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千裡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教導衆弟子:“五行是木火土金水,對應的五髒為肝心脾肺腎。”
1、五行相生,生具有資生,助長,促進之意,五行之間有序的遞相促進的作用和關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克具有克制、制勝、制約之意,五行之間有序的克制、抑制和制約作用和關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是五行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中醫養生是通過相由心生,天人合一,來判斷和調理一個人的身體,我們都知道,整個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化生而來的,而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對應五行就是肝心脾肺腎五髒,他們之間相生相克,相成相侮。
順時針是相生關系,比如水滋潤樹木生長,木燃燒生火,萬物經火燃燒變成土,土裡能夠生金,金融化變成水,間隔一個髒器是相克的關系,比如水能克火,木能克土,火融化金,金能克木,土能克水。
五髒之間其實是一個有機整體,一個髒器有問題就會導緻整個五髒失衡,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千鈞,反過來五髒失衡也會透過一個髒器一個點表現出來。
比如:腎水不足,就會導緻肝火太旺。肝火太旺,就會導緻心神不交。心神不交,就會導緻脾胃不和。脾胃不合,就會導緻肺氣太虛。肺氣太虛,就會導緻腎水不足。
治病必求一本,本于五髒陰陽平衡,病根就在五髒。
自然界有三大災害,火災,土災,水災,這三大災害防禦到位了,就會五谷豐登,風調雨順。
人體是個小宇宙,它對應大宇宙,如果我們把火、土、水、三大災害對應人體的肝(心的問題調肝)脾、腎、三個髒器調理平衡了,那五髒就平衡了,這就是天人合一,五髒平衡了,人體自身強大的自愈治療系統就會有效修複,身體自然就會健康了。
尊者千裡憶對衆弟子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師尊千裡憶又說:“天地生萬物,萬物生兩極,兩極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整段話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着陰和陽,以及表與裡的兩面,而它們之間卻是既互相對立鬥争又相互資生依存的關系,這即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律,是衆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也是事物産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天地、日月、雷電、風雨、四時、于前午後,以及雄雌、剛柔、動靜、顯斂,萬事萬物,莫不分陰陽。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百骸。經絡、骨肉、腹背、五髒、六腑,乃至七損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陰陽之理。這一理論建立至今凡兩三千年,仍在為人們描述萬象。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着互動的關系。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盈虛消息,皆通于天地,應于物類。
