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學習方法我觀察過,沒有問題。但語文這個東西真的靠積累,不過也不要在這兒上面費太多時間,130到140,再提高也有限,回報率不高。”吳怡說完,似是觀察了一下周圍,放低了聲音,“還有陳知然,你的生物和化學和其他科目比起來是弱項,等高三的時候可以去找你朱老師和彭老師給你補個課。”
她沒提陶雨澤,因為陶雨澤這兩門都不弱,就不多事了。
陳知然頓時張大嘴,怎麼還有這種好事?!
“當然時間是要和他們商量一下的。”吳怡笑笑,“如果你願意,我就先幫你和他們說說,到時候給你留點時間。”
“我願意啊!”這簡直是求都求不來的好事,為什麼以後的培訓機構都打名師的噱頭,因為一個真正教的好的好老師太難找了,“太謝謝吳老師了!我就是愁我這兩門學科呢。”
陳知然這樣的反應讓吳怡很是高興,有種心意被重視了的感覺:“這事就不要往外說了,其實人家老師是不接學生小課的。”
這點陳知然是相信的,雖然家長們都希望能給孩子找到好老師補課,可對補課的老師又多少會頗有微詞,特别是在公立學校裡帶課的老師。
他是不是隻給交錢上小課的學生講精華啊?他帶了小課還有沒有精力好好上大課呀?
這些聲音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大環境也不鼓勵。
言而總之、補課是一個不太能明着說的事情。
吳怡這麼一個務實的人,此刻都不禁暢想了一下美好的未來:“别的不說,如果你倆能考出個狀元來,彭老師和朱老師的付出也算是有回報了。”
陳知然認真地問:“那吳老師你能幫我們補課嘛?”
“美得你。”吳怡笑出聲來,“你還想把所有老師都一網打盡啊?我可沒那空。好好把我剛才給的單子看一下就差不多了,要是有什麼要來問的,我還能不給你講講?”
其實陳知然也知道多半不行,班主任比科任老師忙多了,但吳怡給足了優待,最後那句話已是非常親近,陳知然見好就收。
回了教室裡,9班難得亂哄哄的,馮凱站在台上:“大家看一下有什麼項目合适的,踴躍報名啊。”
黑闆上寫着項目,報名者寥寥無幾。
9班說得好聽叫一心隻讀聖賢書,說得不好聽叫四肢不勤。大家對運動都沒什麼興趣,高考又不像中考還要考體育,所以不願花時間在這兒上面,學習都來不及呢,還搞什麼體育啊?
而且9班的人都心高氣傲的,個個争強好勝,這種擺明了赢不了的比賽誰會願意去丢臉?
馮凱倒是願意奉獻自我,但報名有限額的,一個人隻能報2項,還算上了集體和個人。他參加了接力賽,就隻能再選一個。
沒有辦法,馮凱把所有班委也動員了一次:“咱們也不指望要個獎什麼的,但總不可能不參加吧?是要扣班級分數的!”
班委們不是很願意,但事關班級榮譽,也隻能硬着頭皮上了,紛紛挑了自己能接受的項目。
最後剩下的就是男子1500米和女子800米。
馮凱隻能放棄200米,咬牙把1500米領了。
但女子800米是真的沒人了。這點連班長都愛莫能助,别人不願意,也不能真把人名字往上寫。
實在不行就隻得和吳怡說,到時候讓吳怡來指派。
班主任的指派沒多少人會拒絕,然而那就顯得馮凱這班委當得太無能了,他并不想這樣。
所以他腆着臉,和有可能性的女生一個個問過去。
當問到陳知然的時候,馮凱其實已經絕望了,哪知陳知然道:“好,我報吧。”
“行,那算了……”馮凱反應過來,“啥!你同意了?!”
他這反應逗笑了陳知然:“是啊,不是沒人報嘛?”
在馮凱看來陳知然是最不可能答應的人之一,要問這班上誰學得最刻苦,非陳知然莫屬。如果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那陳知然能把一寸光陰掰成兩半花,所以馮凱到了最後才問到她這裡來,也隻是走個形式罷了。
馮凱歡天喜地地走了,陶雨澤語氣不贊同地道:“你的腿……”
“都好了多久啦。”陳知然把大量時間花在了學習上,偶爾有這種機會也想舒展一下身體,因為當大腦疲憊時,切換到身體運動對大腦來說是個很好的放松,也是精力管理的一種辦法,“前段時間太緊張啦,去跑個800米放松放松。”
陶雨澤:……
雖然在他心裡,陳知然樣樣都好,隻是他還是有很多時候,不太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