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七殺星 > 第127章 餘生(一)

第127章 餘生(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沈夜北在朝鮮那半年經濟改革做出的成就,他這段時間裡也斷斷續續地從楊甯這裡聽了個全須全尾——當然,由于報紙上刊載的内容都是能夠公之于衆的,透露的信息自然也十分有限。可即便如此,朝鮮發生的變化也足以讓他感到驚訝:

民間有句古語——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話放在自己身上或許合适,可放在沈夜北那裡,卻完全失了準頭。沈夜北的實幹能力在如今看來,真可謂深藏不露、不可貌相。

所以,像他這樣長于實幹的人,怎麼一回楚國就開始務虛了?

咨議局。這三個字乍聽上去好像很“新穎”、很能糊弄些門外漢,可究其根本,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甚至,還不如多架幾條電線、多修幾條鐵路更實在些。

南方與北方不同,以宗族為基礎形成的士紳階層對于底層民衆的控制比官府的直接控制還要強而有力;相比之下,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區地方官僚對于底層民衆的控制就如同“老子打兒子”一樣,既直接又粗暴、不講道理。

換句人話來說,就是——南方的“民間自治”程度要遠遠高于北方,對朝廷的依賴和信任程度則更低。

在此種情形下,沈夜北如果要在南方推進咨議局改革,那麼議員們就隻能由過去的鄉紳擔當,本質上仍是宗族族長和地方官府共同進行社會管理。這樣的改革就是典型的“換湯不換藥”,改了跟沒改沒有任何區别……

“我不會再為這個朝廷賣命。”

不知為何,兩年前的天牢之中,沈夜北那張隐匿于黑暗中的面容忽然浮現在他眼前。當時,那個落魄的年輕人臉色蒼白,渾身是傷,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眼中閃爍着的分明是沒有半點猶豫的、決絕萬分的光芒。

這樣的人,會忘掉自己當初發過的誓言麼?

……原來如此。

腦中靈光乍現,張弘正瞬間就明白過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兩年前他隻覺得此人雖然看問題一針見血,然而終歸過于年輕氣盛、腦後全是反骨;可是現在——

午門前三天三夜,三千淩遲。維新志士的血,流得還不夠多麼?

連最溫和的變革都不願意接受,不想放棄哪怕一絲一毫的既得利益……

一年多的牢獄之災讓他有了過去從未有過的空閑,去反思自省。這段時日裡他也确實想通了很多,過去以為永世不會改變的觀念也正在土崩瓦解——然而,也隻是土崩瓦解而已。崩潰之後能否重新建成新的觀念,尚未可知。

我這些年,究竟在為誰、為何而戰啊……

在聆聽楊甯帶來的“新聞”以及反複自省之中,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秋去冬來,冬去春來,他終于在西元1904年、大楚曆293年的五月,等來了刑部的最終判決。

流刑,發配嶺南。

相比冷如冰窖的東北、瘴疠橫行的西南,嶺南已經是流犯們最好的去處了。不光是氣候相對适宜人居,而且流放地也不像前兩者那樣将犯人們集中關押,而是容許他們在官府圈定的地點生活——前提是,除了為當地官軍做苦役時之外,不得離開半步。

從京都到嶺南,常人走路也需三到四月之久,何況是戴着刑具、腿腳不便的流犯。待到九月中旬終于到達目的地之時,張弘正的腳踝幾乎都被鐐铐磨爛了。當地醫療水平又極其落後,換了幾個大夫都沒能徹底治好他的腳傷,以至于終于“痊愈”之時,終究還是落下了殘疾。

他跛了一隻腳,成了瘸子。

流放地的苦役十分繁重,但當地官軍頭領不知是受了誰的請托,對他還算“優待”,也從來不強迫他和其他犯人一樣做過重的勞務。渡過最初的适應期後,張弘正甚至能夠在每天晚上抽出些時間來,去讀寫一些什麼了。

直到有一天,看守敲開了他住處的屋門。開門的那一瞬間,他怔在了原地,許久沒能做出反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