1、兩儀
兩儀指天地或陰陽。關于“兩儀”,綜合曆代易學家的理論,計有七說:一說為陰陽,一說為天地,一說為奇偶,一說為剛柔,一說為玄黃,一說為乾坤,一說為春秋。但通常是指陰陽。
2、四象
四象即為:太陽、太陰、少陰、少陽。
而其又名:少陽、老陽、少陰、老陰。
從方位角度論四象為:東、南、西、北。
從一年季節論四象為:春、夏、秋、冬。
從飛禽走獸論四象為:青龍、玄武、白虎、朱雀。
3、八卦
八卦是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八卦就是八個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畫出的。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它是古老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體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系的工具。
玉卓公子雷卓旭問師尊千裡憶:“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物,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師尊千裡憶緩緩說道:“無極就是沒有有也沒有無的狀态。太極就是奇點,因為一切極緻都在此處,所以成為太極。奇點爆發,生出正反屬性的物質與能量,所以世上也有反物質,就是太極生兩儀。正中有負,負中有正,生出四種現象,宇宙四大基本力即為四象。每種現象有兩種變化,就是四象生八卦。正因為這些變化,使得微觀粒子結合分裂,宏觀世界遊離彙聚,産生各種物質和天體,就是八卦演萬物。”
第七天,師尊千裡憶善主普善尊者如來佛祖雪諾開始初步講解人類世界文明發展曆史進程。
師尊先從人類文明先前史講起。人類的時代分黃金時期,白銀時期和青銅時期。黃金時期的人類是神所創造的第一代人類。他們身上有着與神相同的美德,他們無憂無慮,既沒有繁重的體力勞動,也沒有苦惱和貧困。大地賜予他們各種各樣的碩果,茂盛的草地上牛羊成群,他們快樂甯靜地生活着,他們甚至永遠活力四射,不會衰老。當他們感到死期來臨時,便進入安詳的睡眠中。當命運之神決定黃金時代的人類将從地面上消失時,他們會成為仁慈的保護神,高高聳立在雲端,維護法律和正義,懲罰一切罪惡。
白銀時代的人類是神所創造出的第二代人類。他們在容貌和内心都與第一代人類不同。嬌生慣養的孩子備受母親的溺愛和呵護。即使活到一百歲,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依然稚嫩。假如他們的孩子步入壯年時,他們的生命便已走到了死亡的邊緣。第二代人類從不會收斂自己的行為,這也使他們陷入苦難的深淵,因為他們無法節制他們激烈的感情。他們之間存在着相互欺騙和肆無忌憚的犯罪,他們不懂得要對神服從,這惹惱了宙斯,他發誓要讓第二代人類消滅,因為他不願意看到有人對神不敬。當然,這個種族也并非沒有優點。所以他們也榮幸的獲得恩準,在終止生命以後,可以作為魔鬼在地上遊蕩。
