續講着。

“另外,”囚徒說道,“在雙樹之園的蘇醒期,禹龛能夠打開一道傳送門,讓人瞬間從蔥嶺來到迦南。”

“倘若,”他接着說,“将雙樹和禹龛分别放在傳送門兩側,那麼即便在沉睡期,這條通道照樣開啟。”

盡管胡亥仍未回答“扶蘇”這個名字的具體用意,但他話裡這些猛料,夠兄長反刍一陣子了。

結合之前講到“炎黃裔子”在周文王率領下的西征,那麼他們雙樹立在蔥嶺中的用意,就是為了打開前往迦南地的傳送門!

又考慮到胡亥聲稱《塔納赫》的叙述也是隐晦地反映了《喀巴拉》,帕薩斯很快想起自己上一周讀到的一句話。

那是第三卷《民數記》33章11節,關于希伯來人走出埃及之後的路線:“他們從‘蘆葦之海’起行,安營于‘汛的荒野’。”

不自覺地,帕薩斯便把這句話吟誦了出來。

胡亥聽到,便評論說:“這其實就是炎黃裔子西行的路線! 所謂‘蘆葦之海’,就是西北的蒲昌海。所謂‘汛的荒野’,正是蔥嶺東面的沙漠‘秦荒’!”

“什麼?”陛下覺得有點離譜了,“蒲昌海和秦荒通通是蒙恬大将征服大西北之後才命名的!”

“那麼幾百年前編纂《塔納赫》的聖職人員,”帕薩斯表示不理解,“那時候就知道這兩個尚未發明的叫法了嗎?”

但是,越是難以置信的主張,往往越蘊含着驚人的真相。

胡亥不急不徐道:“稍後臣弟會解釋,為何希伯來人會知道很多未來的物和事。“

囚徒幹了一杯酒,繼續講述“炎黃裔子”在荒野中的踟蹰:

冰天雪地的蔥嶺深處,安放了那汪滋養着神奇雙樹的黑水之湖。

湖畔的土地相對開闊,足夠七千多名西征健兒整齊地列起隊來,口吐的哈氣在雪山中形成了一片迷霧。

他們的領袖,文子,在隊伍最前列朝着金色的“禹龛”禱告。

那寒冷到幾近凝固的空氣,忽然憑空被撕開了一個鑲着金邊的口子!

往圓口裡窺探,隻能看到黑咕隆咚的岩壁!

“炎黃裔子”的十二支系,各自出了一名勇敢的探路人,舉着火把鑽進了金邊口子裡——

那頭,就是迦南地的一處山洞了。

數日之後,十二勇士全都安然折返。

每個人都從迦南地帶來了一樣物件:有人摘了一朵花,有人捧了一抔土,有人折了一根枝,有人灌了一甕水。

還有兩名探子,合力挑着一根扁擔;扁擔中間挂着一大串沉甸甸的葡萄,把兩個壯漢的腰都給壓彎了。

這些,全都表明傳送門那頭是一片到處流着奶和蜜的土地,上天賜予炎黃裔子的應許之地!

……

偌大的銅宮裡,胡亥口若懸河地講完隻有他自己看到的《喀巴拉》段落,停下來潤潤喉吻。

而作為聽者的三世皇帝,竟然心生一種強烈的既視感:密不外傳的《喀巴拉》關于“炎黃裔子”離開周滅商之後的中原、試圖通過地下的“雙樹之園”抵達迦南的過程,竟然跟希伯來聖經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帶領下走出埃及的過程十分雷同!

“希伯來聖經《塔納赫》講述,”帕薩斯回憶道,“摩西派十二名探子進入迦南,帶回了關于應許之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好消息:那是一塊奶與蜜的富饒之土。壞消息:迦南的居民個個人高馬大,迦南的城池個個易守難攻,迦南人絕不願意跟一群臭外地的分享土地。”

正在品嘗葡萄酒的胡亥聽到《喀巴拉》中的秘史被門外流傳的次經如此轉述,頗有一種笑噴的沖動。

他放下酒杯,繼續講述。

“的确,”銅宮之囚說,“炎黃裔子打探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喜憂參半的迦南之地。于是西行大軍便沒有立即通過傳送門,而是暫時撤出了大雪山,安營在了沙漠的邊緣,依靠禹龛生出的一種神奇食物‘瑪娜’度日。”

“領導西行的文子,”胡亥繼續,“堅持炎黃裔子西征迦南的初衷:用上帝之道教化當地人,讓炎黃裔子名副其實成為一支播撒文明的隊伍,便開始訓練神職人員。”

“炎黃裔子營地中央那頂最顯眼的帳篷,”胡亥接着說,“被稱為‘聖幕’,裡面供奉了大禹留下的‘禹龛’。而文子的妻侄們,上帝最為堅貞的信徒,在聖幕之下宣誓終身謹守戒律,在禹龛之前領悟了天地的奧秘,成為了口頭傳承《喀巴拉》的第一代祭司。”

“而在希伯來聖經的叙事中,”三世皇帝咂摸着自己在東宮中閉關時的所讀,“在希伯來人徘徊在西奈沙漠的歲月裡,是率領同胞走出埃及的摩西設立了供奉約櫃的聖幕,并讓自己的妻兄亞倫成為祭司長,亞倫的四個兒子成為第一代祭司。”

“内外兩份文獻這不又一次對應上了?”胡亥點頭道,“而臣弟稍後會跟陛下解釋:門内秘傳《喀巴拉》,相比于公之于世的《次經》也就是《塔納赫》,究竟有怎樣的對應關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