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這個十八幼弟啊,”三世皇帝暗自歎道,“還是跟小時候一樣既狡猾又聰明!”
沉思着,帕薩斯透露了二十多年前,蒙恬大将随運送武器裝備的龍車親自進京,并向登基不久的三世皇帝所彙報的特殊軍情。
“我軍占領了疏勒城之後不久,”皇帝陛下講述道,“就開始出現牲畜連夜丢失的情況。發展到最後,人也開始失蹤了。”
“當地百姓說,”帕薩斯繼續,“這是因為一月一度深入雪山的獻祭中止了。蒙将軍不信邪,便派他的山地營駕者最新發明的自行角車,駛入狂風飛雪的深山,一探究竟。”
“後來據幸存者們講述,”陛下說,“山地營派去執行任務的十幾輛越野角車全都在大雪山中抛錨了。位于車頭水箱之中驅動四輪的雙錐無竭輪紛紛莫名其妙地就不轉了。無奈,這些方陣士便隻好回到舊時代的做法,騎上駿馬繼續在山地巡視。 ”
說到這裡,皇帝陛下停頓了好一會兒,似乎在為接下來的慘痛事件做好心理準備。
“數天後,”他講道,“隻有山地營的千夫長和一名百夫長爬着回到軍區大營,驚魂未定。”
“那名外族軍官反複講,”帕薩斯繼續,“他們抵達了鬼門關,連人帶馬被有三隻頭的冥府守門狗‘刻耳柏洛斯’攫住,然後抛入冥河的波濤裡,嘶喊間碎為齑粉。”
“秦人長官則糾正說,”陛下繼續透露,“襲擊他們的,根本不是什麼刻耳柏洛斯,而是中原傳說中長了九個人面頭顱的‘開明獸’。因為,開明獸守衛的正是黑色湖水中那株《山海經》所謂‘青葉赤花、光茫下照’的‘天蔥’,蔥嶺因此得名。”
“朕當年聽蒙将軍彙報時就揣測,”他接着說,“兩名幸存者看到的必定是同一批奇物,但因為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便有了各自的表述……”
陛下頓了頓,把話說完:“從那以後,疏勒百姓恢複了每月的獻祭,趕着牛羊進入雪山,三天後空手而歸。夜襲也便停止了。從蔥嶺至天山的秦荒北線,全都納入軍管,平民不得入内。”
“三隻頭的刻耳柏洛斯?”胡亥咂摸着,“哈!這真是一個再恰當不過的類比。不過,根據曾國神學家所翻譯的華文版《喀巴拉》,守衛黑湖的異獸還真就叫做‘開明獸’。隻不過它們其實并非長了九個人面頭顱,而是在虎豹的身軀上長了一張人臉——卻擁有一百雙眼睛!”
帕薩斯很想繼續問一下這四頭神奇動物的來曆,但他今天想從胡亥口中撬出來的秘辛實在是汗牛充棟,隻能逐條逐項地提問。
“如果說開明獸會攻擊擅自闖入者,”帕薩斯眉頭緊鎖道,“那麼軍用角車為什麼會在雪山中抛錨呢?”
“很簡單,”胡亥答道,“我軍戰車所用的無竭輪,就是從雙樹之園中結出來的。因此,也會被黑湖中那株僅存的雙樹在一定距離内關閉掉。”
“但是,”陛下馬上想到一起類似的事件,“五年前,兩架維摩納在飛越息壁的一刹那失去了聯系。它們又是被何方神聖關閉的?”
“是被封在山下的‘天柱’,”胡亥簡略地回答,”我的陛下,”
“新名詞,新名詞,又是新名詞!”帕薩斯捂着發熱的腦袋。
而羅穆斯到訪後就一直沒有剪發的他,一頭棕卷已經長到了耳根。
神州大地的秘密,怕是跟陛下這頭濃密的頭發還要繁複吧!
“說起無竭輪,”陛下換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朕一直想問你:始皇帝三十六年歲末的那場對于胡蜂狀‘站乘’的試車,你胡亥是故意裝病不參加、然後委托趙高代為出席的,是吧?”
“從《喀巴拉》裡,”帕薩斯瞪着自己的幼弟,“你得知了實驗的危險:如果單圓錐的無竭輪被除去外殼又挂了最高檔,那麼其噴射的尾焰中将含有緻命的廢料,讓周圍人中毒!”
銅宮之囚完全理解指控的嚴重性,急忙辯解。
“臣弟完全不是故意!”胡亥擺動着胖乎乎的雙手,“《喀巴拉》隻是說,那胡蜂、甲蟲、蚱蜢之形的大小星艦都是噴火而飛,未談其他害處。”
“臣弟怕熱、怕黑、怕密閉,”他繼續狡辯,“又不能承認知曉機密,便索性稱病不去。罪弟真真不知實驗後果會如此嚴重!”
兄長皺着眉追問:“也就是說,你當時并不知道父皇時日無多。那為何在他老人家第三次東巡中,你堅持要求跟從?難道不是想趁其病危,篡奪帝位嗎?”
“臣弟分明是在護駕!”胡亥宣稱。
望着對方的眼睛,銅宮之囚繼續解釋說:“大哥你看:八百年來,建都渭河的君王,隻要長時間地靠近水邊、或者乘船航行,必定遭遇不測——想想周穆,想想秦昭!
“第三次東巡起行之前,臣弟就得知父皇的計劃:抵達濟口之後,便會登上海船、用十天時間繞行故齊半島。
“臣弟則當即向父皇提及了上述前車之鑒,可聖上卻不以為意!
“當時,兄長和其他十幾位哥哥都在大秦各個要隘當差。臣弟便義不容辭地跟随陛下出巡,貼身擔任護衛。
“這最後的東巡途中,遭遇了無數的怪事。其中,在打算乘舟橫渡浙江的時候,原本靜靜流淌的江面突然波瀾大起。一行人不得不另尋淺灘涉水渡江。
“後來,陛下在濟口登上了碩大的樓船。還沒有完全出港,就被一股超人的力量掀了個底朝天!”
“于是,”囚徒那尖細的嗓音竟然哽咽起來,“一船人就這樣都落了水。然後,就誰也無法保護誰了!”
帕薩斯共情着胡亥的講述,眼眶也便紅潤起來。
“唉!”他歎息道,“為兄恨不能回到當時,替父皇去死!”
第一次,兄弟倆頗為動情地相互撫了撫肩膀。
情緒緩解過來了,陛下命令道:“繼續講述炎黃裔子西征迦南!朕稍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