神創造的第三代人類,即青銅時代的人類。這代人跟上一代的人又截然不同。他們不但殘忍,而且粗暴,整日互相厮殺。每個人都要千方百計地侮辱其他人。他們不願吃結在樹上的果實,而隻吃動物的肉。他們的心如同金剛石一樣堅硬,人也長得異常高大壯實。他們使用的是青銅武器,住的是青銅房屋,用青銅農具耕種田地,因為那時還有鐵。他們不斷地發動戰争,雖然他們外表高大可怕,卻無法抗拒死神的召喚。當他們的生命走到盡頭後,便會降入陰森可怕的地獄中。
青銅時代的人類将入了地府,神又開始創造了第四批人。這代人對大地充滿了無比的眷戀,他們似乎比以前的人類更高尚,更公正。他們成了半神的英雄們。可是他們最終還是陷入戰争和仇殺中,有人為了俄狄浦斯國王的國土,倒在了底比斯的七道城門前;有的人為了得到美麗的海倫,倒在了特洛伊的荒野上。當半神的英雄們在戰争和災難中結束了大地上的生命後,宙斯讓他們居住和生活在極樂島上。那個島位于天邊的大海裡,風景優美。他們過着快樂而淡泊的生活,富饒的大地給他們提供三餐甜蜜的果實。
古代詩人希西阿說到這些人類時,曾感慨歎道:“唉,如果我不是生在現今人類的第五代的話,如果我早一點去世或遲一點出生的話,那該有多好啊!因為這是黑鐵的時代!如今的人類正走向堕落,徹底敗壞,世間充滿着痛苦和罪孽。他們日日夜夜的有了悲傷和痛苦,永無甯日。神不斷地向他們抛灑煩惱,但最大的煩惱卻是他們自身帶來的。父子之間互相憎恨和敵視,朋友之間也互相憎恨。總之,人間被怨仇所困擾,即使兄弟之間也不能坦誠相見,充滿仁愛,蒼老的父母得不到憐愛和尊敬,老人備受虐待。啊,無情無義的人類啊!你們必須知道,這些行為遲早會受到神的裁決,人類為何會不顧及父母的養育之恩?為何總是強權者得勢,欺詐者橫行無忌?他們總是在心裡惡毒地計劃着如何去毀滅别人的城市和家園。正直善良的人遭踐踏;作惡多端者卻飛黃騰達,享盡富貴。擁有美德不再受到敬重。惡毒的人侮辱善良的人,他們滿口謊話,毀謗别人,制造事端。實際上,這就是這些人最大的不幸。以前至善和尊嚴的女神還常來地上,如今連她們也悲哀地用白衣裹住美麗的身軀遠離了大地,這個世界除了絕望和痛苦,已經不再有任何的希望。”
早在青銅時代,全知全能的宙斯便發現許多惡行從人間傳來,他決定化成凡人降臨到人間去查看。他來到地上後,發現實際情況比想象中還要嚴重的多。
雷卓旭單手跪地,扶胸說道:“師尊,請您詳細給我們說說宇宙之王宙斯的故事。”
于是年邁的師尊開始說這些陳年的往事。
宙斯是泰坦神族、第二代神王克羅諾斯之子。克羅諾斯是時間的創造力和破壞力的結合體,時空的創造與破壞之神,吞噬一切的時間。克洛諾斯推翻了其父、即宙斯的祖父天神、第一代神王烏拉諾斯的統治。
克羅諾斯是通過推翻父親天神烏拉諾斯當上了第二代神王,而在他推翻烏拉諾斯的時候,憤怒的天神對克羅諾斯下達了猶如詛咒般的預言:克羅諾斯也會同樣被自己的孩子推翻。克羅諾斯十分恐懼這個預言,所以宙斯的母親瑞亞每生一個孩子,克洛諾斯就吃掉一個。當第六個孩子出生時,瑞亞決心保護這個他。她用布裹住一塊石頭謊稱這是新生的嬰兒,克洛諾斯将石頭一口吞下肚裡。于是,宙斯躲過一劫,他被送到自己的長兄提坦十二神的大洋神俄刻阿諾斯和海之女神泰西斯夫妻那裡撫養。
宙斯長大成人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決心救出自己的同胞兄弟。先娶俄刻阿諾斯和泰西斯夫婦的女兒墨提斯,然後聽從妻子的計謀,下藥給父親克洛諾斯,把他腹中的子女們都吐了出來。他們是赫斯提亞、德墨忒爾、赫拉、哈迪斯和波塞冬,随後孩子們都被俄刻阿諾斯和泰西斯夫婦收養成長,而代替宙斯被克洛諾斯所吞噬的那塊石頭,則被宙斯放在了德爾菲以示紀念,德爾菲神廟也成為古希臘最重要的神廟之一。宙斯聯合五個哥哥姐姐,開始正式反擊克洛諾斯。
此時二代神族提坦諸神則分成了幾派:俄刻阿諾斯、泰西斯、忒彌斯、谟涅摩叙涅支持宙斯,科俄斯、伊阿珀托斯則支持克羅諾斯。在這期間宙斯又陸續娶了忒彌斯、歐律諾墨、德墨忒耳、谟涅摩叙涅、勒托、赫拉為妻,并許諾勝利之後封赫拉為天後。
宙斯與其支持者站立在奧林匹斯山之巅,與站立在俄特裡斯山之巅的克羅諾斯及其支持者對峙作戰。這被稱為“泰坦戰争“的諸神之戰進行了十年,戰争規模幾乎遍布整個宇宙,但雙方卻始終無法分出勝負。
後來宙斯聽從表兄弟普羅米修斯(也有說法是蓋亞)的建議,解救了被克羅諾斯囚禁在蓋亞母腹中的的獨眼巨人一族——庫克羅普斯和百臂巨人一族——赫卡同克瑞斯。庫克羅普斯是整個宇宙中最偉大的鍛造師,而赫卡同克瑞斯可以一次投擲100塊像山一樣巨大的石頭,巨大力量令泰坦諸神都無法抵抗。
獨眼巨人在火神赫淮斯托斯(宙斯與赫拉生下的兒子)的幫助下,為宙斯打造了閃電長矛,為波塞冬打造了三叉戟,為哈迪斯打造了雙股叉;在巨人們的幫助下,最終宙斯赢得了勝利。
在取得了泰坦戰争的偉大勝利之後,宙斯和他的兄弟們又因為如何分配世界的統治權而互不相讓,矛盾重重。眼看他們之間又要因此開戰,這時充滿智慧的普羅米修斯提出用抓阄的方式來決定世界的統治權。而按照抓阄的結果,宙斯分到了天空,成為天神。波塞冬分到了大海成為海神,而哈迪斯分到了冥界,成為冥王。對于大地,通過協商:大地與三兄弟共有。三兄弟并以統治天空的宙斯為尊。
随後宙斯則履行承諾封赫拉為天後,兩人共享權力,掌握奧林匹斯與天空。
随後宙斯将克羅諾斯和那些戰敗的泰坦族囚禁在地下世界的監獄中。為了避免他們逃走,宙斯命令哈迪斯在監獄四周建造青銅門窗以及牆壁,再令百臂巨人與三頭狗負責看守。
起初大地之母蓋亞是支持宙斯的,在宙斯與赫拉婚禮上,還以聖園的金蘋果相贈,但是後來,由于宙斯把她提坦神族的其他兒子們打入地獄,蓋亞懷恨在心,大地之母蓋亞生下了一個名為堤豐的怪物,對世界造成莫大威脅,并對抗衆神。宙斯于是前去與之交戰,以閃電火和雷霆打擊他,火焰燒入堤豐的心髒,讓它力氣頓失。關于堤豐最後的結局,一說是他被壓在埃特納火山一帶的地下。當他發怒時,會讓火山流出岩漿。後來蓋亞又慫恿阿爾庫俄紐斯巨人族大王反抗宙斯。但在赫拉克勒斯與衆神阻擋之下,最後阿爾庫俄紐斯失敗了,并被打入地獄。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靈域冬臨最高雪宮,師尊千裡憶繼續授課。師尊開始講解聖域十大秘術之一的“煉魂術”。
生命的存在在于魂魄,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稱之為魂魄,其魂有三,一為天魂、二為地魂,三為命魂,天魂為格、地魂為鬥、命魂為境。其魄有七,一魄天沖、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天沖為水、靈慧為光、氣為風、力為地、中樞為暗、精為木、英為火。天魂是神,地魂是鬼。九層陰魂塔,八鬼索命,七鬼壓頂,五鬼聚氣,四鬼陰門,三鬼行困,兩鬼羅刹,十二合一,惡鬼侵襲。人沒魄力即沒有威信。與衆不同的修煉之路,與衆不同的戰鬥方式。
第四天講解的是禦神術、禦風術、禦寒術、靈隐術、幻影遁形術。及魂術和幻術。甚至對抗暗黑界黑巫術的光明界巫術。
禦神術之所以稱之為禦神術,是在于它靈魂的高下及人品的高低。神,即靈魂。修煉魂力是每位神祗的必備課。我們不用見怪。自身必備魂力的大小來自于修行者的潛能和興趣。而力量與體格強大的神祗則擁有非凡的神術。
禦風術即禦風而行,踏雲而上,騰空飛行,奔走如飛,或禦劍飛行,或踏足萬裡。修煉禦風術的前提是必須有基本的禦寒術功底作為前提條件。我們所處在的時期為普修大陸寒武紀時代,是一個氣候十分寒冷的時代,可以說是惡寒時代。如果我們神祗修煉的禦寒術不及格就會引起身體各部分的不适。這樣我們與凡人無異。尚且凡人以柴火壁爐厚棉衣為取暖必備,而神祗則必須學習禦寒術。
晴然知道寒武紀時期,氣候天氣非常寒冷嚴寒,八荒四海仙神皆修煉禦寒術護身,而貧苦農民人家則在土磚房内設置類似中歐大壁爐的土磚炕爐,裡面盛滿堆滿了燒紅的火熱的炭火以用來取暖防寒。
靈隐術,即隐身術。主要是以自身保護結界屏障屏蔽自己的身體讓外人瞧不見以保護自身基本安全為主。
幻隐遁形術即分身術,包括遁地術和超速變化移動位置術即瞬移。
師尊最後總結:神族之所以區别于人族,是因為他們體格與魂力十分強勝,能操縱自然的力量,即所謂的呼風喚雨。
自從宇宙僵屍王星毀滅以來,高等僵屍人族在奧爾修斯山建立秘密研究基地,主要發展高新武器毀滅強大的神族和魔族,僵屍人族的統治者刹羅王更是一個擁有無比邪惡思想的劊子手虐待狂,他無條件地發動各種大規模的侵虐戰争蹂躏神魔兩界。
雷卓旭青春年少,初出茅廬,性格端見成熟,步入成人之際,在靈域冬臨已經初步完成師尊千裡憶教習的各種魔法神術。在所有的魔法學科中,雷卓旭他主攻光系魔法和火系魔法,還輔助習練空間系魔法。
光系魔法中的光棱鏡,光之箭,光盾,光波煞,光球,光電雷鳴,都是他日夜鑽研習練的攻擊性護身魔法。雷卓旭最擅長的光系魔法是将光元素會聚成箭形進攻使用。光之盾的全方位防守有密集防禦力不易使敵人用殺傷力武器傷害到自己。光棱鏡的反射魔法力量強大,這種反應極快的防禦性能更好的讓我們不掉以輕心失去自我控制。
光不僅是一種正能量,而且是一種陽性循環的物質。與光明系魔法相對立的是暗黑系魔法。傳說世界上有一種暗黑系魔法可以讓人精神崩潰導緻神經混亂瘋狂。這就需要恢複術和神愈術的治療。恢複術雖然是一種低級的恢複魔法但它的治療功效是不可替代的。而神愈術作為神魔兩族一種高級治愈術可以治療各種精神混亂狀态。
雷卓旭習練的空間系魔法中,身體内部修有的異次元空間儲存魔法口袋裡,他已經成功喚醒了火獅子和光虎為他所利用。空間系魔法中的精神力時空轉移,就是集中精神,用心好好冥思,口中用靈語念咒文“鎖定,傳送,瞬移,默念”,增強防禦移動逃跑功夫,距離越短,位置準确性越強,方圓十裡任何人都無法捕捉到你轉移的路線,你可以單線進攻敵人。
雷卓旭這幾年進修的火系魔法雖然習練的還算爐火純青,但熱度隔離,威力較小。
在普修綴爾聖域,擁有九級魔法以上的魔導士可以稱之為魔導師,在整個聖域地位等級比較高。
在靈域冬臨雪宮大殿,連續授課第三十天,師尊千裡憶開始講解醫經。
師尊千裡憶對衆弟子說:“命由心造,福自我求。富足人生,學習為先。”
人如何才能趨吉避兇呢?也就是趨吉避兇靠什麼呢?
從五髒來說,靠膽氣。這個膽不是膽量,而是膽的中正之氣,因為膽為中正之官,你要趨吉避兇,就是要看你守不守中正。隻有守中正,人才能趨吉避兇。
膽病是怎麼形成的?
一、晚睡傷膽:膽是夜裡11點生發,如果11點到次日淩晨1點膽經當令時不睡覺,膽就會出現問題;
二、不吃早飯也傷膽;
三、從中正之官的角度來講,凡是得膽病的人常常不守中正,這才是膽病的核心原因。
比如說遇事不敢擔當,不能見義勇為,經常對朋友、對上司、對下屬虛僞假裝,對所有人,隻知求索,不知報恩。經常對别人、對孩子道德脅迫,情感脅迫。這些屬于不正的事情都會傷到膽的中正之氣。
有些人喜歡當不得罪人的老好人,時間長了就會感到憋屈,接着就會心生怨恨。隻要不得志,就會傷膽。
一種思想對應一種疾病,人的□□都是受思想和精神來控制的。膽氣、膽汁是多麼勇猛,但是如果膽氣敗了,就化不掉任何生命裡的渣滓,再加上人性的貪婪,就再也救不得了。
我們隻有做正确的事,做正直的人,膽病才能去根,也才能趨吉避兇!
【師尊授課筆記:自愈淨化心靈】
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别、執着,通通放下。
千裡之行,始于足下。改變将來,從現在開始。改變現在,就是改變未來。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别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随緣不變,不變随緣。
當我們把關愛、仁慈、寬容和體諒擴及别人時,我們就創造了天堂。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随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衆生由其不達真法界,隻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執著之病。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毀滅一個人隻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念動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自然心正。
獅子想抓兔子,見鹿走過,便去追鹿,鹿沒追到兔子也跑了。不滿足小利去追求更大希望,到頭來隻會兩手空空。
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知見生。
忏悔心、謙卑心很重要,不過對自己的愛心更重要。
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爾勿崇飲,狂藥非佳味,能使謹厚性,化作兇頑童。
修行是要在日常生活裡保持覺悟的心,活在此時此刻,活得心安理得。
不悟本性,即佛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故萬心盡在自心應從自心中頓見真如。
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我輕歎,綠葉成蔭的日子飄在眼前,爾後便是枯葉落滿地,秋風吹葉片片飛。
抱怨是一件最沒意義的事情。如果實在難以忍受周圍的環境,那就暗自努力練好本領,然後跳出那個圈子。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任陽光匆匆流淌,斑駁了彼此的時光。山高水流長,天涯何妨,流離不過遠方。
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自美三寸舌頭,一日改頭換面,輾轉吞食,那時痛苦恨悔,無人能釋。
不睹惡生嫌,不觀善勸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最好的改變方式,是我們跟内在力量溝通,然後它會改變我們。
明明白白無生死,去去來來不斷常,是是非非如昨夢,真真實實快承當。
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着良善動機時,快樂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一個人福報深厚,生命中經常能夠遇到貴人。佛法認為:想要福報加持,隻能靠自己修來。佛法常說的因果業力,因果通三世,我們今生的命運,都與上一世的因果有關。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生活幸福,出門遇貴人。而有些人,卻處處受阻,生活不順。如果不注重自己修福、培福、積福,就算是天天燒香拜佛,也求不來福報。
很多父母都拼命地掙錢,當牛做馬,受盡勞苦,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兒女。其實,若是兒女自己有福報,根本不用你給他攢錢,他就一定有。若是他自己沒有福報,即使你給他攢再多的錢,他最後也會變得一無所有。如果你真想利益他們,就把他們領進佛門,讓他們斷惡行善、積累福德,這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利益。
第一,
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丢,
求時十之一,丢時十之九。
第二,
子女不孝,沒有福報,
老人無德,全家遭殃。
第三,
娶妻不賢毀三代,
嫁夫不好毀一生。
第四,
甯生窮命,不生窮相,
甯可清貧,不可濁富。
第五,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第六,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
第七,
父母在,不遠遊,
遊必有方。
第八,
飯飽思□□,
饑寒起盜心。
第九,
酒肉穿腸過,佛祖留心中,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拜忏,又稱為禮忏,就是禮拜諸佛菩薩,忏悔自己的一切罪業。
凡夫的言語行動,如果加以深切仔細考察,可以說經常都在犯罪造業。凡夫的生死輪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業力所牽引,如在過去世中不曾造下罪業,現在便不會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斷除了一切罪業,當下就是聖人的境界。
凡夫是很苦惱的,對于過去生中所帶來的罪業,無可奈何;對于今生已造的罪業,也無可奈何;從今以後要想不再繼續造罪,仍是毫無可能。因此,我們偉大的佛陀,即以大慈悲心,為凡夫衆生,說了一個忏悔罪業的法門。
誦經,是讓我們對着佛法的鏡子來照,忏悔,是教我們把自己的心放進佛法的水中去洗。拜忏的功用,即在于洗刷我們這顆染污着罪垢的心。
所以,對佛忏悔,并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證明,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業,下定決心,不再故意作惡。對他不起稱為忏,對己認錯稱為悔。佛菩薩是如此的偉大慈悲與清淨圓滿,佛菩薩希望我們也成為偉大慈悲與清淨圓滿的聖人,而我們卻仍在自作自受的罪業中打滾,所以要忏悔。我們拜忏的作用,即是洗刷自己的罪業之心,好像是從沙裡淘金,漸漸地将沙淘去,就得着了黃金;我們向佛拜忏,漸漸地将罪垢忏除,就得着了清淨的解脫之心。
在中國的各種忏法儀規,是由許多祖師根據佛經編成的,最盛行的,則有梁皇寶忏、三昧水忏、大悲忏、藥師忏、淨土忏、地藏忏、千佛忏等。修這些忏法的人,曆代以來,均有很多靈驗傳載,的确可謂「功不唐捐」。
拜忏,最好當然是你自己親自來做,如你自己尚未學會,或者覺得拜的尚不夠多,禮請僧尼來做,或代你亡故的親友來做,自然也有功德的,其中的道理,則與誦經相同。
舍去一點糾纏,得到的是輕松。
舍去一點煩惱,得到的是歡樂。
舍去一點糾結,得到的是自在。
守德之美在于正,處世明理意情長。
人生之美在于善,仁慈大愛舒懷香。
朋友之美在于誠,好心好意迎朝陽。
為人之美在于容,謙遜不驕對芬芳。
名利之美在于淡,寵辱不驚驅寒霜。
鍛煉之美在于恒,擊劍跑步唱陽剛。
家庭之美在于和,天倫之樂好歌揚。
身體之美在于健,幸福如意伴安康。
愛好之美在于趣,琴棋書畫留雅章。
知足常樂在于安,延年益壽祈福祥。
人生追求人以為己任,修己安人安衆生;提高自己的修養讓更多的衆生得到安樂。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做到推己及人。如何為人:為人應當孝悌忠信溫良恭儉讓。
什麼是魔?你的煩惱就是你的魔。你貪求就有貪魔,嗔恨就有嗔魔,驕慢就有慢魔,多疑就有疑魔…魔從自心生,心外實無魔,哪裡起煩惱哪裡就有魔障,何處轉菩提何處就是佛所。你不要迷信神通,向外伏魔,真正的神通,是把你的煩惱打通;究竟的伏魔,是降伏自心,把你的心調服得清淨平等,慈悲喜舍。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身邊人開始對你客氣了,不是說,他們素質提高了,也不是說他們變得善良了,而是因為你變強了。你要知道,人性從來都是善變的,你弱勢的時候,别人就會變得強勢,你有用的時候,别人就會變得溫柔。
魯迅曾經說過:落井下石的,都是自己人;看你笑話的,都不是外人;不想你好的,都是身邊人;剩下沒有利益關系的,全是局外人。所以說,高手,從不相信人,而是相信人性。
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沒有誰能夠真正靠得住,真正能給你撐腰的,隻有你兜裡的錢。
記住,永遠不要浪費時間,去維持任何關系。你隻需要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身上,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所有人都會主動和你維護關系。不要忘記,照顧好自己每一天的言行。再多的外力加持,不如對内心正念的守護。
别人擁有的,你不必羨慕,隻要努力,你也會擁有;自己擁有的,你不必炫耀,因為别人也在奮鬥,也會擁有。多一點快樂,少一點煩惱,不論富或窮,地位高或低,知識淺或深。每天開心笑,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向内求一尺,智慧長一尺。
向外求一丈,煩惱長一丈。
記住一切根源是:我。
佛說,你以為的錯過是遺憾,其實可能是躲過一劫,得到的未必是福,失去的未必是禍,各有各的渡口,各有各的舟。萬般皆由緣,半點不由人。
沖動時能夠止惡,就是智慧。氣頭上能夠止語,就是功夫。在生活中調柔心地,就是修行。
口業是最容易造的,所以智者從不随便多言。他們常以聖者的教言,觀察自己說話的時機、環境、輕重,然後才說些有必要的話語。
如果一個修行人
身心不能随時随地
清空歸零
那就說明他住在
某個境界上
被外面的現象所轉了
這是非常不好的
不管哪一種法
最後必須落在心上
心态的認識和轉變
才是修行的根本
成就并非在理論和見地上
認識到了就行
而要在心态上
達到一種高度
如果僅僅是理論上
認識到了
心态卻沒有轉變
證明隻是懂得理論
在修證上還沒有證悟
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
學習佛法以淨化心靈
學習佛法以開發智慧
學習佛法以提升人格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會怨天尤人,明白了因果道理,就會知道各有因緣莫羨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不必去羨慕他人。命運可以由自己來改造,因為人生是無常的。我們要記住: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為乞丐。而世間的許多榮耀,都是昙花一現,過眼雲煙。
師父說在問題出現的那一瞬間,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發火,不要偏激,不要說出什麼過激的話,要懂得忍耐。忍耐不是為了讓你不去處理這件事情,而是為了避免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幹出什麼讓自己丢臉的事情。以後你就會知道,生活中真的沒有幾件事情是值得我們搭上禮貌,教養,人品和格局的。
凡從善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人生當如是,知敬畏,懂進退,尊重每一個生命,不冷漠,懂關懷,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事物,每一條生命。
修行路上有種種的障礙,如何才能夠跨越障礙?一是,要多看經書,多看祖師的語錄,看了以後,還要真正地消化、應用。二是,如果真的走進了誤區,自己一定要有所覺察,要請教善知識,在善知識的點化下,能及時回頭。
學佛人有兩件大事:
一是個人修學佛法,解除人生疑惑,開智慧,斷煩惱。
二是傳播佛法,成就無量福德,無量慈悲,也能幫助更多人從迷惑走向覺醒。在菩提道上,佛和衆生具有同等的重要,不學佛無以成就智慧,不度化衆生無以成就慈悲。而悲智具足,福慧圓滿乃能成就圓滿的佛陀。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因角色不同過着相異的生活,當生活還原到基本的狀态,所有人的生活又多麼相似:出生、吃喝、成長、老去。人生之味,隻是或深或淺,有的粗糙,有的細膩。我們對人生也會有各自的體驗,隻是或廣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渾沌。但生命不論在何時何地都是熱氣騰騰的,生活本身,值得感恩。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靜可通萬事理。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莫攀緣,勿強求,學會取悅自己,為自己盛開。真正的人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淨塵問禅師:師父,雖善惡有報,但為何惡人總遲報?禅師答:未遲,當下已報!淨塵言:請師父開示。禅師說:為惡之人,殃雖未至,心性已損;為行善積德,身心泰然如處天堂,為非作歹,衣影抱愧當下猶在地獄!淨塵說:失心果報甚重!禅師歎: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又曾繞過誰?
說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種惡念,如果我們不去分别,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如果我們看到不對的事情,或不如法的人,能夠心理明白,而不表現出來,那才是真功夫。
最好的禮貌,是少管閑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一半裝傻一半裝啞,明白了就閉嘴。智者不辯,仁者不責,善者不評。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放棄很容易,但你最終會一無所得。堅持很難,但你最後一定會有所收獲。你勇敢,世界就會為你讓路;你無懼,命運就會為你屈服。我們可以選擇自我改變,可以選擇安逸享樂,也可以選擇在奮鬥中精彩綻放。過去的你,今天的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未來要成為怎樣的人。因為決定我們命運的,是我們自己。
一個人的成就,不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相加,就是成就。
贊美别人也是在贊美自己!因為贊美别人的同時,已經把自己與他放在相同高度。
評判他人的人能量一定比别人低,人之所以評判他人是因為看不懂,評判的沖動就是由内心的痛苦而衍生的。其實當你評判他人的時候,你的關注點就已經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别人身上了,并且隻關注别人的缺點。當你不斷地關注外在,關注負面,你就會覺察到自己的能量在不斷消耗和下降。當今社會經常存在這樣的現象,員工更願意評判老闆,窮人更願意評判富人,普通人更願意評判名人,學生更願意評判老師。不如别人才評判别人,顯示在這一點上你比别人強,顯示你高,你執着的隻有一點,屬于盲人摸象,怎麼會有智慧呢?所以評判就是你接受不了别人和你不一樣,你總是用你的優點來和别人的缺點比,評判隻是為了證明你比别人好,這會讓你越來越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越評判生活會越糟糕。能量高的人看能量低的人,看得一清二楚,就仿佛大學生看小學生一目了然。當你成長一段時間後,就更加能夠看清楚周圍的人,看懂了才會産生包容和理解。佛陀、耶稣、老子看誰都能理解,不會評判任何人,但他們比誰都高。大家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